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明:念好「山」字經 走出致富路

視界網 發佈 2020-06-16T04:47:34+00:00

兩年時間裡,他通過發展山羊養殖和山藥種植,念好「山」字特色農業經,蹚出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天朗氣清,滿目蒼翠,老劉坐在地壩里盤算著:今年看長勢,山藥產量還要增加,收入要多一兩萬;

盤山公路七彎八拐,遠遠看去,山巔雲繚霧繞。

劉德明家就在白雲深處。初夏的太陽熱烈但不灼人,坐在家門前的地壩里,體弱多病的他還裹了件外套。

「現在日子好了喲。」老劉咧嘴笑道。兩年時間裡,他通過發展山羊養殖和山藥種植,念好「山」字特色農業經,蹚出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吃飯都要借錢」

北碚區金刀峽鎮七星洞村地處華鎣山支線山脈,平均海拔約1000米,是北碚區最偏遠、最貧窮的村落之一。

今年49歲的劉德明在這裡出生、長大。打從記事起,他的生活就只有一種狀態——窮。

十幾歲時,劉德明開始外出打工。雖然去過很多地方,找過很多活路,但由於文化程度低,又沒有一技之長,他一直靠四處打零工為生。

2013年左右,患上高血壓、風濕等慢性病的劉德明同妻子一合計,便結束了四處漂泊的生活,回到了老家。

房子是一間廢棄已久的土房。劉德明夫婦種了幾畝糧食和蔬菜,便是家庭全部的經濟來源。

面朝黃土,不見春暖花開。土裡刨食,日子依舊艱難。

「山溝溝裡面,一年到頭只有幾千元錢收入,有時候一個月吃藥就要花上千元。」劉德明說。

「沒有錢的時候怎麼辦?」記者問。

「借噻,跟親戚們借。最困難的時候連飯都吃不起,吃飯都要借錢。」劉德明微微喘息著。他的身體就像他們居住的那間土房,漏風漏雨,陳舊而破敗。

「幾隻山羊賺了一兩萬」

2017年,劉德明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基本醫療保障和住房安全保障政策。

「有了醫療保障,一個月看病吃藥只需要200元錢左右。」劉德明告訴記者,2018年,他家的土房也被納入農村危房改造。去年春節,夫婦倆搬進了乾淨整潔的新家。

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

隨著近年來北碚區金刀峽鎮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經濟,看到進山的遊客越來越多,山羊、土豬等生態農產品大受遊客歡迎,劉德明也萌生了發展養殖業的想法,但苦於沒有資金。

2018年,北碚區啟動精準扶貧小額信用貸款工作。這猶如一場「及時雨」,正好解決了他的煩心事。

劉德明給小羊抓虱子。(攝影:鄧公平)

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劉德明很快成功申請到5萬元扶貧小額信用貸款。有了資金,說干就干,搭羊舍、買羊羔,劉德明當年就養殖了30隻山羊。

在了解到劉德明正在發展養殖產業後,重慶蔓耕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自身的銷售渠道,幫助他銷售山羊,還免費發放小雞仔讓其餵養。

劉德明在餵養家禽。(攝影:鄧公平)

「去年賣了幾隻山羊,賺了一兩萬。」劉德明笑著說,「今年山羊已經有59隻了,另外還養了兩頭豬、幾十隻雞鴨鵝。」

山藥成了「金疙瘩」

家裡的經濟狀況逐漸有了起色,但劉德明並未滿足,幾畝山地一直是他的「心頭之患」:山地土質不夠肥沃,種植玉米等作物產量不高,收入也不多。

有沒有產量高、收入多的作物可以種植呢?2019年,在幫盛果蔬股份合作社的幫助下,劉德明發展起了雙胞山藥種植業。

據了解,雙胞山藥是北碚區金刀峽鎮聯合北碚區林業局開發的扶貧產業項目,採取「企業+農戶」的模式,由幫盛果蔬股份合作社提供山藥種子和化肥給農戶種植,農戶種出山藥後再由合作社保價回購。

劉德明在山藥地里除草。(攝影:鄧公平)

老劉去年種了約兩畝地的山藥,每畝產量四五千斤,山藥的總收入有好幾萬元,一下子就甩掉了貧困帽。

北碚區金刀峽鎮七星洞村村委會主任徐澤毅介紹,今年,幫盛果蔬股份合作社還將在該村開辦山藥加工廠,通過加工山藥食品,提高山藥附加值。農戶們的山藥銷售渠道和價格將進一步得到保障。

北碚區金刀峽鎮七星洞村工作人員(圖左)到劉德明家走訪。(攝影:鄧公平)

天朗氣清,滿目蒼翠,老劉坐在地壩里盤算著:今年看長勢,山藥產量還要增加,收入要多一兩萬;山羊要多賣幾隻,賺個三四萬;雞鴨鵝太多了,長大了都要賣;兩頭豬最多賣一頭,起碼要留一頭殺年豬……

(作者: 鄧公平 刁翌陽)

(作者單位: 北碚區融媒體中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