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健康 |《重慶市民健康公約》的個人防護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上游新聞 發佈 2020-07-02T23:34:13+00:00

今年6月13日,《重慶市民健康公約》正式發布,《公約》從保護和促進人們身體健康的角度,就市民如何做到吃得文明合理、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等多個方面給出建議,倡導大家共同遵從。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今年6月13日,《重慶市民健康公約》正式發布,《公約》從保護和促進人們身體健康的角度,就市民如何做到吃得文明合理、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等多個方面給出建議,倡導大家共同遵從。7月2日,市衛生健康委就《公約》就個人防護內容方面進行了解讀,快一起來看看並告訴你的親朋好友。

洗手不僅要勤更要正確

7月2日,市衛生健康委邀請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黃文祥就《公約》進行解讀,黃文祥介紹,目前我市處於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市民依然不能放鬆警惕,在個人防護方面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勤洗手並正確洗手。黃文祥介紹,許多常見傳染病,如感染性腹瀉(痢疾、阿米巴、傷寒、諾如病毒)、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寄生蟲病、皮膚感染、沙眼等疾病都能經手傳播。WHO(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研究報告表明,目前腹瀉和肺炎是導致兒童死亡的最主要元兇,全球每年有170萬人死於腹瀉類疾病,另有150萬人死於下呼吸道疾病。

洗手可以將腹瀉致死率減半、急性呼吸道感染致死率減少三分之一,即良好的洗手習慣每年可以挽救百萬兒童生命,比任何疫苗或醫療干預都有用。WHO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將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降低2/3,為此世衛組織特地在2005年將每年的10月15日設成「世界洗手日」,鼓勵公眾尤其是兒童洗手。據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調查顯示,中國居民正確洗手率僅為4%,表明我國居民正確洗手率處於較低水平。

黃文祥表示,WHO定義,正確洗手需要同時滿足4條標準:吃東西前、上廁所後、幹完活或下班後、接觸錢幣後、去醫院或接觸病人後等5種情景下每次都洗手;洗手時使用流動水沖洗;洗手時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潔用品;洗手時長不少於20秒。

一般來說,飯前便後、外出回家時立即洗手最重要。以下這些場合也需要注意洗手:準備食物,接觸生肉等;做完掃除工作之後、處理垃圾;接觸錢幣之後;接觸別人之後;戶外運動、作業、購物之後;抱孩子、餵孩子之前;接觸過公共物件,如電梯扶手、門柄、電梯按鈕、公共電話之後;接觸動物、寵物之後等。

正確洗手建議採用標準的「七步洗手法「,洗手時使用流動水沖洗,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潔用品;洗手時長不少於20秒。洗手時儘量不要用臉盆;抗菌濕巾擦手代替不了用流水清洗的科學洗手方法,濕紙巾再怎麼反覆擦手也無法清除皮膚表面的細菌,而「免洗洗手液」等產品則含有化學物質。洗完手後,一定要用乾淨的個人專用毛巾、手絹或一次性消毒紙巾擦乾雙手,也可以讓濕手自然「晾乾」。

清潔通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黃文祥介紹,清潔通風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除了新冠病毒外,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預防也需要開窗通風,此外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預防也需要開窗通風,因為空氣污染物、室內擁擠程度、濕度、室內衛生、季節、溫度是影響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果長期關門關窗,室內空氣污染可能性很大,也容易導致居住者感染肺炎。總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時開窗是明智的選擇。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作用。因此,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不低於15分鐘。

市民需要注意的是,居室門把手、遙控器、手機、電話座機、馬桶圈、兒童玩具等是家人經常共用的物品,被病菌污染後這些物品就成為疾病傳播的重要載體和媒介,為了家人健康,應經常用乾淨的濕毛巾或濕紙巾擦拭清洗,必要時可使用家用消毒劑擦拭。定時清除室內垃圾,尤其是腐敗的植物、瓜果、霉變食物等。

一次性口罩4到6小時更換

黃文祥說,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麻疹、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在中、低風險地區,建議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口罩弄濕或弄髒後,及時更換。即使沒有弄髒,一次性口罩累計使用4-6小時後需要更換新口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