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90後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上班了?

清風看奇聞 發佈 2020-06-16T09:15:42+00:00

都有那麼30幾天不想上班。「當有一天,上班成為一件讓你每天早上醒來都感到無比痛苦的事情時,你就該考慮換份工作了。

步入職場的90後

每個月

都有那麼30幾天不想上班

從勤勞的蟻族

變成慵懶的蹲族

也可能

這是網際網路的「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當有一天,上班成為一件讓你每天早上醒來都感到無比痛苦的事情時,你就該考慮換份工作了。」

不知從何時起,在60-7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讓人無比嚮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來越被80-90年代出身的年輕人感到厭倦。

「每個月總有那麼30幾天不想上班。」

「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會出賣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

「上班就是在浪費時間與青春。」

諸如此類的言論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社交網絡與生活中,於是「上班」聽上去像極了一個很喪的詞。

據國內某求職網站發布的《2017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顯示:

近三年應屆畢業生的離職率正在持續飆升,其中2016年高達26.5%.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上班了?」 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背後一定有其錯綜複雜的原因。

作為一個已經上了3年多班的90後,我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所以前段時間,我看了很多關於「不上班」的文章,也和身邊那些已經不上班的朋友們聊了聊,收穫頗豐。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想上班?」,以及「不上班的話,可以做些什麼?」

Part

1

「上班和工作 完全是兩回事」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觀點:「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大部分人說自己「不想上班」,其實並非「不想工作」。

這個觀點我是在看談話節目《圓桌派》2016年12月的一期「呆著:不想工作怎麼破?」時,被陳丹青點醒的。

「上班」是一種個人與公司之間的「商業交易行為」,公司付費購買你的勞動時間,你就必須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在規定時間到規定地點去做規定的事情。

而「工作」則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或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之一。

簡而言之:上班是為別人做事,而工作是為自己。

在《鏘鏘三人行》的百度貼吧里,某位網友對「上班」和「工作」的定義,我覺得形容得非常貼切。

【上班】= 帶有一種勉強的、不情願的、被動的、單純為了不被帶上恥辱的「無業者」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的、又沒有什麼特殊才能的青年人、中年人所做的事情。

「混日子」是上班族的普遍心態,因為收入不高,但又不能沒有這份收入,所以「焦慮症」患者的比例也相對高一些,這在狼多肉少與攀比心較重的國家裡最為明顯。

當然,也有一些人因慣性使然(上著上著就習慣了),他們對生活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混日子」對他們而然就是最好的日子。

【工作】= 帶有一種積極的、並不單純為了不被別人歧視為無業者的、有奮鬥目標並能結合自身能力的、想要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並能樂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

所以千萬不要混淆了「上班」和「工作」的概念。那些整天嚷嚷著不想上班的人,可能只是不想上班,而非不想工作。

工作有很強的驅動力,陳丹青說,他也不喜歡上班,卻可以像蟲子一樣醒來就工作,一直到深夜。

那麼界定清楚了「上班」的真正含義,我們就來看看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想上班。

Part

2

「網際網路的發達 讓我們看清了彼此的生活」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人並非生來就討厭上班。否則為什麼職業倦怠症一般都出現在那些已經工作了幾年的人身上,而不是在應屆畢業生身上。

相反,剛剛離開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反而對上班的積極性最高,因為新鮮好奇、沒有經驗。在對上班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和體會之前,我們往往會把「上班」和「工作」混淆一體,想從上班中獲取工作才能帶來的快感。

但結果往往是工作越久越發現:上班的本質其實還是為了賺錢謀生。

幸運的話,它也許還能給你帶來金錢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話,你就單純是在做一筆拿時間換金錢的交易,所以才會有人抱怨「上班就是在浪費青春」。

但是生活在一個物質社會,一個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犧牲點什麼去換取金錢。而犧牲時間,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天然擁有,且成本最低的買賣。

所以上班賺錢,成了這個社會約定俗成的一件事情,它背後所折射的含義是:你要生存,就得上班。

所以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沒那麼順心,或正在做著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也只能忍氣吞聲,日子久了,倦怠感自然而來。

上班所帶來的倦怠,相信每一代人都感同身受。但為什麼我們的父輩母輩那一代,就從來沒聽說過誰誰誰不想上班,就乾脆辭職了呢?

《圓桌派》里的觀點很有意思:這與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有關。

在通訊和網際網路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相對貧乏簡單,那時他們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都在自己所在的圈子裡,並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但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大到世界,小到身邊,你可以看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誰誰誰出國讀書了,誰誰誰創業了,誰誰誰一邊環遊世界一邊賺錢了...

再加上各類媒體、廣告、網際網路產品每天都在變著花樣供應各種生活方式:

  • 精英就該喝某品牌的咖啡,戴某品牌的表;
  • 中產標配就是一房一車,一年兩次國外旅遊;
  • 月薪兩萬的女孩每天一顆牛油果;
  • 不油膩的中年男人周末都在健身房揮汗如雨...

一方面,不同階層的人毫無保留地看到了彼此的生活狀態;另一方面,社會也越來越鼓吹同一種價值觀和成功標準。漸漸地,所有人都被擠到了同一個地方,向著同一個方向奮鬥。

然而可悲的卻是,東方是一個等級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心又極其重。

於是那些無法突破現狀的人,只能一邊羨慕著別人的生活,想要努力改善自己,一邊又缺乏奮鬥的鬥志與能力,於是挫敗不斷,最後只能淪為社會的邊緣人,一日日重複上著沒有希望的班,不認命地活著。

Part

3

「看似選擇很多的年輕人 其實別無選擇」

雖說現在年輕人不工作可以做的事情比過去更多了,但如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生存壓力也比過去大多了。

特別對於那些家境一般又不顧父母反對,義無反顧離開家鄉去大城市工作的青年來說,衣食住行的生存壓力與日益膨脹的物質慾望,都讓他們在許多個「不想上班」的時刻猶豫不決。

既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也沒有承擔風險的經濟實力,看似選擇更多的年輕人實則根本沒有選擇。於是只好一邊抱怨著「不想上班」,一邊繼續埋頭幹活。

所以「不想上班」對當代青年來說,其實是一句十分沮喪而又無能為力的話,它背後隱含的是除了上班別無選擇的無奈。

如果以上描述的人群是「不想上班」群體中的大多數,那麼真正做出辭職決定,不再上班的年輕人,可以說是這群人中「真的勇士」了。

Part

4

不上班 可以做什麼?

消極選擇:混吃等死家裡蹲

在不上班的人群中,有這麼兩類對比鮮明的狀態:混吃等死、得過且過的消極狀態;和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積極狀態。

消極狀態的常見表現有:回家啃老、家裡蹲、變賣已有資產坐吃山空(這種現象多見於家庭條件富足者)等。

在「啃老族」已不是什麼新鮮概念的今天,「蹲族」這個新概念又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蹲族」,顧名思義,即不上班、整天蹲在家裡無所事事的無業青年,多存在於北上廣深等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前陣子真實故事計劃發了一篇文章專門分析北上廣深獨有的「蹲族」現象。文章是這樣描述他們的:

「這群人高學歷、無業、既不熱血也不奮鬥,他們在一線城市裡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來,終日無所事事。」

「蹲族」這一時代的產物,充分驗證了那句「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

我有時就想,我們這個時代是不是過於鼓吹「努力」了,以至於每個人都像上緊了發條般,好像不努力的人生就不值得一過一樣。

明明有些人就是天性懶散、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卻被這個社會的價值觀逼得不得不上進,拚命去尋找值得自己奮鬥一生的目標。

《圓桌派》里,竇文濤講了一個辭去教師工作後回到家鄉「蹲著」的年輕人,連餓了吃東西、渴了喝水的慾望都沒有,整日在家蹲著不出門,最後很長一段時間沒見他之後,村裡人發現他餓死了。

這應該是「蹲族」的極端了。

陳丹青說:

有些人天生就對這個世界不感興趣,卻無法選擇地被生了下來。他們看了看這個世界,發現沒什麼可活的,於是選擇了離開。

一想到在這個摩肩接踵的世界上有一群人正這樣格格不入地活著,就覺得悲哀。

轉過頭來看現實社會,無數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哪種生活的年輕人,和奮鬥的大多數一起湧向了北上廣,卻發現那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好像也不是自己的家鄉。

可是來路已不能退,於是只好在北上廣做一個「蹲族」,但蹲久了也有坐吃山空、蹲不下去的一天,最後還是得出去重新找工作、重蹈覆轍。

而對於那些出身在大城市,或者家庭富裕到即使不工作也可以衣食無憂的人來說,不上班也可以靠已有資產舒舒服服地活著,再不濟在北上廣賣套房,也可以支撐個好幾年。

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存在。以前她一直好奇為什麼他們整天不上班也有錢花,有一天實在憋不住開口詢問原因後才知道:

原來他們沒錢花了就賣套房,賣個幾百萬又可以過個好幾年。

「但是長期這樣也不是個辦法,總得有個生錢的源頭吧。」朋友說。

這種坐吃山空的不上班,其實也算比較消極的狀態了。

Part

5

積極選擇:自己給自己打工

積極的不上班的狀態就比較複雜了,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從「為別人打工」,轉變成了「為自己打工」。我梳理了一下認識的人中所有不上班人群的選擇,基本可以分為這麼幾類:

1. 創業

這類人中男生居多,他們大多目標性強,不喜歡被條條框框約束,不一定性格外向、有領導力,但大多不受約束、渴望財務自由。

創業比較適合那些有一定人脈資源和獨立想法,並且抗壓能力較強、接受充實忙碌狀態的人。至少我身邊創業的人中,沒有過得輕鬆的。

2. 開店做生意

我身邊開店做生意的朋友中女生居多,她們開的店也多在餐飲行業,並且她們都有一個同樣做實業的男友或老公,兩人一起打理店鋪或擴大生意門類。

可能很多人好奇開店的起步資金有多少?在這個網際網路盛行、傳統行業叫衰的年代,開店到底能不能賺到錢?

我了解下來,開店對於不上班的人群來說卻確實風險較大,起步資金至少20-30萬,這是在一家二線城市開一家小型咖啡廳的投入。至於店鋪能否賺錢就和諸多因素有關:前期投入、店鋪定位、經營管理、品牌營銷等等。

身邊朋友開的店鋪中,有開了幾個月就開始盈利的,有人氣火爆算好了1年內回本的,也有每個季度虧損100萬的。基本規律是:前期投入越高,回本越慢。

所以開店對一個人的資金積累要求較高,如果完全拿自己的錢去開店的話,風險還是挺高的。

3. 自由職業

我身邊做自由職業的就五花八門了:有自媒體人、自由撰稿人、旅遊達人、自由貿易者、沙畫師、飾品手藝人、攝影師、糕點師等等。

自由職業也是一種職業,它更多依賴於一個人的某項特殊技能,基本上那些能靠自由職業生活的人,在自己的專屬領域都有一定人脈資源且極其自律。但混得好不好,就是一個仁者見仁的問題了。

4. 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也是新時代的產物。

斜槓青年,即同時做著好幾件事的年輕人。時代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網際網路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更加便捷,遠程辦公和線上工作的便利性使一個人擁有了同時做好幾件事的可能性。

身邊那個白天看上去默默無聞的同事,也許下班以後會在家繼續搗鼓一些別的酷炫事情。快節奏的生活和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越來越不安於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我認識的人里,

有一邊上班一邊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的;

有自由攝影師同時開著一家手作淘寶店的;

也有一邊開著咖啡廳一邊運營著自己的廣告工作室的;

我自己也是一邊上著班一邊運營著公眾號、拍著照片。

一個人的精力總歸有限,但之所以能堅持下來,一方面是因為時代變化太快,誰也不知道自己現在所從事的職業,哪天就成了夕陽行業,或受政策影響、面臨淘汰。

另一方面,也確實是興趣廣泛且好奇心旺盛,在現有工作無法滿足自己興趣的前提下,總想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彌補工作以外的空白。

心理學自媒體Knowyourself寫過一篇與「斜槓一代」有關的文章,試圖分析斜槓背後的原因,文章里得出的結論是:

在斜槓風潮背後,反映的是趨於疲軟的全球經濟形勢,和年輕人越來越強烈的不安全感。

選擇斜槓,是因為許多人不再相信社會的穩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長期勤懇的努力便能獲得成功和階級的躍升。

這個觀點我深以為然。想要單純依靠朝九晚五的工作實現突破式地財富增長太困難了,拿現在最熱門、薪資最高的程式設計師來說,勤勤懇懇、不分晝夜,冒著提前禿頂和猝死的風險賣力工作十來年,可能也不過年薪百萬,這還是混得比較好的那一撥人。

可一百萬可以在北上廣做什麼呢?不夠市區一套房的首付。

「這個時代讓人心碎之處在於,它讓個體為實現自我奮鬥,但奮鬥卻不必然實現自我。」

但我以為,在時代風潮變化之前,多學種姿勢自我防禦,總歸是不會錯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