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疫大考中如何擔當有為?莞中校長黃燦明開講思政課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06-21T05:08:26+00:00

在講話中,黃燦明寄語學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還是將來在社會,永遠不要忘記學習和思考,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智慧、有擔當、有能力的人。

我們處在什麼樣的時代?面臨什麼樣的國際與國內環境?作為每一個不可或缺的莞中人如何在這個時代擔當有為?近日,在東莞中學,學校校長黃燦明為全體學生帶來一堂題為《在戰疫大考里擔當有為》的思想政治課,課程通過對當前疫情及國內外環境分析,開啟學生「哲學三問」的思索。

「校長思政課,是學校貫徹落實加強學生思想引領工作要求的一項制度化安排,也是學校校結合疫情教育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課程。」黃燦明透露,每一年他都會為學生上思政課,為了上好這堂課,需要細緻、紮實的備課準備,有時候上課開始前還會調整內容,而這都為了更好的課堂效果,更多啟發學生。

圍繞疫情開講,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在線上學習開啟後不久,黃燦明通過線上便為學生帶去了「每一個你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的主題班會,詳見南方+報導:

校長的話|莞中校長黃燦明:每一個你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講話中,黃燦明寄語學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還是將來在社會,永遠不要忘記學習和思考,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智慧、有擔當、有能力的人。

時隔四個月,黃燦明再次走上講台,他從世界疫情大流行、中國抗疫實踐、莞中人在抗疫中擔當有為三個角度娓娓道來,明確告誡學生「疫情深刻地改變著我們這個社會,也改變著我們每個人」。

他以一組數據開啟思政課——截止到2020年6月3日,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超過200多個國家或地區傳播,累計確診6368659人,造成累計死亡377850人。黃燦明告訴學生,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個完整的人、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隨著生命逝去,疫情對全球經濟、政治、社會、教育等多方面帶來影響。通過舉例子、擺數字、引用媒體公開報導,黃燦明用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為的話向學生傳遞信息「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一環」。

世界在變,中國亦在行動。從「封一座城、護一國人」的防控壯舉,到武漢總體治癒率達到94%的生命奇蹟;從口罩日產能數以億計的物資保障,到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防控全覆蓋的組織動員;從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到9000多萬名黨員迅速行動起來……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課堂上,黃燦明從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分析中國抗疫實踐取得決定性成果的原因。他表示,疫情防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能夠戰勝艱難險阻,亦能夠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

從世界看中國,從大環境看小世界,也從身邊人看榜樣的力量。對於青年學生來說,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腳踏實地,而黃燦明便用一個個來自身邊的鮮活案例來激發學生思考,作為莞中人應有的擔當。

「在這次疫情抗爭中,莞中人沒有缺席,我們有主動請纓前往武漢一線抗疫的醫生校友,有心繫母校捐贈物資的校友隊伍,也有自發組織募捐支援疫區的莞中在校學生。」黃燦明列舉了大量校友師生故事,彰顯了莞中人的家國情懷和擔當有為,結合這些莞中人的優秀事跡,他寄語莞中學生:

第1, 放眼世界,努力學習,厚植家國情懷;

第2, 第二,心懷感恩,勇於擔當,方能得其始終;

第3, 第三,自律敬畏,奮發有為,實現人生價值。

從主題班會到思政課,國內外環境、家國情懷、責任擔當等成為兩次開講的高頻詞,為何要把「疫情話題」不斷搬上講壇?在針對本次思政課的微信推文中,學校如是解答:背後不僅體現了學校對疫情防控教育的重視,更是學校「對學生終生髮展負責」教育理念的最好詮釋。

「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沒有價值;與世界教育接軌,則需要有共同的詞彙語言。」黃燦明直言,希望能培養能夠適應社會未來競爭的人,而未來,這樣的思政課還將不斷在莞中推出。

【記者】黃婷

【作者】 黃婷

教育莞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