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堂能吸引學生嗎——中學課堂師生行為文化研究

校長傳媒 發佈 2020-06-20T07:40:10+00:00

——中學課堂師生行為文化研究。課堂中學生是熱情飽滿還是無精打采,是輕鬆愉悅還是緊張害怕,是積極思考還是簡單應付,是收穫滿滿還是所得不多,是沉醉於課堂還是數著時間等下課,都是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課堂行為文化。


【文青青專欄】

我的課堂能吸引學生嗎

——中學課堂師生行為文化研究

原創作者|文青青(湖南長沙縣第一中學)

我的課堂能吸引學生嗎?這是每一位一線教師都不能不面對的問題。實際教學過程中,不乏這樣的情況,老師在講台上講得非常投入,而台下的學生卻萎靡不振,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學生做小動作,交頭接耳,或者埋頭睡覺的情況。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提高教學質量的首要途徑是把課上好。學生在學校80%的時間都在課堂中度過,課堂是師生交流最重要的場所,是教育最重要的載體。從某種程度上說,有怎樣的課堂,就會培養出怎樣的學生。因此每一位教師不能不視課堂為教學的第一生命,高度重視課堂教學與課堂行為文化的建設。

行為是思想的反映,是文化的載體。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表現,直接反映出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好不好。課堂中學生是熱情飽滿還是無精打采,是輕鬆愉悅還是緊張害怕,是積極思考還是簡單應付,是收穫滿滿還是所得不多,是沉醉於課堂還是數著時間等下課,都是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課堂行為文化。

學生的課堂行為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課堂行為文化的影響。講課不吸引人,學生精力就會分散;經常不吸引人,學生就會對老師的課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本文想側重談一談教師的課堂行為文化對學生課堂行為文化的影響。

1、 以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

課堂之於師生,就如農田之於農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課堂就是師生播種耕耘收穫成長的舞台。教育的高光時刻在課堂,飽滿的熱情自然應該是課堂的主色調。美國教育學家夏恩說,「為人師者,若不能控制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而教之,等於錘擊冷鐵。」教師的授課熱情應該成為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強大法寶。

提前候課。每節課前,教師提前幾分鐘到達教室,自己做好上課準備,同時引導學生靜下來,做課前準備,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可能影響學生在整節課的狀態,因此不可因其善小而不為。

精心導課。導課即開場白,導入學習。這個導入,既包括知識的導入,也包括情緒、狀態、興趣、動機的引導。教師應該通過簡潔有吸引力的導入,使學生從課前準備正式進入一節課的主體學習和投入狀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進入新知的學習。教師做好了導課環節,就好比扣好了衣衫的第一顆紐扣,對整節課的開展有著定鼎之功。

激情授課。教師上課時無精打采自然不能吸引學生,但是教師的激情也不是指整節課都要用高昂的音調授課,或者非常頻繁地與學生對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不停地問學生是不是,對不對。相反,教師的授課熱情應該表現為冷靜節制有條理和對課堂的積極引導。教師應該把握整節課的節奏,使師生的精力朝向一個目標,讓思維的涓涓細流匯成課堂主題的思維之海。老師音調高或低,表情微笑或嚴肅,只是外在表現形式,教師授課熱情的實質是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熱愛課堂,熱愛學習。有了熱情,有了熱愛,學生在課堂中的不良行為文化自然會減少。

2、以精心的講授吸引學生

不管採取哪種教學形式,教師在一節課中的主導作用不容抹殺。因為課堂本身就是教師精心備課、精心授課和精心組織的過程。所以精彩的課堂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講授和精心引導。

提綱挈領的知識結構。結構就是框架,是教師對一堂課的基本設計與定位。有了精心設計的教學和知識框架,教學的展開就有了依託。學生也能在較短時間內明白一節課的主要任務,後續活動的展開也就有了基石。

深入淺出的要點講解。無論何時,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知識,都應該是教師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師不一定是專家,比如歷史老師絕大部分不是歷史學家,數學老師也不是數學家,教師的職責在於傳承、影響,本職工作是授業、解惑,答學生之疑,解學生之惑,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所以深入淺出講解知識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活動效率。」深入淺出就是教師語言修養的表現形式之一。一節課中在教師起主導作用的環節,教師花幾分鐘或者十來分鐘時間,把一節課的重難要點深入淺出講解清楚,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提高學習的效率。從課堂行為文化來講,就能減少絕大部分學生的課堂分心和不投入行為。

精心設置的拓展延伸。如果把教師比作給學生提供可口飯菜的廚師,除了精心調製的私房小菜,教師的本領還應表現在豪華大餐的烹製——理論的拓展,思維的激發。教師上課是用課本教,而非教課本。而且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能力層次,所以一節課中,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和講授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部分,從教育學理論上來講,就是應該精心設置最近發展區。讓學生既能理解知識,又有進一步探究的渴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投入程度,減少不良課堂行為的發生。

3、以足夠的留白打動學生

好的課堂,除了有知識的寬度,更應該有思維的深度和情感的溫度。好的課堂,一定不是教師個人的獨秀獨舞,而是師生共同研討的情感共鳴,生命升華。所以,善於組織課堂的教師,一定要敢於留白,善於留白,把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把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

留白才能激活思維。要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首先不能在知識的講授方面貪大求多。面面俱到,往往會面面不到。教師的講授永遠不能代替學生自己的悟求。課堂中適度的留白,才能留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適度的讓課堂靜下來,才能蓄積跳一跳的力量,看到學生們更多精彩的表現。

留白才能拓展深度。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加德納說,「我喜歡深度教學甚於廣度教學,喜歡知識建構甚於知識積累,喜歡為求知而求知甚於功利主義,喜歡個性化教育甚於一切統一化教育,我喜歡以學生為中心而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可見,老師講得再精彩,沒有學生的互動,課堂一定是有遺憾的。留有餘地,給學生髮現的自由,才有靈動的課堂,活躍的思維,才有深度的拓展和精彩的生成。

留白才能升華課堂。課堂是為了傳授知識,但絕不應止於此。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排在第一位。教育的核心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是活潑潑的生命。學生不僅僅是單純抽象的學習者,更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每個孩子來到學校,除了知識的成長,更應該得到啟發和教育,促進其個體生命的成長。而成長的落地,應該體現在每一個完整的課堂中。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學,他說從來沒有無教育的教學。教師的工作,除了教學,更在育人,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師生生命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教育生命在課堂,學生生命的充實與成長也在課堂。課堂是教育的聖地,教育是一件使人幸福的事!

師生課堂行為文化是一個宏大的課題,學生在課堂中不良行為文化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師的課堂行為文化一定會深刻影響學生。因此,好的課堂一定要從教師對課堂的重視和研究開始;良好的學生課堂行為文化的建立,也一定要從教師良好的課堂行為文化開始。教學相長,自古猶然!熱愛教學,重視教學,深耕教學,才能提升教育智慧,保持教育生命生機,才會有師生共同的成長和理想教育的曙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