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戰時期膠東的「黃金保衛戰」

團結報黨派e家 發佈 2020-07-09T16:42:13+00:00

膠東招遠歷來享有「金城天府」的美譽,分布著兩千多條可供開採的金礦脈和一千多個古老的礦洞,尤其是玲瓏金礦,享有「華北第一大金礦」和「亞洲金礦之冠」的盛名,所以中共膠東特委和英雄的招遠兒女承擔了這一歷史使命,與侵占招遠城的日軍展開了一場黃金保衛戰。

  抗日戰爭時期,為解決所需經費問題,中共中央提出要重點籌措「硬通貨」——黃金和外匯。膠東招遠歷來享有「金城天府」的美譽,分布著兩千多條可供開採的金礦脈和一千多個古老的礦洞,尤其是玲瓏金礦,享有「華北第一大金礦」和「亞洲金礦之冠」的盛名,所以中共膠東特委和英雄的招遠兒女承擔了這一歷史使命,與侵占招遠城的日軍展開了一場黃金保衛戰。膠東直接或間接向黨中央秘密運送13萬餘兩黃金,為支援抗日戰爭做出重要貢獻。山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清晰描繪了這場「掠奪—反掠奪—完整回歸」的歷史脈絡。

  日寇大肆掠奪黃金

  日軍對招遠垂涎已久。1939年2月侵占了玲瓏金礦,叫囂「寧失招遠城,勿失玲瓏礦」。在1940年發行的《煙臺大觀》中有一段關於玲瓏金礦的記載:「關於招遠金礦之重要性,勿(毋)庸贅言,因其為東洋第一之優良礦,早知有開發之必要……經於大正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日軍進城,著手復興,始獲鬼怒川興業株式會社與三菱礦業株式會社共同努力之下,投資五百萬,積極努力復興。工業發電,採礦等施設無刻不在著手中,復定於大正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六七月間,正式開始採礦……其產額當亦一躍增巨,產金報國之實效當可期待。」這是日軍掠奪黃金的「自白」與「鐵證」。

  日寇為實現所謂的「產金報國之實效」,在玲瓏金礦屯駐了1個武器精良的日軍中隊7個偽軍中隊,在山頂上設碉堡,在半山腰圍上鐵蒺藜和電網,在金礦周圍設立了偽軍據點,把玲瓏金礦變成了集中營。

  日寇在金礦區實施法西斯統治,實行「以華治華」政策,在礦區周圍農村,搜羅社會渣滓,實行保甲制,建立偽政權。抽丁派夫,徵稅征糧。每天從農村征抽壯丁千餘人,為其修工事,築道路,打礦洞,蓋廠房。礦工們在刺刀和皮鞭的威脅下,在摻雜著像霧一樣粉塵的巷道里赤腳作業,稍不如意就會被殺害。

  山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玲瓏礦歷史》提道:「工人的生活非常苦,女工常受到廠方的肉體侮辱……蠶莊的鬼子把老百姓的礦砂搶去成立組合(內設管理長檢查等七人)從事打金推磨等生產。那裡的工人完全向各村要的,幹活很苦,得不到工錢。」

  日寇單從玲瓏礦掠奪了多少黃金說法不一。山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追索玲瓏金礦被日本掠去礦石損失的咨》,涉及招遠縣玲瓏公司曲運鴻呈請追索該礦前被日人掠去礦石所熔煉之凈金以償損失等情況,文中提道:「當二十五年(1936年)擴充資本以前,在玲瓏山硐處貯存含金十萬分之五之礦石二十萬噸,於是均被日寇鬼怒川興業株式會社與三菱礦業株式會社合資組成之山東礦業開發組合,由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1939-1945)六年之間,將此項礦石在礦廠作水洗選煉後運至日本三菱株式會社熔煉廠,提煉凈金十六萬兩,存入日本正金銀行。」此份《咨》於1948年7月由國民政府工商部部長陳啟天批轉給山東省建設廳查案核辦,提出賠償黃金16萬兩可作掠奪依據之一。

  膠東兒女千方百計虎口奪金

  1938年,中共膠東特委開創了蓬黃掖抗日根據地。特委機關和部隊移住玲瓏山北麓一帶,後通過相繼建立的採金委員會、工會、玲瓏採金局、玲瓏武工隊、敵工站等組織,組織金礦工人開展反掠奪的任務。

  山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玲瓏礦區工人工作與礦業發展情況》提道:「當時工運工作的範圍:因那時玲瓏金礦在敵人手中占據,而我們的工運工作是在靈山礦區周圍,同時因蠶莊礦區的礦洞集中一些,而我們的工運工作特別著重於蠶莊村周圍幾個村子,當時工人的情緒是最活躍的時期……礦洞的數目:大小礦洞有130個,大小工房子100家,每家用工人的數目最多的有男女工人1500餘人,最少的60、70人。在這些礦洞及工房子以外,還有一些農民試采小線的……工會與礦務局同敵人展開爭奪工人及礦商的鬥爭,在這時東西(玲瓏、靈山)礦區合併成立了總工會,下設四個分會。對敵的鬥爭方式:1、開闢與試采蠶莊周圍十里以外的小礦洞小金線,安置失業的工人。2、制止不是會員的工人到敵人那裡做工。一方面派參加工會的工人到敵人那裡進行破壞怠工(有的一個炮眼放三天,有的只打毛不打金線,有的破壞洞子,女工推磨往磨里放油、放肥皂,使敵人得不著金),因工人的破壞,洞內金線的變化,使敵人就放棄了開採。當時工會與礦務局的工作是逐步向里推進(在這時工作也達到敵人的腳跟),我們配合政府消除了兩個罪大惡極的礦商。」《玲瓏礦歷史》也提道:「工人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消極怠工便是有計劃的破壞生產。如鬼子在張家岑作洞子,工人偏不給他往正線上打,使他不得不放下此洞子的開採。」

  膠東抗日主力部隊不斷襲擾日軍的黃金物資運輸線。在黨組織和礦工不斷提供情報的配合下,膠東抗日主力部隊先後在日軍運輸線沿線的沙埠村、小李家、張華山頭、槐樹莊、黃山館等地,多次伏擊玲瓏金礦的運輸車隊,繳獲了大批物資。

  黨的地下組織和敵工站、武工隊等也各顯其能。從1939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共瓦解敵軍180餘人,偽軍投誠者158人。當年在玲瓏金礦任選礦課長的日本人山本市朗回憶說:「到了1944年下半年和1945年上半年,玲瓏礦區內外幾乎成了八路的天下,連我的助手好朋友姜選也是八路(地下黨員)……在礦內只要一集合隊伍,工人中的八路就出去送信,所以日軍每次出去掃蕩,總是遭伏擊。」

  膠東軍民歷盡艱辛從虎口奪下來的黃金,除小部分自用外,都集中到中共膠東特委(區委)駐地或指定位置,由中共膠東特委(區委)和我黨的部隊組成的一批批運金小分隊,採取集中與分散結合,分段接力賽的方法上交山東分局轉送或直送黨中央。送金的路線也是儘量取道抗日根據地。據時在膠東區行政公署秘書處工作的王文正回憶,在1939-1943年間,運金主要是經「渤海走廊」。即從中共在膠東的平(度)、招(遠)、萊(陽)、掖(縣)邊區根據地出發,經膠萊河、昌邑、濰縣北部沿海地區、清河區壽光等縣,南穿膠濟鐵路進入魯中區、沂蒙山區、山東分局駐地。自1944年秋後,由於膠東和濱海地區的交通線已經打通,送金路線由「渤海走廊」改為「濱海通道」。即從膠縣、高密穿過鐵路,經濱海區諸城等縣直達山東分局所在地。

  金礦完整回歸

  1944年12月,中共膠東區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城市工作的指示精神,為加強對敵鬥爭,成立了中共玲瓏金礦工作委員會(簡稱玲瓏工委),將中共招遠縣十區區委、工會、採金局、武工隊、敵工站等劃歸玲瓏工委領導。在日本投降前夕,玲瓏工委積極組織礦工嚴密監視日偽軍的活動,開展護礦行動。敵工站利用各種關係策動台上村據點偽軍副連長劉子欣反正。1945年8月16日夜,在玲瓏解放前夕劉子欣投誠,拔掉了台上據點,為解放玲瓏打開了大門。到抗戰勝利,駐玲瓏金礦4個偽軍中隊中有三個偽軍中隊長,三四十個班排長和敵工站建立了關係,表示爭取立功贖罪。

  1945年8月21日,周恩來通過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向全世界宣布:「華北第一大金礦——玲瓏金礦解放!」1945年8月23日第881期《大眾日報》刊發頭條新聞:《我第三路前線大軍占領華北第一大金礦》。

  至此,日軍撤出玲瓏金礦,華北第一大金礦完整回歸。玲瓏金礦及附近礦區也迅速恢復生產,繼續支援全國的解放事業。

  (作者:陳曉,單位:山東省檔案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