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喜提「Arm芯」,蘋果邁入跨屏「大一統」時代

鞭牛士bianews 發佈 2020-07-02T21:38:05+00:00

報導稱,蘋果已經在內部測試中得出了 Arm Mac 晶片在圖片和 AI 性能上相較 Intel 晶片已經有「相當大提升」的結果。

今年6月,蘋果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首次線上全程直播的WWDC全球者大會如期開啟。正如業內猜測,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主題演講的最後環節宣布了一項重大變革:蘋果Mac產品正式與Intel分道揚鑣,轉用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

這是Mac歷史上第四次重大變革。庫克表示,Mac經歷過三次重大變革——從最初的架構轉變為PowerPC晶片,再轉換到Mac OS X操作,遷移到Intel晶片。每次變革只為做出更好的產品。

復盤幾次變革,其結果都是無一例外的招徠大批新擁躉。這還要歸因於蘋果公司追求「極致完美」的調性,在賈伯斯二次掌舵期間,設計極簡、操作實用等苛刻又極具個人特色的屬性被牢牢釘在蘋果的基因里。

可惜庫克掌舵後蘋果一度跌落谷底,被追求賈伯斯時代的原教旨主義消費者們詬病。他需要一個機會力挽狂瀾,證明蘋果的品牌價值,也證明自己。

第四次重大變革就是最好的機會。此次「換芯」後,Mac產品可以提高能耗比、安全性、圖形處理性能、機器學習等能力,把Mac產品推上一個新的台階。但轉型並非一蹴而就,庫克預測,整個過渡大約要花費兩年時間。

蘋果「大一統」

——鞭牛士——

與主流廠商基於安卓開源系統優化升級的策略不同,一直以來,蘋果始終堅持「軟硬體集成一體」戰略,保持生態系統高度封閉、統一,以減少對外界的依賴程度。

軟體方面,庫克透露,2020年Mac OS設計將趨於IOS化。預示著未來蘋果會把手機、平板、以及電腦三個終端打通融合,跨螢幕程序運行與協作成為常態。

簡言之,以後蘋果生態內所有的應用無需區分Mac版、ipad版或iphone版,你在手機上能做的事都可以轉移到電腦、平板上繼續做。對開發者而言, iOS 和 MacOS 開發合併極大的削減了研發成本。

據悉,目前微軟正在優化Mac版Office軟體,Adobe也在優化其旗艦產品Creative Cloud創意應用軟體,一些App已經可以順暢地進行運行。

晶片方面,他強調,硬體和軟體的集成是蘋果公司一切工作的基礎,而晶片則是硬體的核心。

以手機為例,過去10年間,iPhone晶片從A4升級到A13,疊代10次,直到上半年5G晶片規模量化,搭載A13的iPhone11整體性能仍「吊打」主流5G旗艦機。此外,iPad、Watch產品線也採用蘋果自研的晶片,經過不斷優化,最新款iPad Pro的GPU性能比初代快了超1000倍。

所以,依照「大一統」的邏輯,Mac產品線轉用自研晶片只是時間問題。真正令人疑惑的是,為什麼是ARM公司,它有哪些優勢讓蘋果果斷放棄Intel?單一的蘋果市場又能給ARM公司帶來哪些好處呢?

業內猜測,原因無非有這麼幾點:首先,是Intel CPU性能提升放緩,直接拖慢蘋果產品疊代,而搭載ARM 晶片的 Mac與舊款相比性能大幅提高;其次,蘋果極重視安全隱私,Intel安全性漏洞卻層出不窮;第三,蘋果晶片製造商台積電的5nm工藝已能完美匹配其要求的 ARM晶片;第四,蘋果已找到把基於X86開發的應用完美克隆至ARM生態的方法。

而ARM公司獲得的好處頗多,比如吸引更多應用開發者,加速ARM架構PC生態的完善。ARM架構處理器一直未能在PC市場取得突破,根本原因是Intel X86 生態系統已經足夠完善,ARM陣營缺少一個突破口。

另一方面,此前PC市場上的wIntel聯盟的微軟已經與ARM陣營的高通合作推出過ARM筆記本,不過種種因素導致其銷量寥寥,未能從根本上打破Intel壟斷PC市場的局面。

無論生態還是銷量市場,ARM陣營都急缺一把刀子,助其撕開一道口子。

而蘋果正是一把利刃。

某種程度上,蘋果設計的A系處理器可以代表ARM架構處理器的最高性能,遠超其他採用ARM公版核心的處理器。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ARM公司推出了性能更卓越的X1核心,意味著X1核心加持下的處理器有望比肩蘋果,可以預測未來會有更多PC企業加入ARM陣營,給Intel帶來巨大衝擊。

風水輪流轉

——鞭牛士——

在Mac歷史上三次重大變革中,PowerPC晶片到Intel晶片的那次遷移令人印象深刻,它徹底地顛覆了人們對蘋果電腦的認知,主導者正是賈伯斯。

講有一個小故事——蘋果電腦從1994年起開始全面使用PowerPC晶片,在性能上碾壓Intel的X86晶片。那時候的PowerPC不僅是蘋果電腦御用晶片,還是微軟Xbox遊戲機用晶片,一大半伺服器也是PowerPC晶片的粉絲。

PowerPC之所以受追捧,與性能優勢出眾有直接關係,比如,它是第一個飆到4GHz,第一個提出並踐行多核心設計理念,第一個推出單核心多線程技術,等等。

但在賈伯斯於1997年回歸蘋果之後,PowerPC晶片在市場上開始走下坡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所面對的市場過於單一專業,此時X86已經占據大眾主流消費市場,用戶心智把握的穩穩噹噹。加之PowerPC習慣了坐享蘋果產品的市場,慢慢在大眾普適的性能功耗比上落了下風。

彼時的PowerPC成也蘋果,困也蘋果。對伺服器行業來說,性能稍顯落後可以忍,但性能與耗電問題都存在就過分了。一般來說,伺服器需24小時開機,高額電費真的交不起。

對於性格幾近「偏執狂」的賈伯斯而言,即便微瑕疵、微缺憾也是不能容忍的。據蘋果一位前員工透露,「他隨意發脾氣,會向每一個人直言他自己的想法,讓同事們感到害怕,關係也逐漸疏遠了。不過在第二次蘋果職業生涯中,年紀漸大的賈伯斯似乎變收斂變圓滑了,或者至少變得更善於控制自己的怒氣,不再動不動就勃然大怒。

相反,彼時的Intel通過改進微架構,同時在摩爾定律的加持下,性能功耗比已經超越了PowerPC晶片。此外,PowerPC的疊代速度也慢於IntelX86晶片,嚴重拖了蘋果電腦的後腿。這讓賈伯斯抓狂,他強烈要求PowerPC晶片的設計和製造方摩托羅拉生產性能更強的晶片。

不巧的是,時任摩托羅拉CEO的克里斯.高爾文脾氣也不小,不僅無視賈伯斯的要求,兩人還大吵一架。偏執、脾氣火爆似乎是科技領袖的通性,像比爾·蓋茨、甲骨文CEO埃里森、惠普CEO惠特曼、谷歌董事長施密特,都是出名的倔脾氣。

那之後不到18個月,蘋果就果斷「換芯」選用性能更強的IntelX86晶片。風水輪流轉,時隔15年,蘋果再次宣布將自研基於ARM架構的Mac晶片,加速替代Intel。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內部幾年前就開始研發桌面版 Arm 處理器了,該項目代號Kalamata。報導稱,蘋果已經在內部測試中得出了 Arm Mac 晶片在圖片和 AI 性能上相較 Intel 晶片已經有「相當大提升」的結果。

有外媒消息稱,配備A12Z iPad Pro晶片的Apple開發者設備套件,也就是定製版Mac mini已經被交到了開發人員的手上。根據開發人員的測試,這款產品性能已經超過微軟基於ARM架構的surface Pro X。

但轉型並非一蹴而就,期間面臨生態遷移、市場普及、用戶習慣培養等等挑戰。談及此次變革,庫克表示,第一款採用蘋果自研晶片的Mac將在今年底面世,預計整個過渡大約要花費兩年時間。

但回溯從PowerPC轉向Intel的那次變革,期間耗費了近5年時間。據此判斷,普及ARM版Mac兩年時間恐怕還不足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