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縣趙堌堆鄉實施「三區同建」讓灘區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海報新聞客戶端 發佈 2020-06-19T08:10:32+00:00

梁山縣趙堌堆鄉實施「三區同建」,讓灘區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翠屏家園社區屬於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外遷安置工程項目,搬出「水窪子」,住上新房子,社區居民們過上了城裡人的日子,居住條件大大改善。

梁山縣趙堌堆鄉實施「三區同建」,讓灘區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搬出水窪住新房,對象好找收入穩

□ 大眾日報記者 趙琳 王建

驅車從梁山縣趙堌堆鄉鄉政府趕往翠屏家園社區,只需要四五分鐘。6月17日這天,小雨淋漓了一整日,翠屏家園社區顯得分外鮮艷。

記者來到社區居民閆記方老人家中。雖然入住近兩年了,但老人介紹起居所,仍滔滔不絕。「三間朝南,有單獨的餐廳。看這自來水,一打開水龍頭嘩嘩的。看這個書房,沒有事的時候我就在這裡練練書法、學學電腦。」

環顧四周,屋裡窗明几淨,戶型南北通透。閆記方說,他在翠屏家園社區有兩套三居室的房子,一樓自己住,二樓兒子一家住,上下樓既能適當保持距離,也方便照顧。

78歲的閆記方在灘區出生長大,闖過關東,曾經漂泊一方。現在他對生活頗為滿意。「不光居住條件好了,還不用輪番修屋子了。」他說,建設房台,是黃河灘區百姓對抗洪水的一種方法。在老村生活時,他曾修過三次屋子。而每一次建新房,房台就要加高一層。這其中有抵禦洪水侵蝕的原因,也有加強防禦的心理。

梁山縣是濟寧市唯一的沿黃縣,黃河流經小路口鎮、趙堌堆鄉、黑虎廟鎮3個鄉鎮。翠屏家園社區屬於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外遷安置工程項目,搬出「水窪子」,住上新房子,社區居民們過上了城裡人的日子,居住條件大大改善。

「從灘區搬出來,找對象都有底氣了。」翠屏家園社區居民蔡月萍是灘區有名的媒人,她見證了村民們居住條件變化對婚戀的影響。她說,原來給人介紹對象,對方先問是哪兒的。如果聽說往灘區介紹,大部分女方家長不樂意,女孩聽了也是噘嘴。「現在不一樣了,住上樓房,做起媒來也有面子。自從搬入新社區,我一年介紹成了三對,周圍村的女孩都願意嫁過來。」

搬過來、住進去是第一步,安下身、穩下心,才是根本目的。梁山縣提前籌劃、整體布局,在社區配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醫院、小學、幼兒園等基礎設施,還在社區附近規劃建設了產業園,讓搬過來的居民「樂業」。

梁山縣發改局副局長、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佟慶笑介紹,縣裡規劃實施了「三區同建」工程,在建設新房的同時,在社區南側規劃建設了15萬平方米的「梁山家居產業園」,利用灘區內的5.9萬畝耕地規劃建設了「現代化農業示範區」。目前已有11家企業進駐家居產業園,6家投產,4家正在建設,1家簽約,為附近1000多名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翠屏家園社區居民劉聖存在家居產業園打工。他告訴記者,廠里的工友大都是附近的。工廠開起來,不用去外地打工了。房子解決了,工作也解決了,收入更穩定了。「我在這裡開叉車,開拋光機,一年能掙3萬多塊錢。再加上家裡土地流轉出去後,一年三千多塊錢。到手兩份收入,幹活也輕鬆,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

灘區居民搬到社區,如果再回去種地就不方便了。梁山縣聘請中國農科院編制了黃河灘現代農業發展規劃,通過「支部+合作社」模式整合5.9萬畝耕地,再加上灘區以外的部分土地,規劃建設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發展循環農業、觀光農業。目前,共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180多個,集中流轉土地2.5萬餘畝,建設小米種植基地1500畝,打造古村落民宿基地1處。華大農業、中化農業等知名企業已經進駐。

「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黃金小米等綠色高效農業,群眾每畝耕地純收入可在1500元左右。」佟慶笑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