丹青上的盛世:從壁畫中管窺盛唐時期的狩獵之風

貓叔說歷史 發佈 2020-07-02T20:28:51+00:00

用現在的理解,一提及「狩獵」二字,眼前就會浮現出獵槍和獵犬,在野外里追逐、奔跑、呼嘯,這倒也沒有錯,畢竟,時代在發展,文字的含義也在不斷地演變。

我們常常對那個遙遠的盛世津津樂道,曾幾何時,一個偉岸的帝國矗立於世界的東方,令各地民族和國家嚮往,產生了很多佳話。可惜的是,關於那個年代,我看到的多數是枯燥的文字描述。所幸,先輩們喜歡將生活場景畫在墓里,給了我們更加生動、鮮活的展現。

何謂「狩獵」?先輩們比我們講究得多

用現在的理解,一提及「狩獵」二字,眼前就會浮現出獵槍和獵犬,在野外里追逐、奔跑、呼嘯,這倒也沒有錯,畢竟,時代在發展,文字的含義也在不斷地演變。

那麼,在古代,何謂「狩獵」呢?


不難發現,「狩」和「獵」字,都帶了一個「犭」字,二者有一定的相通之處。《說文解字》:「狩,犬田也。獵,放獵逐禽也。」而「狩」本身也是有其定義的,並不是所有的打獵活動都能稱之為「狩」。《左傳 隱公五年》有過這樣的記載:

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什麼意思呢?蒐,音跟「搜」相同,跟搜的意思也有些接近,通俗點說,也是田獵的意思。這句話的說的是,春天的田獵叫做春蒐,夏天的田獵叫做夏苗,秋天的田獵叫做秋獮(與「顯」同音),冬天的田獵才能叫做狩。你看,關於這個概念,咱們的老祖宗比我們講究多了。


那麼,狩獵這種活動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很多的娛樂活動都脫胎於最初的生存技能,別以為狩獵這種活動後來成了貴族的常態遊戲,它就有多麼的高大上,事實上,也不過是起源於原始的存活手段而已。後來之所以成了貴族的專享,那是因為農業水平提高,生存技能變成了娛樂手段。

在原始部落時期,階級還沒有那麼的明顯,因為生存環境惡劣,大家生產能力也比較低,只有抱團取暖,不然大家都沒命。由於原始農業取得的食物有限,於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先民們都只有通過打獵來豐富自己的食物結構。於是,打獵技能好像是貫穿於每個人的血液中,哪怕是後來社會發展了,大家骨子裡也都有打獵的衝動,大約就是這麼來的(如圖三)。


唐朝國力雄厚,尚武強悍,狩獵之風盛行

要說對狩獵活動的推崇,唐朝皇族和貴族不得不提。尤其是初唐和盛唐時期,狩獵盛行之風極盛。比如,關於盛唐時期的狩獵活動,《新唐書》有這樣的記載:

開元初,閒廄馬至萬餘匹,駱駝、巨象皆養焉。以駝、馬隸閒廄,而尚乘局名存而已。閒廄使押五坊,以供時狩:一曰雕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鷹坊,五曰狗坊。

說是開元初年的時候,閒廄裡面不但養的有馬,還有駱駝(如圖四)、大象,活脫就是現代的一個動物園,這些馬匹、駱駝、大象是幹什麼的呢,就是乘坐用的。除了這些,還有五坊,裡面有雕,有鶻,有鷂,有鷹,這都是一些猛禽,狩獵專用。至於獵犬嘛,這就不用說了,它們一般是打獵的標配。


從描述中不難發現,用於狩獵的猛禽猛獸都要專門給準備多個坊區,其規模之大,不言而喻。

那麼,狩獵之風為何偏偏在唐朝受到如此追捧呢?我想,原因大概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狩獵具有很強的軍事訓練功能,上至皇帝,下到士兵,都能夠保持旺盛的戰鬥激情。狩獵與打仗有著相通之處,後來的蒙古人,以騎兵縱橫天下,使西方人談之色變,其戰術很多都是學自於狼群的圍獵之法,通過驅逐、分割,然後各個擊破,可謂是所向披靡。

唐朝的狩獵活動,軍事訓練方面的性質也十分明顯,根據《新唐書 禮樂志》的記載,唐朝的狩獵活動從圍場選擇、時間安排、軍陣行列、出獵方向,一直到驅獸、圍捕、射獵,都有嚴格的規定和周密的組織,分工也很明確,有一部分騎兵是負責「驅逆」的,就是將獵物往一個方向驅逐,如此下來,等同於一場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具有很強的練兵效果。


千萬別被電視劇上那些不著調的描述所誤導,皇帝帶幾個衛士就去狩獵了,順便還在野外談談戀愛,聊聊感情,然後回宮。有皇帝參與的狩獵,規模一般都比較大。

第二,狩獵可以鍛鍊身體,強健體魄,是一種非常合適的娛樂活動。深宮大院,整天面對的都是一些頭疼的公文,不免有些枯燥。帶上隨從,來一把打仗遊戲,活動活動筋骨,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皇帝雖然貴為九五之尊,畢竟也是人嘛。

尤其是男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冒險精神,不出去浪一浪,哪裡能收得住那份不安分的心。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句話,說得非常好,也很應景,不如分享給大家。說是,男人永遠是長不大的,一個50歲的男人看到一堆牛糞,仍然想在牛糞里放上一個炮仗。話糙理不糙,我個人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所以,作為皇帝或貴族,有個機會出去轉轉,當然也是求之不得的事。


第三,狩獵其實不僅僅是為民除害,也是體察民情的一個好辦法。別看現在野生動物都成了稀罕物,誰敢輕易捕獵,保不齊還得擔個刑事責任。可是,唐朝的時候可不一樣,野生動物之多,超出你的想像。這個,考古發掘其實有很多實物資料,發掘出來的不少動物骨骼,現在幾乎都絕跡了。那時候的野生動物不但數量大,種類也特別豐富。

可這些動物也得生存啊,於是,就啃食百姓的莊稼,成了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阻礙。所以,在那個年代,偶爾破壞一下生態系統,殺一批野獸,對於農家來說,可能也會少一些損失。當然,不排除有些不著調的貴族踐踏莊稼,比野獸還壞。

除了為民除害,其實唐朝皇帝通過狩獵出去體察民情也是有傳統的。中國古代的帝制,很難擺脫一個怪圈,那就是後代們往往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這樣出來的帝王,肯定對民間疾苦很難有所體察,以至於有那種「何不食肉糜」的荒誕之言。所以,通過狩獵,與庶民有了親近的可能性,於是,很多民間的意見就可以直達天聰,在施政時可有所借鑑。

關於這一點,別說盛唐,就連唐德宗時期也有過發生。唐德宗打獵的時候去了草民趙光奇家,問他,現在生活幸福不幸福,趙光奇倒是個直性子,直接說不幸福,把朝廷執行兩稅法中間的一些弊端都反映給了唐德宗,可以說,通過這次打獵,唐德宗獲得了非常直觀的民間聲音,對施政非常有幫助。


壁畫中的狩獵很生動

唐朝墓葬裡面的狩獵題材壁畫還是比較多的,比如,1971年發掘的章懷太子墓裡面的《狩獵出行圖》,懿德太子墓裡面的《架鷹訓鷂圖》、《訓豹圖》等等,保存完好,繪製精美,堪稱傑作。

咱先聊聊最典型的那幅《狩獵出行圖》。

這幅壁畫繪於唐章懷太子李賢墓的墓道東壁上,這幅圖長達12米,遠處有山,近處有樹,裡面有近50個騎馬人物,2匹駱駝,還有鷹、犬等,是一支陣容十分龐大的狩獵隊伍。

要說李賢,也是個苦命人,個性太強,偏偏遇上武則天這麼一位虎媽,最終落了個身死異鄉的下場。不過,好在墓葬還算豪華,算是對他的一種補償吧。

狩獵隊伍中,為首的是三位威猛的導騎,腰裡佩著弓,還有裝箭用的胡祿(如圖一),前後兩名導騎,手裡拿著馬鞭,催促著坐騎飛奔,中間那位導騎手裡還拿著一面四旈紅旗,迎風飄揚。


導騎後面,騎士們前呼後擁,排列密集,似乎能看到塵土飛揚。他們頭裹幞頭,身上穿著圓領袍或翻領胡服,縱馬奔馳,有的臂上駕著獵鷹,有的馬上帶著獵豹和猞猁。這是一幅有聲音的畫面,看著這個畫面,你能聽到馬蹄聲,能聽到呼喊聲,把唐朝狩獵的畫面非常完整地展現了出來(如圖二)。

除了這幅完整的狩獵圖之外,還有一些可以展現狩獵細節的壁畫。比如,李壽墓的狩獵圖里(如圖八),可以清晰地看到獵物的種類。再比如,懿德太子墓裡面的《架鷹訓鷂圖》(如圖五),圖上的兩位,應該是鷹坊的工作人員,負責馴養這些猛禽的。有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臂膀上架著一個鷹,這隻鷹似有振翅之舉,而此人則氣定神閒,說明經常與鷹玩耍。仔細觀察,這位架鷹的人,高鼻樑、深眼窩,大鬍子,應是胡人。

除了鷹,還有豹,印象中,豹這種動物是十分兇猛的,但將豹作為狩獵工具卻早已有之,有人說,以豹作為狩獵工具,起源於印度,不少人認同,此處不詳論。懿德太子墓里的壁畫,對訓豹的細節也有展示(如圖六、圖七),幾位訓豹者,拿著工具,對豹似有語言要求,兇猛的豹子變得十分溫順。

狩獵活動雖然也會給民間帶來不少苦惱,但能一直保存下來,也說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大體上看,整個唐朝的狩獵活動也算是比較正常、健康的,對民間造成的傷害比較少。

閒暇之餘,鄙人非常喜歡看看壁畫,品一品其中的細節,閉目,用心感受,仿佛可以穿越到那個喧囂的場景。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吧,如若有所見教,評論區歡迎留言。

喜歡考古,喜歡歷史,歡迎關注貓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