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里的故事:「老康」補辦到了結婚證、「雲嫂」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東方網 發佈 2020-06-20T19:46:02+00:00

老康夫婦原本住在上海的兩室一廳,兒子媳婦在鹽城安了家,逢年過節來住上一段時間,現在媳婦要生孫子了,一家三代人,老康準備置換成200平的大房子。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6月19日報導:上海爺叔「老康」最近為賣舊房、換新房的事犯愁。老兩口因為搬家把結婚證弄丟了,沒法貸款。眼看著房東期限一天天臨近,老康夫婦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今天下午,由上海市檔案局(館)、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法治宣傳教育聯席會議辦公室聯合舉辦的「小康之路 檔案記錄」檔案里的故事專場講演舉行,3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檔案故事被搬上了舞台,最開始的就是「老康」的故事。

長三角城市查「老檔案」不再來回奔波

老康夫婦原本住在上海的兩室一廳,兒子媳婦在鹽城安了家,逢年過節來住上一段時間,現在媳婦要生孫子了,一家三代人,老康準備置換成200平的大房子。貸款買房時,因為找不到當年的結婚證,被耽擱下來了。

原來上海人老康年輕時去鹽城參軍,認識了現在的太太,兩人在鹽城領證結婚。退伍後老康攜家人回了上海,搬家途中弄丟了結婚證,當時也沒當回事。誰能想到,30年後要換大房子了,卡在結婚證上。巧的是,兒子兒媳在上海認識領證,後來去了鹽城定居,結婚證因為幾年前家裡一場火災,也丟了,原本兒媳婦可以領取的住房補貼,也領不到了。

兩對夫妻,一對鹽城領證,上海定居;一對上海領證,鹽城定居,都丟了結婚證。按照規定,老康夫婦需要去鹽城「開證明」,兒子兒媳需要來上海「開證明」,兩地來回跑不容易,老康扭傷了腳無法下地,兒媳婦懷孕沒法出遠門,眼看置換新房的事就要黃了。

老康坐著輪椅來到上海市檔案館,工作人員聽了他的故事,告訴老康一個好消息,現在長三角城市可以「異地查檔」了。老康很快在查到了自己當年的結婚證底本的電子檔案,經過上海、鹽城兩地檔案部門的合作,相關的證明很快被開出。據悉,現在長三角區域的市民都可就近在任何一家國家綜合檔案館提出異地查檔申請,只需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即可查詢獲取記載有本人信息、保管在異地檔案館的民生檔案。

貸款申請到了,房子置換好了,孫子也出生了,老康家的煩心事也解決了,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

檔案記錄真實:雲嫂、賣梨書記的脫貧故事

由「老康」的故事改編的《柳暗花明》展現了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檔案工作成果。而《燕飛雲之南》和《蜜梨飄香》通過塑造來滬脫貧築夢的「雲嫂」和一心帶領村民奔小康的「賣梨書記」兩個人物,刻畫了在小康路上奮力奔跑的奮鬥者形象。

2018年,上海市政府為雲南貧困地區搭建平台,成功引進近200名「雲嫂」來滬就業。有一位從香格里拉大山里走出來的叫「羅燕」的女孩,是雲南首批家政扶貧試點項目的13位「雲嫂」之一,她的故事成為「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典範,在扶貧檔案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上海人民奔小康的征途中,奉賢存古村的宋火良書記,因看到莊行鎮有過種植梨樹的檔案記載,受到啟發,帶領村民走上了種梨脫貧的道路,如今的莊行蜜梨,顯然已成了存古村一張家喻戶曉的名片,宋火良也被稱為「賣梨書記」。

記者了解到,本場活動是2020年上海市「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的最後一場主會場活動,也是「檔案里的故事」講演第100場。近年來,上海市檔案局(館)努力用檔案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黨的故事,講好上海故事,「檔案里的故事」已經成為檔案文化傳播和法治宣傳教育的一張閃亮名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