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飛彈預警衛星系統終於建成!衛星在中國上空停留時間極短

利刃號 發佈 2020-06-20T22:18:03+00:00

在戰略核反擊能力中,飛彈預警衛星尤為關鍵,這種衛星居於太空,配備了十分敏感的紅外探測器,能在飛彈剛剛發射時就探測到其尾焰,可以提前向地面報警,為己方提供寶貴的反應時間。

利刃/冬陽

太空是監視地面的好地方

對核大國而言,光有戰略飛彈不足以威懾對手,還需要建設戰略核反擊能力,以報復敵方對本國的核打擊。在戰略核反擊能力中,飛彈預警衛星尤為關鍵,這種衛星居於太空,配備了十分敏感的紅外探測器,能在飛彈剛剛發射時就探測到其尾焰,可以提前向地面報警,為己方提供寶貴的反應時間。現階段,全球只有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擁有完整的飛彈預警衛星系統,其中,俄羅斯飛彈預警衛星系統的組建工作於近期完成,其基本具備了不間斷監視美國本土飛彈發射活動的能力,即便是航行在大洋上的美國戰略核潛艇,只要它們發射飛彈,便難逃俄羅斯的監視。

俄羅斯發射飛彈預警衛星

冷戰期間,為了與美國進行核軍備競賽,蘇聯組建了自己的飛彈預警衛星系統,該系統的代號為"眼睛"。1972年,蘇聯在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一顆試驗衛星,1978年,"眼睛"飛彈預警衛星系統正式列裝部隊,蘇聯飛彈預警衛星達到了全盛時期,能對北半球的9個主要飛彈基地進行不間斷的監視,一旦監測到飛彈發射活動,"眼睛"飛彈預警衛星系統就能向地面發送飛彈的發射時間、坐標、彈道軌跡、發射數量等關鍵參數。除了飛彈預警衛星,蘇聯還建立了規模龐大的"第聶伯"飛彈預警雷達站,在鼎盛時期,蘇聯一共建造了8個"第聶伯"飛彈預警雷達站,這些雷達站分布在蘇聯各地,能有效探測來襲的戰略飛彈。飛彈預警衛星系統與飛彈預警雷達站共同組成了蘇聯的飛彈預警系統,是蘇聯攔截敵方戰略飛彈、實施核反擊的關鍵所在。

美國民兵洲際飛彈發射時的軌跡

然而,在蘇聯解體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喪失了大部分飛彈預警能力。由於蘇聯解體後的經濟動盪,財政收入匱乏的俄羅斯無力發射新的衛星替換瀕臨退役的飛彈預警衛星,到本世紀的頭幾年,俄羅斯已經無法對北半球大多數地區的飛彈發射活動進行實時監測。與此同時,由於蘇聯時期建設的8個"第聶伯"飛彈預警雷達站中的4個不在俄羅斯境內,這4個雷達站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飛彈預警雷達站

直到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俄羅斯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這個國家才有餘力重建飛彈預警系統。飛彈預警衛星系統方面,隨著EKS系統的建成,俄羅斯對北半球飛彈發射活動的監視能力得到了恢復,無論是從美國本土發射的"民兵"洲際飛彈,還是從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發射的"三叉戟"飛彈,都無法逃脫EKS系統的"法眼"。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採用了莫尼亞軌道,俄羅斯的飛彈預警衛星在中國上空停留的時間很短。莫尼亞軌道指的是傾角為63.4度的高橢圓軌道,遠地點位於北緯63.4度的高空,由於高橢圓軌道上的衛星在遠地點附近速度較慢,因此俄羅斯飛彈預警衛星在遠地點附近停留的時間較長。也就是說,俄羅斯的飛彈預警衛星系統不會把中國當成主要監視對象,相較於蘇聯,俄羅斯對中國的信任程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預警是核反擊的重要前提

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有意幫助中國建設飛彈預警系統。俄媒今日俄羅斯在去年10月的報導中稱俄羅斯正在協助中國建設飛彈預警系統,並認為只有美俄掌握了先進的飛彈預警技術。俄媒的報導顯然誇大了俄羅斯的技術實力,畢竟,中國在最近幾年進行了多次反導試驗,想要進行反導試驗,就必須擁有強大的飛彈預警能力,而俄羅斯幾乎沒有進行過類似的試驗。儘管這不意味著俄羅斯的飛彈預警技術弱於中國,但至少說明中國具備了不俗的飛彈預警技術。對中國的飛彈預警系統而言,俄羅斯所能提供的最大幫助不在於技術領域,而在於信息共享。由於地球是一個球體,北極是美國戰略飛彈攻擊中俄的捷徑,考慮到俄羅斯的緯度較高,俄羅斯的雷達站能更早探測到美國的飛彈,倘若俄羅斯願意向中國提供相關數據,中國成功攔截來襲飛彈的把握就會大上不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