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洒飄逸,大膽潑辣:評宋璲行草書法

松風閣書法日講 發佈 2020-07-02T21:27:55+00:00

尺犢為《敬覆帖》,行草書十五行,清卞永譽的《式古堂書畫匯考》中著錄,縱26.7、橫52.8厘米,本幅上鈴有「王望霖印」、「友石」、「項子京家珍藏」、「卞令之鑑定」等收藏印。

明代早期書壇上稱著一時的「三宋」中,宋克、宋廣的書法風貌我們不陌生,唯獨宋璲的墨跡卻極為罕見,即使收藏法書名畫很豐富的故宮博物院,也只有他的一通尺犢(見圖)和一段跋尾書。


尺犢為《敬覆帖》,行草書十五行,清卞永譽的《式古堂書畫匯考》中著錄,縱26.7、橫52.8厘米,本幅上鈴有「王望霖印」、「友石」、「項子京家珍藏」、「卞令之鑑定」等收藏印。帖文釋為:「璉敬理,別來數日,便覺鄙陋頓生,第未知何時可見耳。昨日會令娃叔高還,伏審尊候納福為慰。《潛溪外集》望即授的當人示還,幸勿淹滯,恐失落難尋也。詛楚文何時可靚。游五泄之興濃甚,不知幾時可遂否,此亦有定數耶?呵呵。燈下草草,不能詳盡,尚容面既。四月三日,璉敬覆。」跋尾書在元周朗畫杜秋像與康里峨曦書杜牧詩合卷之後,文為小楷,共一百五十餘字。


看書法,《敬覆帖》每行多則九、十字,少則三、五字,字體和字距大小錯落,氣貫筆連。在運筆上,筆勢純熟,不假思索,書寫極快,一氣呵成,筆劃婉轉流暢,瘦勁而又遒媚。小楷跋尾書結體端莊秀麗,用筆度硬,沉著峭拔。書時作者年僅28歲。與《敬覆帖》相較,《敬覆帖》雖無年款,但書法上要成熟得多,跋尾書則顯得稚拙。

宋璲,字仲晰,浙江浦江人,生於元至正四年(1344年),洪武年間官授中書舍人。他父親即是長於小楷書的宋鐮。傳說宋鐮於「黍上能作字十餘」,這雖不甚可靠,但說明宋鐮的小楷書有著相當的本領。宋璲的書法堪稱克紹家風,卻並不株守一格。


據解緒的《書學傳授》記載:「康里子山在南台時,臨川危素太朴、饒介介之得其傳授。而太朴以教宋送仲布、杜環叔循、詹希元孟舉,介之以授宋克仲溫。」由此可見他曾通過危素而得康里峨峨的書法。我們雖然只見到他的行草和小楷書,但他還是一個多能的書家,《名山藏》中記載說他:「精篆隸真草書。嘗見梁草堂法師墓篆及吳天璽中皇象書三段石刻,觀之至忘寢食,遂悟筆法。小篆之工,為國朝第一。」


可見宋璲的書法最工於小篆。並且也得力於轉折圓勁、筆劃遒媚的康里峨峨的行草書。因此宋隧書法的運筆確有獨到之處而博得人們的讚譽。方孝孺在《遜志齋集》中說:「近代能草書者,吳興趙公子昂。公所敬者為鮮于公伯幾。稍後得名者為康里公子山。繼三公而作者金華宋仲布,草書如天驥行中原一日千里,超澗渡險不動氣力,雖若不可蹤跡,而馳驟必合程矩,直可凌跨鮮于、康里,使趙公見之,必有起予之嘆。」

李日華在《六研齋筆記》中說:「仲布筆法沉頓雄快,兼篆搐、急就之能,不獨步驟旭、素也。」人們看重他的書法,正在於他的運筆。我們看了他的《敬覆帖》,也一定會有方孝孺、李日華他們那樣的感受的。在明初,書家們大多還是沿襲著趙孟頫書法的餘波,其中也包括著宋璲的父親宋鐮。


《名山藏》說宋鐮的書法「豐體」,這正是受到了趙書圓肥遒媚的影響。康里峨峨在元代佑壇上獨樹一幟,直接上迫晉唐,學習王羲之父子及虞世南的書法而下啟三宋的書風。宋克通過饒介學康里而摻以章草書的筆法,他的行草書多帶有隸書意;宋璲則通過危素學康里而摻以篆書筆意。他們都一反當時學趙書的流習,因而取得了這樣的成就而被人們承認。

在書法成就上,宋璲是超過了他的父親的,宋鐮對此也很驕傲地說:「老夫名足可傳世矣。」當然宋璲的書法也並非十全十美,他學得了康里峨峨的筆法,但在書法結體上卻又同樣犯著康里的毛病。康里峨峨的書法曾被人批評說「結法少疏」王世貞同樣也指出宋璲「頗得晉唐人筆,圓熟流便,有弄丸運斤之勢,惟結法小疏耳。」


這個缺陷尤其表現在行草書中,我們看《敬覆帖》中的一些字,只是隨筆勢潔屈成體而已,這正是他們重視筆法而忽視了結體的弊病。由於宋璲的書跡存世極少,難於對後來的書壇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在明初卻直接啟示著後來的沈柔。雖然沈柔的書學也是比較廣泛的,但他的行草書,可以明顯看出宋遴的影響,因此《書史會要》中便有著「柔草書法宋仲布」的說法。

宋鐮、宋璲以及宋璲的侄子宋慎,祖孫三人都在朝廷上做官,當時傳為美談而被人們所稱慕。洪武十三年(138〔年)宋滇因坐胡惟庸一案,牽涉到宋鐮、宋隧父子,宋旅被放逐,宋璲與宋慎同時被殺。宋璲死時年僅37歲。倘不是過早去世,也不至僅留下這樣兩段書跡,他的書法成就更不可限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