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學家、書法家虞世南《心經》節選賞析

藝名 發佈 2020-07-02T21:42:31+00:00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谿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執著且向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稱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

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獲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懿」 ,配葬昭陵。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凌煙閣。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意志堅定,努力學習,年少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學家顧野王的門下讀書,受學十多年,他勤奮努力精思不懈,有時十幾天不洗臉不梳頭。他擅長寫文章,曾師法著名文學家徐陵,徐陵也認為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髓。與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擅書法,虞世南拜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由此名聲更大。

虞世南書法繼承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唐初四大書家。唐人李嗣真《書後品》列其書為「上下品」,評價道:「蕭散灑落,真草惟命,如羅績嬌春,鶴鴻戲沼,故當(蕭)子云之上」。《書斷》卷中列其隸、行書為妙品,稱其書「得大令(王獻之)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存焉。秀嶺危峰,處處間起;行草之際,尤所偏工。及其暮齒,加以遒逸」。

虞世南作書不擇紙筆,卻很注意坐立姿勢和運腕方法。他認為,只要姿勢正確,手腕輕虛,即使是粗紙,禿筆,信手拈來也能揮灑自如,別出新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