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悅事物|咖啡,咖啡,咖啡

今生咖啡 發佈 2020-07-02T22:48:47+00:00

愉悅事物之咖啡今天在訂閱號中看見有人專門寫作「愉悅事物」系列。不禁心裡發癢。自己也想寫寫自己的愉悅事物。當然,了解我的朋友看到這句話很可能會鬱悶良久,因為,我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無趣的人。嚴重缺乏幽默感。非常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嚴重到實際上上文所說的「我的朋友」少到可憐。



愉悅事物之咖啡


今天在訂閱號中看見有人專門寫作「愉悅事物」系列。不禁心裡發癢。自己也想寫寫自己的愉悅事物。當然,了解我的朋友看到這句話很可能會鬱悶良久,因為,我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無趣的人。嚴重缺乏幽默感。非常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嚴重到實際上上文所說的「我的朋友」少到可憐。而他們有沒有訂閱我的公眾號,未可知。

已經想不起第一次喝咖啡是什麼時候了。不過這麼一說,突然就想起原來還在我小學的時候就喝過咖啡。

我的舅舅當時正在某咖啡廠工作。作為員工福利,時常發一些方糖形的咖啡。我喝得極少,大概就一兩次。不僅味道苦,而且,因為那也是要有某種機緣才能喝到的。最嚴重的問題是,我那時候雖然小,但不知道是什麼緣故,深受革命傳統浸染,認為喝咖啡是資產階級情調,是人的慾望的釋放。面對一杯白開水和一杯糖水,我的選擇肯定是白開水。讀者諸君大概很難想像1980年代的小學生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在我讀初中時得到了強化。因為魯迅據說就是在大冬天穿單褲,為的是鍛鍊自己的意志。

其實現在想想,那時候自己的鍛鍊意志,本質上是窮孩子的無奈之舉。糖水不可能天天喝,因此只能選擇白開水。

等再次有關於喝咖啡的記憶,已經是喝雀巢速溶咖啡了。直到30歲,我一直以為咖啡就是雀巢速溶咖啡,其後還有麥斯威爾速溶咖啡加入,但,它們都是速溶咖啡。我對咖啡的認識止於此。讀博士的時候,串門,看見同門買了速溶咖啡,驚呼「有錢人」,然後順走三包。

這樣的記憶和思維定勢到了2013年完全打破。2013年,我去波士頓地區訪學一年。在飲料問題上,我第一次準備好好嘗試咖啡。進入當地超市,來來回回走了三圈,居然看不到雀巢速溶咖啡!我頓時有點懵。無奈之下,隨手挑了一袋咖啡粉。回公寓直接用熱水沖泡。

結果是什麼?

結果是,很多不溶物。

居然沒化開!

我認為這肯定是水的問題。於是燒開水,現沖。還是沒化開。

那怎麼辦呢?只能靜候五分鐘,等咖啡渣完全沉澱了,小心地喝。

現在想來,這只是一杯土製的美式咖啡

那時候的我還是舊思維,根本沒興趣在飲料問題上多花心思。能喝就行了。對於其中的機制根本沒興趣了解,淺嘗輒止也沒興趣。我的生活晃蕩在舊日的生活模式的軌道上。

無論那個時候的生活是多麼的寂寞,寂寞到每個月能寫出三萬字的論文,我還是要感謝一對來自東北的小夫妻。他們向我啟蒙了咖啡的做法,向我推薦了入門款的美式的滴漏咖啡機。還建議要配置過濾紙。

但他們的啟蒙到此為止。咖啡要不要加牛奶?如何加牛奶?等等,許多問題或許他們也提到過,但我根本沒記住。那個時候的我,解決了一個入門的問題。「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做出好咖啡,也是需要好工具的。滴漏咖啡機雖然簡單,但顯然解決了妥善處理咖啡粉的麻煩。

今天是2019年10月的某一天,距離我第一次使用機器製作咖啡已經過去了6年多。期間關於咖啡的故事可以寫幾萬字。但為什麼說喝咖啡是屬於自己但愉悅事物呢?

我不抽菸,偶爾喝酒。也沒有其他愛好。目前最大的愛好是喝咖啡。算下來,一天至少兩杯咖啡。以咖啡膠囊為主。有時候看看幾乎要蒙塵的美式咖啡機,覺得還是要使用,否則機器就廢掉了。這個時候,會使用滴漏咖啡機做一壺咖啡。頻率大概是一周一次。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我一周五天在家,因此咖啡消耗量很大,牛奶消耗量也很大。如果在外,現在基本上以和星巴克為主。

一方面星巴克的口味是基本可以預測的。模式化的操作的好處很明顯。你進入任何一家星巴克,不大會出現意外的情況。除了在上海虹橋火車站,那裡的星巴克的摩卡是不放奶油的。因為奶油需要冷藏,估計那裡缺乏冷藏的工具。這也就意味著,星巴克的牛奶是常溫奶,口感略差。當然這只是我的邏輯推理。

另一方面,雖然這個世界上有很好喝的咖啡,我也有興趣在路過時買一杯,但,星巴克的一大長處是星羅棋布。你隨時隨地可以遇到。比如我現在的居住地康橋周浦交界地,已經有兩家星巴克了,相隔只有一公里。最近的一家居然就在我媽媽家的樓下。老天。在我散步時,無論哪個方向,都可以遇見一家。我的工作單位附近,南北兩個方向,也有兩家星巴克。我上完課回家,走到755終點站,順便就可以買一杯大杯摩卡。自帶杯,省4塊。最喜冬天,看著熱摩卡熱氣騰騰。坐在755最後一排,品嘗那一口滾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