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廣外的土耳其人薩立,承包口罩生產線回饋母校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06-21T09:17:29+00:00

2007年,薩立來到中國留學,本科先後在武漢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就讀,專業是對外漢語,隨後到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土耳其從事中土文化交流。

南都訊「從你(武漢)開始認識這個美麗的國家,我們現在為你祈禱!」「天下的人都是一家人,現在不分國籍時期,中國加油!」從中國的新冠疫情爆發開始,遠在土耳其的薩立時刻關注著中國的動態。作為一名曾經留學中國多年的大學生,他愛中國,也用實際行動支援中國,在土耳其承包了一條口罩生產線,捐贈了5000個口罩給母校。

承包口罩生產線支援母校

2007年,薩立來到中國留學,本科先後在武漢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就讀,專業是對外漢語,隨後到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畢業後在土耳其從事中土文化交流。

在得知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薩立(Salih Genc)立即著手收集、採購口罩、額溫槍等緊缺物資。在疫情剛開始,他看到中國的物資供應困難,也了解到中國的企業需要採買口罩。薩立就承包了一條工廠流水線,專門生產口罩等物資,馳援中國。

「當時聽說學校可能要開始恢復上課,老師和同學都需要口罩,我主動聯繫了我的兩個大學,華南師範和廣外,告訴他們我想贈一些口罩。」薩立給兩個學校各捐贈了2500個口罩,他覺得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代表了自己的一片心意。

雖已畢業多年,薩立表示自己從未忘記在中國求學時恩師的教導,尤其是一直支持他的研究生導師鄭慶君教授,終生難忘。「我今天有這樣的成就,都靠他們支持。」

此外,他還積極與土耳其政府部門、企業聯繫,為他們翻譯中國政府的疫情報導與數據。為了感謝他對中國的幫助,孔子學院辦公室為其致以感謝信。

見證土耳其版「越秀公園」的命名

「我爸爸朋友很早就在中國做生意,他們跟我說在中國上大學機會更多。」當時在中國上學和做生意的土耳其人都不多,曾打算留學美國的薩立選擇來到了中國,他說,「當時去中國是最好的選擇。」

薩立對中國的了解是從成龍的電影開始的,但從他來到中國的第一站上海開始,他對中國的認知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來中國之前,薩立連中文「你好」都不知道,對中國的城市知之甚少。然而在中國浸潤許久,土耳其人薩立現在講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畢業以後,薩立還是常回廣州看看,也一直為土耳其和廣州的往來牽線搭橋。在2013年舉辦的「第三屆廣府廟會」上,薩立曾帶領土耳其孔亞市的2個舞蹈團向市民展示了土耳其的「旋轉舞」。同年7月,薩立參與了廣州市越秀區和孔亞市玫倆穆區的「友好城區」項目,玫倆穆區將當地新落成的城市公園命名為「越秀公園」。

薩立告訴南都記者,他在廣州收穫了很多美好的回憶,他說,「我對梅州人的感情最多,最深」,薩立曾有一個房東,是梅州人,當時對他幫助非常多,他和朋友還成為了房東兒子婚禮上的伴郎,「雖然我們是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的人,但他跟我的親叔叔一樣。」

「我有個中土友誼萬歲的夢」

雖然離開中國多年,但薩立一直有顆嚮往中國的心,他在伊斯坦堡成立了國際絲綢之路文化經貿交流中心,在西安成立了分公司,從事與中國經貿往來及文化活動有關的工作。

4月23日是土耳其兒童節,每年他都邀請200個中國孩子去土耳其不同城市共慶兒童節,他們會住在當地家庭,體驗土耳其文化。他發現,在這次疫情中,這些遠隔千里的土耳其和中國的家庭頻繁互相問候,詢問對方需不需要口罩。薩立覺得非常驕傲。

薩立還曾負責土耳其「百位中國學者」項目的廣東嘉賓邀請,在這個項目中,被邀請的人有莫言、白岩松等知名文化人。「當時看到這麼多知名學者,我更相信中國發展,習主席說『中國夢』,有這些人才就有『中國夢』。」薩立說。

「我有個中土友誼萬歲的夢」 薩立表示,他希望進一步促進中土兩國的文化和經濟交流,有更多的土耳其人可以了解中國,也有更多的中國人看到土耳其的魅力。

廣外學子用實際行動支持抗疫

在疫情期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留學生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抗疫。今年2月,烏茲別克斯坦留學生郭沫若兩度從家鄉來到廣州,帶來近3萬個口罩馳援廣州抗「疫」,他說「中國就是我的第二個家」。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友,被阿里巴巴聯合信息時報授予「戰『疫』英雄獎」。

在國內疫情形勢最嚴峻的階段,葉門留學生薩格爾從國外採購的2萬個口罩送馳援武漢和廣州,他還和朋友一同來到廣州南站,免費將3000個口罩派發給廣州市民。

莫三比克留學生艾比杜匿名給派出所民警留下「告白信」與500元慰問金,他在信中寫道「這是我對中國人民抗疫的支持,我們在一起!」

葉門留學生薩格爾、義大利留學生方朗西等紛紛錄製視頻為中國加油,表達與中國朋友患難與共的真情實感,「現在全球都在努力抗擊疫情,但是我相信這一切很快會變好的。」

一號樓工作室出品

采寫 南都記者 張伊欣 受訪者供圖 通訊員 歐少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