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韓信之死,與中國古代君權的關係

小晶悅讀館 發佈 2020-07-09T17:52:35+00:00

說到底,在中國歷史上,君與臣一直存在衝突,從根本上來說,皇權壓制臣權而一統天下,是中國古代君權的實質。

文/張小晶

古人云:「功高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韓信是被劉邦先後拜為大將,受封齊王,功業可謂如日中天,光耀四宇,但這真是劉邦真心所為嗎?暗奪兵權、削王號,貶謫為侯,遭受劉邦猜忌。

這是為什麼?說到底,在中國歷史上,君與臣一直存在衝突,從根本上來說,皇權壓制臣權而一統天下,是中國古代君權的實質。更可怕的是幾千年,臣逐漸習慣於被君「軟禁」,君與臣的關係便開始演化為主與仆的關係。

『01』功高震主

「功高震主」自古在中國就是一種忌諱,功高從側面反映了一個臣子的卓越才能,他的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本是「人盡其能」的一種表現。然而震主就成為一種潛在的罪過,一種越戩,因為這嚴重威脅到君主的權威。

倘若一個君主繼續將這一點無限放大,他可能會整天會杞人憂天了,又談何高枕無憂,把威脅無限放大的同時,他們也就將自己的眼界局限在君主制的框架里。

另一方面,作為臣子,雖然對君權有過反抗,比如陳勝吳廣起義等,在內部、外部等無數次的反抗中,終難逃脫皇權的禁錮。

即使陳勝吳廣起義成功,但草寇王對待民眾同樣會變本加厲,即使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唐太宗、康熙帝等也難逃君權的框架,它是中國古代的政治中的總綱領,一直延續著,既鞏固著君主的統治,同時也禁錮著君臣的思想。

最終,君權無限擴張了,掌握天下生靈的生殺予奪之權,而臣子面對殘酷的殺戮、無盡的精神折磨,選擇做君主忠實的「家奴」,這樣在表面上至少達到了一種和諧。

◎漂母飯信

『02』成敗在一人,生死兩夫人,堅忍於一人

在古代忠臣的標準恐怕是無時無刻忠於皇權,為皇權服務,尤其是熟讀百書,接受過諸多禮儀教授的名門之後更是如此,從小耳濡目染的「忠義」成為他們的一種神聖原則。

韓信本是韓氏貴族之後,父親死後,家道開始衰落。據《史書》記載,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家境貧寒,沒有好的德行,沒能被推選去做官,又不會做買賣謀生,經常投靠人家混飯吃,人們大都厭惡他。

可以說韓信的青少年時期是在市井生活中度過的,正是在這種底層中長大,讓韓信能夠對民眾的疾苦感同身受,但同時也為他日後性格中的缺陷埋下了伏筆。

◎韓信一飯千金

「成敗在一人,生死兩夫人」,許多人這樣評價韓信的一生,但在他的生命中,我以為除了漂母、呂后、蕭何之外,還應有屠戶。

漂母數十天給飢餓中的韓信飯吃,挽救了他的生命,他感激地說:「我一定會報答您老人家。」老大娘生氣地說:「男子漢居然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的,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嘛!」

無論如何,韓信多年後踐行了自己的諾言,李白詩讚曰:「千金答漂母,萬古共嗟稱!」由此可見,韓信身上具有知恩圖報的美德。

同樣作為底層社會的惡霸屠戶,在大庭廣眾之下對他的侮辱激勵了他,讓他的性格更加堅忍、頑強。大丈夫志在四方,胯下之辱後來成為世人勉勵自己的經典故事。

事物常常呈現它的兩面性,一方面胯下之辱練就了他堅忍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讓他在年輕時臭名昭著,遠近人都相信遭受人格侮辱後連拔刀的勇氣都沒有的韓信,日後怎能成就大業?當時,項羽沒有予他重任的直接原因就源於此,而劉邦起初也不看好韓信,這才演繹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一幕。

蕭何多次與韓信交談,覺得他異於常人,便多次向漢王劉邦舉薦韓信,但沒有得到漢王重用,於是與思念東歸故鄉的將士一樣逃跑了。

◎月下追韓信

蕭何為了留住韓信這樣的人才,沒有向漢王稟告就徑直去追韓信,馬不停蹄才於月下追到韓信,並用誠言懇語和漢王拜其為大將的諾言留下了他。後來成為一段歷史美談,也成為慧眼識英雄的代表。

但從歷史角度來分析,拜韓信為大將是劉邦在特定條件下授予他的。當時劉邦被西楚霸王封於偏僻的漢中一帶,與東山再起,必須有一個得力的軍事家來輔佐他成就霸業,無疑韓信是當時的最佳人選。

◎韓信與劉邦

至於呂后後來對韓信的迫害,這早已是既定的事實,只是韓信一直保持著鄉間的純樸、善良、知恩圖報等美德,他也同樣相信別人不會以怨報德,他忠於漢王,忠於整個漢王朝。

呂后使用女人獨有的外交手段曾拉攏過他,讓他服務於呂家,韓信本著忠義拒絕了呂后的「好意」,於是,呂后惱羞成怒,欲先斬之而後快。

在當時劉、呂兩家共掌天下,內部里,劉、呂兩家波濤暗涌,可謂矛盾重重,兩家爭奪天下的慘劇在漢王劉邦死後達到了腥風血雨的程度。

韓信表面上是捲入了這場紛爭,但他的死是劉邦默許的,早在將韓信降為淮陰侯前就有此動機,只是在輿論方面他必須有所收斂,而呂后的所作所為正好滿足了他借刀殺人的快感。這樣輿論不會直接導向他,而同時也殺死了他的後患,一箭雙鵰,對劉邦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呂后

古代歷史幾乎滿足了帝王的所有慾望,只是當慾望膨脹給整個國家帶來的後果,恐怕他們很少考慮甚至從不考慮。當霸業成就後,劉邦紛紛誅殺異己功臣,造成後期漢朝佞臣當道,忠臣阻絕的局面。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慘劇在歷史上屢屢演繹。

人們讚嘆范蠡、張良功成身退的明智,而為文種、韓信感到惋惜。含冤而死的文種、韓信並沒有錯,他們本來就該拿到屬於自己的賞賜,只是皇權至上,帝王從中明放一箭,作為臣子也只有默默承受,縱使難逃被賜死的厄運。

『03』性格之缺陷,君權之無情

在魏生的《戰神韓信》中,有這樣一段論述:「人主與謀臣的關係也是一種契約關係,人主利用謀臣的智慧,謀臣則依靠人主的權勢,但謀臣應有獨立的人格和主見,不能為了逢迎主子,而提出違背自己良心的計策,同時謀臣並沒有賣身,他個人並不依附於主子,合則留,不合則去,是完全自由的。」

只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恐怕在諸多忠臣心中早已紮根,君與父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統一。作為兒子當然會孝敬父親,作為臣子必須要忠於君王,君在此時,則是兒子臣子最崇敬的父親,臣子必須服從這個權力無邊的父親的命令,韓信是忠臣中的一員,又何嘗不會如此呢?

在濰水大戰中,韓信取得空前大勝,龍且被殺,二十萬楚軍損失殆盡,這對楚軍是一個及其沉重的打擊,迫於形勢,項王派說客武涉說服當時的齊王韓信。武涉陳述利害,力在說服韓信保持中立,形成齊、項、劉三分天下的格局,措辭懇切,但韓信不願背漢,斷然拒絕了項王派來的使者武涉。

據《資治通鑑》記載,武涉走後,蒯徹知道天下勝負大勢就取決於韓信便也想勸說韓信自立為王,便以看相人的奇策來說服韓信,韓信不忍心背叛漢王說道:「漢王對我非常優待,我怎能因貪圖私利而忘恩負義啊!」同樣推辭了蒯徹。

◎蒯徹勸韓信

過了幾天,蒯徹再次勸韓信說:「善於聽取意見,就能夠預見到事物發生的徵兆;善於謀劃思索,就能夠把握事情成敗的關鍵。」力勸韓信早作打算,把握時機,但韓信仍然猶豫不決,不忍背叛漢王,而且又自認為功勞多,漢王終究不會奪走自己手中的齊國,於是就謝絕了蒯徹。

從小從市井中長大的韓信,思想難免會有局限性,而對其悲劇的主導性格便是優柔寡斷,眼界狹小,容易滿足。

在齊地手握重權的韓信本可以利用楚漢相爭的機會自立為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脫離漢王,讓自己的人身獲得自由。但他沒有,因為他相信漢王不會出爾反爾,將自己的齊國封地收回去,便安享於齊地,不再考慮君權對自身臣權的威脅,安於現狀。在他幫劉邦打敗項羽之後,劉邦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極力尋找機會限制他的權力,最終被動挨打。

『04』韓信之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韓信雖去,忠魂永存。

在中國古代君權至高無上成為歷史的烙印,君與臣的關係,也演化成了「主」與「奴」的關係。君主制是為歷代君王量身定做而成,但它卻成為歷代冤死忠臣的催命符。

劉邦與韓信,一個高高在上,一個也只是為他捕獲獵物的獵犬。但歷史不可否認他的功勳,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定三秦,諸國平定河南、殷、韓、魏等小國,擊敗趙國,降服燕國,蕩平齊國,摧毀楚國二十萬大軍,加快了戰爭的結束,為天下蒼生帶來和平。歷史滾輪在轉動,唯有忠魂常懷。

參考文獻:司馬遷《史記》作家出版社 ;司馬光《資治通鑑》 北京出版社 ; 魏生《戰神韓信》 時代文藝出版社

(寫於2012年5月讀書期間,頭條首次公開發表)

@小晶悅讀館 ,我是一枚熱愛文字的新聞女孩,透過文字去感受世界,期待與您共同成長!

………………………………………………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