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生態遊/鳥迷朝聖地 老外也瘋狂

欣新聞 發佈 2012-10-23T12:12:28+00:00

圖說:這裡成為了機關團體、學校、愛鳥人士、阿公阿嬤團的熱門景點,甚至是老外都帶著興奮的心情,遠道而來。(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專題報導在台南官田一片看來極為普通的農地,竟然是國內知名的賞鳥聖地之一?有「凌波仙子」美譽的水雉,曾經一度瀕危剩下不到50隻,就在林務局、民間團

圖說:這裡成為了機關團體、學校、愛鳥人士、阿公阿嬤團的熱門景點,甚至是老外都帶著興奮的心情,遠道而來。(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專題報導

在台南官田一片看來極為普通的農地,竟然是國內知名的賞鳥聖地之一?有「凌波仙子」美譽的水雉,曾經一度瀕危剩下不到50隻,就在林務局、民間團體等單位努力下,如今台南地區族群已推升至近500隻,它亮麗羽色、優雅姿態,吸引許多鳥迷、團體前來一睹倩影。


水雉曾廣泛分布於臺灣低海拔的溼地,但因農業生態環境的改變與埤塘開發,目前主要多分布於臺南八掌溪至曾文溪間,是農委會公告的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稱牠是「國寶」真的一點不也為過。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翁榮炫表示,在台灣的水雉,最早於1865年4月23日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在高雄所發現,迄今已有147年的歷史。


民國80年代,由於臺灣高速鐵路的規劃路線,正好穿越臺南官田的水雉棲地,經環評審查會議決議:「應完成15公頃水雉棲地租用事宜該路段始得動工」,因而由臺灣高鐵公司、高鐵局、臺南縣政府(現為臺南市政府),以及農委會出資租用臺糖公司15公頃土地成立「水雉復育區」。


農委會並且與臺灣溼地保護聯盟,以及鳥會等民間社團合作,辛苦營造出適合水雉棲息的環境,進行繁殖棲地復育,在民國96年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這塊設置在農田間,沒有門牌的鳥地方,還真的成了鳥迷的朝聖地。


林務局表示,經近年來針對園區埤塘環境的改善,與水生植栽配置調整,並且透過獎勵措施,鼓勵附近菱角田,轉做有機綠色保育農田,避免水雉誤食遭到毒害,這些年多來努力終於看到成果,園區內繁殖的水雉數量已經顯著提升。


去年參與綠色保育農產品契作的農友,僅有種植菱角7戶、3.37公頃,今年傻瓜變多了,參與綠色保育農產品合作的農民及菱角、水稻耕作面積已增加至18戶、9.11公頃(含2戶水稻農友)。


今年園區內自然繁殖孵化的雛鳥,已記錄342隻,長成的雛鳥則有254隻,繁殖成果寫下歷年新高的紀錄。臺南市政府也同意租用,並重新修繕台糖公司所屬的深水井,解決長期以來水雉園區於冬季期間,常面臨埤塘缺水的問題。


近年農委會林務局更提高經費補助額度,擴充園區教育設施,以強化園區的水雉與溼地生態教育功能,使其成為南臺灣的埤塘溼地環境教育中心。


這裡成為了機關團體、學校、愛鳥人士、阿公阿嬤團的熱門景點、地方的驕傲,甚至是老外都帶著興奮的心情,遠道而來,就是為了親近水雉迷人的身影,園區去年的解說服務,就多達18,518人次,也創下了歷年的新高紀錄,未來要建置和推廣更好的環境解說教育功能。


【延伸資訊】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官田隆田郵局第24號信箱
電話:06-5793911.06-5792153
網址:http://jacana.tw/

更多山野田園趣,吃喝玩樂好閑情的旅遊訊息,請參考【遊山玩水自然行】專題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88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174526&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