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鎮統治時,張太后知道王振會小人誤國,為什麼不能殺掉

倩伊聊娛樂 發佈 2020-07-02T20:50:23+00:00

​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發生。這場戰役之中,幾十萬大軍覆滅;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66位大臣殉國。時任大臣李賢對這樣一場大變評價道:"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這場大變中,明英宗朱祁鎮毫無疑問是罪魁禍首。面對群臣的竭力反對,志大才疏的他卻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的慫恿之下,意欲效法太宗朱棣五伐蒙古之舉,宣宗帝大破兀良哈故事,為大明開疆拓土,穩固北境。

我們之所以說他志大才疏,並不是僅限於結果而言,更是就其出征之中的舉措而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後勤補給竟然在其出征之後出現了補給不足的問題;更兼之在出征途中,明英宗本人並不熟諳行軍之道,雖然軍中有張輔等將領,但他卻將指揮之權皆委於王振。而平素便頤指氣使的王振,更是有著苛待朱勇等大將之實,如此在足夠愚蠢之下,最終也便有了自己被俘,王振死於亂軍之中,險釀亡國之舉的一場大敗。雖然最後在瓦剌一年多之後,朱祁鎮被放歸;在被朱祁鈺幽禁7年後,他又通過奪門之變實現了再次登基,誅殺了于謙等人,還為王振在智華寺樹碑立傳。似乎此舉能夠稍遮其丑,實則是更讓人們見識了這位帝王的無情、忘恩負義、寡廉鮮恥。

至於他那位念念不忘的先生王振,自然也與他一般逃不掉歷史的鞭笞。而我們翻閱史書,甚至於觀瞻最近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不難發現在王振的崛起過程之中,作為後宮之主的張太皇太后(明仁宗妻子)、以及孫太后(朱瞻基之妻)其實對於王振的品行、小人誤國之性是有著先見之明的。張太皇太后也都多次痛斥(《大明風華》中訛為孫太后,史實為張太皇太后),但卻都未選擇將王振殺掉,這又是為什麼呢?此處或許會有很多人站出來,朱祁鎮不同意。事實上,作為有著宣宗遺詔「凡事白於太后然後行」支持的太后,無論是張太皇太后,還是孫太后對於誅殺宦官王振這樣的舉動都是輕而易舉的。那麼原因是不願誅殺了?答案是肯定的。

歷史上的王振並非與《大明風華》中刻畫的那般與朱祁鎮同齡人,二人之間的關係更並非劇中所刻意營造的如魏王、龍陽君那般為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王振的入宮,可以說要得益於明宣宗朱瞻基以及他個人的追求。明宣宗朝時,對於太祖皇帝朱元璋立下的「內臣不得干政」的祖訓,便已經如同朱棣朝時被打破。明宣宗為了制衡內閣,開始教授太監識字,招收識字太監,授予他們司禮監之職務,涉足政治。此時落地秀才王振,找到了比之考取功名,更近的晉身之道——於是他自閹入宮。本就通曉經書,又為人狡黠(不狡黠,也不會對自己夠狠)、善於揣摩聖意,因此他也很快便成為了東宮據郎。東宮,自然也就是大明未來的皇帝,現任太子朱祁鎮的居所。

朝夕相伴,自然也深得這個孩子的信任。宣德十年,朱瞻基崩逝。此時的朱祁鎮不過9歲,因此在彌留之際,朱瞻基留下遺詔「家國重務必須上稟皇太后、皇后,然後行。」雖然張太后歷經朱棣朝、朱高熾朝、朱瞻基朝,更是對於丈夫朱高熾儲位危機、兒子朱瞻基承位等政務頗為諳熟,但在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中為了防止女主擅權,明確規定了:后妃不許群臣謁見。如此一來,張太后要實現處理政事便自然而然的需要一個傳聲筒。此時原為東宮司郎,又依靠英宗喜愛,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振也便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在朱祁鎮尚未親政時,奏疏先由張太后批註,然後由王振代表她前往內閣商議,最後形成統一的結果,然後擬旨施行。這也等同於王振成為了張太后執政之手。此舉的結果,作用十分明顯。在正統朝前期,也正是在張太后與內閣三楊的署理之下,大明王朝延續了仁宣之治的上升勢頭。但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薨逝;朝堂之上,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也或者病故、或者致仕;同年,錢氏被立為皇后,朱祁鎮開始親政,朱祁鎮對於王振尊敬有加,甚至以先生相稱。這諸班的巧合之下,大明王朝也終於在昏君、宦官之下迎來了這場轉折之戰——土木堡之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