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長城:形同虛設的古代朝鮮北方國境壁壘

冷炮歷史 發佈 2020-07-09T16:21:59+00:00

公元10世紀,契丹在東北亞地區的突然崛起,對幾乎所有的周邊人群都造成巨大威脅。其中就包括了統治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


公元10世紀,契丹在東北亞地區的突然崛起,對幾乎所有的周邊人群都造成巨大威脅。其中就包括了統治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尤其是在遼國攻滅渤海之後,其領土直接和高麗接壤,成為半島霸主身邊的巨大隱患。同時也逼迫他們想辦法保存自身實力,構建出非常有名的千里長城防線。


早先的高麗王朝 也意圖與遼國爭奪地盤


此前,高麗王朝也期望以進攻姿態撮取鴨綠江以東的數百里土地。但在同遼國爆發了三次大規模衝突後,這樣的戰略規劃已顯得既不現實。雖然他們能在1010年的第二次戰爭與1014年的第三次戰爭中獲勝,但自身也遭到了嚴重傷亡。王國北部的數百里土地也遭戰火波及,許多城鄉瞬間化為荒蕪。這才讓高麗王朝放棄先前的進取姿態,轉而以長城拱衛自己的土地既得利益。


千里長城的覆蓋範圍圖


當時半島流行以「高麗里」為距離單位,每1個高麗里就相當於今天的0.375公里。所以,高麗王朝的長城號稱千里,但真實長度約在370多公里左右。這條防線始建於高麗德宗在位的1033年,最初不過是半島軍隊為奪回鴨綠江東的保州城,才臨時決定修築的邊境石壁城壘。隨著後續工程的不斷推進,高麗長城很快被衍生到西起鴨綠江入海口,同時又連接北部的威遠、靜海、興化、寧德等13座邊城,直到半島東海岸為止。大部分石牆的段落寬25尺,並擁有相同單位的高度,總計17處城門關卡。負責防禦這些地方的守軍,平時駐紮在沿線城鎮,並定期沿著城牆展開巡邏。戰時則依託城牆節節抵抗,堅持到大規模援軍抵達。


保存至今的千里長城段落遺址


從很多方面來看,這座高麗長城的防禦模式都和中原帝國的同款類似。城牆本身絕非無懈可擊,但卻能有效阻擋小股遼國邊軍的滲透和掠邊行動。同時也有一定的遮蔽效果,讓高麗方面的軍事部署不易為契丹人所輕易窺探。缺點自然是需要安排大量人手駐紮,否則就不能覆蓋整條防線的大部分區域。倘若遼國真的糾集大規模野戰軍入侵,那麼以線式防禦為主的長城也很容易被重點擊破。


千里長城一度被高麗視為國家安全希望


何況隨時間發展,駐防當地的部隊難免會有懈怠情緒,進一步惡化千里長城的防禦效果。例如在1104年,剛剛興起的女真就曾攻破千里長城,大掠半島北部。即便是在金國衰落後的1216年,還有企圖復國的東遼越過長城進行攻掠。緊隨其後的蒙古帝國軍隊,更是多次以強悍的鐵騎軍團入侵半島。高麗邊境的長城則顯得形同虛設,以至於國王都不得不坐船逃往海上避難。


千里長城並不能阻擋女真等北方強敵南下


1392年,大將李成桂發動趙匡胤式政變,建立了取代高麗的李氏朝鮮。此時的半島局勢已經同過去大不一樣。前代君主們的長期親蒙古政策,讓王國北部的長城不再必要。同時,整個東北亞局勢也因元朝、紅巾軍和朱元璋的反覆拉鋸而異常紊亂。軍頭出生的李成桂,本人又對擴張地盤很有興趣。於是趁著蒙古統治崩潰,不斷出兵向北進行侵蝕。這就難免與志在接收前朝遺產的大明發生蹙唔。擱在雙方之間的女真部族,就成為大家都要公關或打擊的對象。


推翻高麗王朝的李成桂


等到明朝在中期出現軍事體系早衰,就將包括建州女真在內的部族都遷往內地防禦蒙古。李朝則乘機挺進圖們江流域,在當年的千里長城之外又修築了另一段小規模長城。後人也往往將其形象的稱呼為「李氏朝鮮長城」。


規模更小的李氏朝鮮長城


半島宮廷的內部則將新防線稱為「沿江長牆」,也就是依託圖門江為天塹,輔以人工修築的邊境作為屏障。通過這段嶄新的長城,李朝軍隊可以將設置在圖們江下游的6座軍事要塞都連為一體。既可以穩固新掌握的土地,也能將原有的千里長城和新築長城連接到一起。為此,王國除了向這些地方大量添撥守軍,還儘量鼓勵民間拓殖,將大批犯人、賤民和奴婢遷到當地。這些身份低微的臣民,也就被迫占領地區附近的女真比鄰而居。


李朝長城同樣被視為半島王權的外部支柱


當然,新築的圖們江長城規模是遠不如鴨綠江南側的千里長城,全長只有約137公里。但結構和材質卻與前代作品基本類似,都採用石牆作為主體,上面增設鹿角、拒馬、柵欄等防禦用具。由於李氏朝鮮的經濟困難,圖門江長城的高度和厚度都有所退化。此外,局限於圖們江下游地區的地形問題,許多防禦工事也未能被拼接為完整防線。等到守軍因各種內部問題而無法有效作戰,這些防禦措施的具體效能就被進一步打了折扣。

衝破李朝長城的後金騎兵


17世紀初,皇太極率領的後金軍隊南下,輕鬆越過了以上兩座長城防線。整個李朝軍隊都是一觸即潰,毫無抵禦能力,完全喪失了當年高麗軍隊的風采。不過,千里長城本身還是有很多部分被繼續保留下來。在之後的歷史進程中,淪為風雲變幻的無聲見證者。如今也依然是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國寶級文物,向每位到訪遊客展示著千餘年之前的高麗王朝風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