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大清帝國的夢醒時刻

芒果酸味 發佈 2020-07-02T23:01:57+00:00

1894年,清政府和日本發生了一系列的軍事對戰,這一年是干支紀年的甲子年,因此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清政府和日本發生了一系列的軍事對戰,這一年是干支紀年的甲子年,因此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以清政府的戰敗並於第二年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作為戰敗賠償而宣告結束。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失敗,宣告著歷時30多年的近代化改革—洋務運動破產,這對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現代化進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馬關條約》的簽訂,意味著中國的國家主權再次淪喪,各國列強侵華行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亞洲過去以中國為「朝貢中心」的體系徹底瓦解,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藩屬的朝鮮則進入了名義上的獨立。相反,日本則快速的成為了亞洲唯一一個資本主義列強,不僅占領了台灣島,還事實的控制了朝鮮半島,並與俄國對抗,引發了日俄戰爭。

日本在《馬關條約》中獲得了大量的割地和賠款,以及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辦廠的權利,巨大的利益誘使其他列強也採取了行動,加強了對中國的領土和資本輸出上的勢力瓜分。

俄,德,法三國強行干涉,並先後在中國東三省,膠州灣,雲南和廣州等地強行劃分為占領區,英國則直接強行與清政府簽訂新界99年的租約。美國雖無暇侵占中國領土,但卻提議清政府「門戶開放政策」。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被強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成為歐洲列強的經濟附庸體

那麼,甲午中日戰爭起因為何?

在經歷了「黑船事件」之後的日本,由於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衝擊,日本於1868年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史稱「明治維新」,實行全面西方化,提倡「脫亞進歐」。政治上,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經濟上實行「殖產興業」,文化上實行「文明開化」。

進而日本成為了亞洲第一個走向工業化道路的國家,國力日漸強盛,並躋身進入世界強國,他們建立了海軍,為進一步擴大領土而準備。

1884年,日本在朝鮮證據內部煽動政變,以促使朝鮮脫離中國而獨立,意圖侵略朝鮮,史稱「甲申政變」。雖然清政府派袁世凱鎮壓了此次政變,但是中日雙方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給了日本可以在朝鮮出兵的權利,這也為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了伏筆。

甲午中日戰爭到底發生了什麼?

1894年2月,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向朝鮮出兵後,根據協議,日本也派兵朝鮮,以此為藉口乘機向清政府宣戰。同年7月25日,日本控制朝鮮政府後,在豐島海面突然向清政府的海軍發難,「豐島海戰爆發」戰鬥中,北洋海軍濟遠,廣乙號負傷敗退,操江號被逼投降,高升號被擊沉。

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甲午戰爭進入到了第一階段(1894年7月25日-9月17日)。這一階段,清政府在水陸雙向作戰方面均以失敗告終,日本全線占領朝鮮。

陸戰:以在朝鮮境內的平壤之戰,當時中日雙方參戰人數相當,軍事實力也不相上下,但是清軍主帥葉志超卻臨陣脫逃,導致清軍大敗。

海戰:以黃海海戰為主,即稱「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北洋艦隊出動主力艦隊,並以丁汝昌為帥應戰。1894年9月15日中午,定遠號率先向敵艦發起進攻,隨後雙方進入激戰。

清軍的軍艦由於年久失修,後快便處於下風,其中,致遠號軍艦作為衝鋒艦承受了日軍最為猛烈的火力覆蓋,在沉船的危機關頭,致遠艦的管代鄧世昌下令全速撞向日本軍艦,最後致遠艦官兵幾乎全軍覆沒,為國捐軀。


最後北洋艦隊以損失了5艘戰艦及千餘名官兵的情況下以失敗而告終,而日軍僅5艘艦隊被重創傷亡600餘人。然而李鴻章「避戰保船」強行讓北洋艦隊撤回威海港口,至此清軍死傷毀於一旦,黃海徹底淪為日本控制。

第二階段(1894年9月17日-11月22日)在遼東半島進行,清政府主和派占據上風,清政府節節敗退。

清政府知道日本會侵占遼東半島,便派李鴻章迅速督戰,李鴻章根據情報,在遼東半島集結了3萬多人的軍隊駐守。10月24日,3萬日軍抵達遼東半島,因戰事順利,士氣高昂,於次日發起了猛攻,鬥志低迷的清軍不戰而逃。

同時,2.5萬餘人的日軍進攻了旅順的後方的花園口,由於李鴻章一心要保旅順港,便沒有在此設防,日軍如入無人之境,並於11月21日順利拿下大連,旅順兩個港口。並在旅順進行屠殺,史稱「旅順大屠殺」

至此,被李鴻章深藏的北洋艦隊迎來了最後一戰,也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一戰。

第三階段(1894年11月22日-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回天乏力,不管是軍備,戰力還是士氣早已無法應對。

12月24日,北洋艦隊的主力艦鎮遠號在進入威海衛時觸礁,應搶修及時才不至於下沉,但出海作戰已是不可能。

日軍制定了海陸夾擊策略,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計2.5萬人,在日軍艦的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進行登陸。由於雙方兵力懸殊,日軍在2月3日攻陷威海衛城。主帥丁汝昌聞訊自殺。17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隨後,雙方在田台莊進行決戰,史稱「營口之戰」。3月9日,田台莊失守,清軍遼南的防禦軍備徹底覆沒。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馬關與日本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至此,甲午中日戰爭宣告結束。

縱觀整個戰爭過程,我們可以發現,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並沒有發揮出真正的軍事實力,不僅海軍如此,陸軍也是無所作為。日本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粉碎了清政府唯一的一支現代化海軍,並使曾經的亞洲強國,淪落為帝國的後花園。

是什麼原因導致曾經的亞洲第一強國在甲午戰爭中盡無還手之力?

其一;清政府落後的軍備,致使在戰場上被現代化日軍碾壓。為了打造一支現代化的海軍,李鴻章曾親自到英國,德國購買軍艦,而清政府也曾派優秀的學員到歐洲列強國家學習西方先進的造船技術和駕駛技術,在當時北洋海軍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然而日本海軍卻在遠遠的世界十六。

在1888年北洋水師成立以後,清政府便認為海軍的軍備建設已經完善,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後期維護。而光緒帝甚至要求大清接下來的任務便是為慈禧舉辦60大壽。然而此時的日本卻在大力進行軍備擴充。為了能夠購買軍艦,日本皇后甚至把自己的首飾都捐了出去。甲午海戰的時候,中日雙方不管是在軍備,軍隊素質,日本都已遠超清政府的北洋水師。

不僅如此,清廷為陸軍配備的軍械沒有統一的口徑,一旦某種武器子彈用完便無法使用其他制式武器的子彈,此時日本軍械生產已經趨於成熟。

此外,清軍在軍隊編制方面也極其簡便,士兵平日訓練不足,不考慮地形地貌,缺乏戰略戰術,射擊一律採用站姿並揮舞軍旗,而此時的日軍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兵種,並不斷學習西方先進的戰爭理論做實戰訓練使用。

甲午戰爭前夕,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酥為首的的清流派和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關係日漸惡化。李鴻章出身安徽江淮,故此李鴻章統領的軍隊(北洋水師)被稱為淮軍。而翁同酥代表的卻是湘軍勢力。然而光緒帝「逢事必問翁同穌」因此清流派也被稱為帝黨。為了打擊異己,逢事便把李鴻章調往前線,直接導致甲午戰爭前期一直都是淮軍在抵擋日軍,這也就可以理解李鴻章為什麼要「避戰保船」。

甲午戰敗,並沒有讓清廷感覺到痛楚,調整戰術。反而引起了內部一系列的瘋狂清查。帝黨對淮軍大加指責,不惜誇大事實栽贓陷害,甚至以此為藉口不支援。這也難怪士兵為何會如此低迷毫無鬥志,這樣的鬥爭完全把士兵當成了黨派之爭的犧牲品。

深究其根,戰爭就是政局的一個延伸,李鴻章深受清政府其他黨派的排擠,是一人,一軍戰一國,而並非是舉清廷全國之力戰日本島國。然而北洋水師的總指揮丁汝昌也淪為了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以革職留任,戴罪之身指揮整場戰爭。最後等不到支援,只能以身殉國。甲午戰爭不僅是軍事實力的鬥爭,更是兩個國家對政局的鬥爭。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甲午戰爭的知識,可以點擊卡片搜索「甲午中日戰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