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戰役成納粹德國轉折點,閃電戰飛不起來,石油才是原罪

彼岸花碎片 發佈 2020-07-09T17:02:20+00:00

史達林格勒戰役成納粹德國轉折點,閃電戰飛不起來,石油才是原罪不斷勝利又如何,面對蘇聯的灰色大軍,再多的勝利也不夠,再多的俘虜也不夠,蘇聯人口是德國的幾乎兩倍就決定了德國不可能在消耗戰中擊敗蘇聯。而德國的戰鬥,存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戰鬥持續性不足。

史達林格勒戰役成納粹德國轉折點,閃電戰飛不起來,石油才是原罪

不斷勝利又如何,面對蘇聯的灰色大軍,再多的勝利也不夠,再多的俘虜也不夠,蘇聯人口是德國的幾乎兩倍就決定了德國不可能在消耗戰中擊敗蘇聯。

而德國的戰鬥,存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戰鬥持續性不足。

(德國 一直處於石油危機)

這倒不是說德國的工業生產力不夠,而是石油問題。

其實一直以來,德國失敗的根源從不是其他而是石油不足。

德國在戰爭之初最大的助推力就是羅馬尼亞的油田。

他的產量決定了德國閃電戰的騰飛,可是隨著羅馬尼亞油田的產能有限,還有德國戰爭機器的不斷擴大,閃電戰的優勢在石油缺乏的現狀下成了偽命題。

史達林格勒戰役的重要性就在於石油資源的爭奪。

(史達林格勒戰略位置重要)

史達林格勒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他位於伏爾加河流域,是蘇聯最重要的運輸樞紐城市,巴庫的油田,後方的糧食還有無數的補給品都是經過史達林格勒運輸到前方,沒有了史達林格勒,蘇聯的戰爭將失去戰爭潛力。

有鑒於此,才有決定性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發生。

可是,這樣的陽謀,是個人都看的出來,更何況是史達林,於是死守史達林格勒就成了蘇聯必然的選擇。

而德國則在之前犯下了錯誤,那就是為了政治目的強攻莫斯科。最後在莫斯科城下損兵折將不說,還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資源,讓本就不多的後方儲備捉襟見肘。

為了準備史達林格勒戰役,在蘇聯境內忍受冬天大半年,才在石油補給差不多足夠之後發動了史達林格勒戰役。

可是補給的所謂足夠那等待的時間也給了蘇聯準備時間。

(閃電戰無效)

當閃擊戰變成了陣地戰,德國的失敗就在所難免了。

蘇聯的戰略縱深和那變態的天氣,讓無數人望而生畏,希特勒也在蘇聯經歷了和拿破崙一樣的困境。

納粹德國在匯集了近百萬人的大軍不斷輪流衝擊史達林格勒,最後卻在準備充分的蘇聯人面前敗下陣來,留下80多萬人傷亡的數字之後,慘敗而歸,就連著名的弗里德里希·保盧斯元帥也投降了。

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無疑對希特勒是當頭棒喝,讓他痛徹心扉。

德國士兵可不是蘇聯的灰色大軍可比,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特別是其中擔任主攻任務的第六集團軍,幾乎是德軍最精華的部隊,他們有最優秀的軍官,最優秀的戰士,最後卻成建制的投降。

這損失無可估量!

巴巴羅薩計劃時候意氣風發出擊蘇聯的德國500萬大軍(百萬為僕從軍),兵分三路在進入蘇聯戰鬥近兩年後,其實已損失近百萬人,再加上史達林格勒戰役損失的84萬人,德國大軍三去其二,而新招募的軍隊也沒有之前的精銳,這就讓德國大軍變得虛有其表起來。

(500萬大軍進入蘇聯)

而且戰役目的沒有達到,也讓德軍的戰略資源危機越演越烈,戰略資源缺乏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後續裝備也好,石油資源也好,補給不足。

補給不足帶來的就是閃電戰成了偽命題,沒有了突擊能力的德軍,和蘇聯越老越多的大軍比起來,節節敗退就成了常態。

況且,蘇聯大軍還有一個德軍沒有的優勢,那就是來自美國那源源不斷的援助,這都是蘇軍戰鬥力劇增的要素。

一個500萬精銳三去其二,戰略資源時刻處於短缺狀態。

一個雖然犧牲眾多,可是國內人力資源充足,還有大規模外援。

此消彼長之下,戰略態勢的轉變不可避免,最後德國的頹勢越發明顯,也就成了必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