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如何應對自然災害的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7-02T21:37:26+00:00

因為在整個中國古代,唐朝無疑是國家治理較為成功的朝代,也是中國古代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可見,唐朝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的。

當災害降臨,它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古代的經驗又會給現代治理帶來哪些思考與啟示?請聽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在由上海市社聯與上海人民廣播電台聯合策劃的「科技與人文對話」系列節目中,講述唐朝抗擊自然災害的歷史經驗。

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講唐朝?因為在整個中國古代,唐朝無疑是國家治理較為成功的朝代,也是中國古代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因此,唐朝對自然災害的治理,能對今天的我們提供一些啟發。

從國家的層面看,自然災害不僅是一個自然問題,它還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國家在抗擊自然災害時,不僅要去救災,還要穩定社會、凝聚人心。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重大動亂,它的起因往往就是自然災害或者疫病流傳。人們為什麼在自然災害來到時會感到恐慌?那是因為人類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不足。越往古代,人類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越低,恐慌度就會越高。另一方面,因為自然災害往往是突如其來的,面對這麼重大的災害,人們首先表現出來的是驚慌失措,會造成普遍性的恐懼,這就很容易引發社會問題。

從歷史上看,自然災害所衍生出來的,首先是在社會上流傳大量誇張的傳聞,把自然災害妖魔化,或者出現世界將要毀滅等謠言。這些謠言很容易蠱惑人心,瘋傳於世,造成人們的互相傷害,還造成官民之間的互相不信任,最嚴重的會引發原來積存已久的社會矛盾的爆發。

唐朝是一個經常發生自然災害的王朝。自唐朝建立以來,大概每隔三四年,就會有比較嚴重的自然災害發生,比如地震、山崩、蝗蟲、瘟疫、洪澇等等。

在中國歷史上,古人往往認為,天災是因為人禍引起的,這種說法在《詩經》《易經》里都曾提到。因此,古人提出,當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時,不要去加劇社會的恐慌,從而引發社會矛盾,而應該想辦法去「轉禍為福」,針對災害來調整社會政策,反思國家治理的經驗和教訓。

唐太宗貞觀年間,曾經有一次,暴雨成災,大水衝進了皇宮。遇到這麼嚴重的水災,唐太宗迅速下詔向全國的官員徵集意見。他講道:「朕之不德,皇天降災……文武百官各上封事,極言得失。」他檢討自己沒有德行,皇天才會降災,因此,他讓文武百官都上書奏事,暢言政事得失。

不久,侍御史馬周上書諫言。他說,國家的治理一定要爭取及時,不要等到社會矛盾爆發以後,那個時候就很難治理了。他說,我們讀歷史時往往會嘲笑古人,發現他們在很多方面沒有做好,但其實,我們自己也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好,我們應該反思自己。

他說,遇到這麼重大的災害,社會經濟受到很大衝擊,有很多人流離失所,老百姓的怨氣在累積,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他提出,要適時減稅,扶持經濟,充實民生。在這個時候,國家只有採取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才能取得民心,穩定社會。

他還提出,國家應該及時停掉一些不緊急的事情,比如建造宮殿之類的工程應該立即停下來。馬周的這些建議,都被唐太宗所採納了。

在抗災方面,唐朝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貞觀二年,唐朝曾經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蝗災。面對蝗災,唐太宗基本上束手無策。他很自責,認為之所以發生蝗災,是因為自己沒有治理好國家。於是,唐太宗抓了一隻蝗蟲,很生氣地把這隻蝗蟲給吃了。

到了唐玄宗開元四年,國內再次發生大蝗災。這時,宰相姚崇就提出,天災未必都是人禍造成的,我們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抵抗災荒。怎麼辦呢?他提出,要在全國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滅蝗運動,撲滅蝗蟲。

在當時,這個建議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因為古時認為,蝗蟲是神蟲,不僅不能驅趕消滅,而且要祭祀。還有人說,災荒面前應該禁止殺生,因為殺生造成怨氣積累,會使蝗災更加嚴重。對此,姚崇明確指出,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他堅決地向唐玄宗請命:「如果按照我的方法做,效果不好,皇上可拿為臣是問!」最終,唐玄宗全力支持姚崇治蝗。可見,唐朝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的。

唐朝的治蝗策略帶給我們幾點啟示:第一,面對災荒,應該及時公布信息,穩定人心。第二,針對災荒要及時調整國家政策,改善民生。第三,救災工作應該由政府和專家分工來做。政府更側重於解決社會問題,而把抗災的技術性問題交給專家去處理,這樣救災的效果會更好。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徐蓓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