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小竊喜,再看猛皺眉:這道高考作文題並不簡單

中華書局 發佈 2020-07-09T01:39:39+00:00

我們也不難分析出,鮑叔是一個有知人之明和謀國之忠的人,因為有知人之明,所以能知管仲有霸王之才,也能知桓公有用人之量;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上面這道作文題,就是今年高考全國I卷的作文題。題目要求是寫一份班級讀書會上的發言稿,圍繞上述材料,談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個人物中感觸最深的人的感受和思考。

從題目中給出的材料看,我們也許可以分析出,齊桓公是一個有志氣的人,因為他胸懷霸王之志,否則鮑叔不會向他推薦管仲;他是一個有氣量的人,否則不會任用一個曾經差點要他命的仇人;他也是一個從諫如流的人,所以能夠接受鮑叔的諫言;他還是一個有權謀的人,所以能夠急中生智「裝死逃脫」。我們也不難分析出,鮑叔是一個有知人之明和謀國之忠的人,因為有知人之明,所以能知管仲有霸王之才,也能知桓公有用人之量;因為有謀國之忠,所以能不嫉妒管仲之才而甘居其下,以求國家之富強。

管仲畫像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圍繞上述材料」來分析管仲這個人物時,似乎就很難下筆了。從材料中看,管仲先是挑錯了主子,箭術似乎也一般,居然讓齊桓公裝死逃脫。那麼管仲究竟有什麼能夠得到鮑叔和齊桓公認可的非凡之才?鮑叔與管仲是什麼關係,他為何這麼了解管仲?管仲為何願意冒著背主不忠之名去事奉政敵齊桓公?管仲又是如何做到讓齊桓公「九合諸侯」而「不以兵車」的呢?這些問題,從「上述材料」中顯然是找不到答案的。

因此,如果按照題目要求,僅僅「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我們是很難深入去談對這三個人物的感受與思考的。而且題目設置的情境是「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那麼理應圍繞所讀的書來展開討論,不僅要圍繞材料,更要有所擴展發揮。

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大概是因為出題者預設考生對於這幾個人物及其所涉及的歷史背景是有所了解的,是讀過有關書籍的。所以,為了避免面對這樣的題目時手足無措,我們平時就要注重對傳統經典的閱讀,注重歷史文化知識的積累。

以上述這道高考題為例,我們認為要深入討論這三個人物,僅僅「圍繞上述材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豐富的材料支撐,那麼還應該了解些什麼呢?讀書會諸君且聽我一一道來。

桓公繼位的經過

關於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的事,主要見於《左傳》《國語》《管子》及《史記》等書的記載。

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是齊僖公的兒子,齊僖公是春秋前期的小霸,齊桓公有霸王之志,估計跟他父親曾有的小霸地位相關。齊僖公死後,太子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主,用《左傳》的話說就是「無常」。其「無常」的表現有哪些呢?首先是跟自己的妹妹文姜私通,還因此派人殺死了到訪的魯桓公(即文姜的丈夫);其次是他派了兩個將軍去戍城,約好「及瓜而代」,就是一年後(下一次瓜熟的時候)派人來換防,到期卻不派人去換防;最後他還降低了原來他父親寵愛的堂弟公孫無知的待遇,招致不滿。於是公孫無知聯合那兩位將軍發動叛亂,殺死了齊襄公。不久,公孫無知也被殺,齊國國內無主,陷入動亂,於是都有繼位資格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便開始了奪位之爭。

三全本《左傳》

據《左傳·莊公八年》記載:「初,襄公立,無常。鮑叔牙曰:『君使民慢,亂將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亂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來奔。」就是說,鮑叔牙在大亂之前,根據齊襄公「無常」的表現,預測國家將要大亂,就侍奉公子小白逃往莒國;而管仲、召忽則是動亂發生之後才侍奉公子糾逃往魯國。在這個問題上,鮑叔牙似乎比管仲更有先見之明。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公孫無知被殺後,齊國大臣高傒等暗中召公子小白回國繼位,魯莊公也趁機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奪位,並派管仲率兵阻擊從莒國趕回國的公子小白,於是便有了射中衣帶鉤之事。管仲以為公子小白已死,回報公子糾,於是魯國送公子糾回國的軍隊就放緩了進軍速度。而裝死逃脫的公子小白卻趁機火速回國,又有高傒等為內應,便在公子糾趕到前順利繼位,是為齊桓公。魯國不甘心失敗,出兵伐齊,在乾時與齊軍大戰,結果大敗而回。這便是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奪位的經過。

三全本《管子》

不過,關於射中衣帶鉤之事,史籍中實有不同的記載。材料中所說的在阻擊戰射中衣帶鉤,依據的是《史記·齊太公世家》的記載。而據《管子·大匡》記載,「魯人伐齊,納公子糾,戰於乾時,管仲射桓公中鉤」,則射中衣帶鉤的事發生在乾時之戰中。《國語·齊語一》所載齊桓公的話中雖也提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但記載春秋史最系統詳備的《左傳》中卻沒有射中衣帶鉤的記載,不免令人懷疑此事是否是後人為突出齊桓公氣量而編造的故事。

管仲拜相與桓公霸業

據《左傳·莊公九年》記載,乾時之戰後,齊國派鮑叔帥兵到魯國問罪,要求魯國殺死公子糾,並將召忽、管仲送回齊國受死。魯國無奈,殺死了公子糾,召忽自殺殉節,而管仲則請求坐囚車回齊國。鮑叔用囚車押著管仲回國,走到堂阜時便放了管仲,回國後對齊桓公說管仲比高傒更會治國,請求拜為國相,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的建議。而《史記·齊太公世家》則記載說,管仲知道鮑叔會向齊桓公推薦自己,所以沒有像召忽一樣殉節,而是甘願受囚回國。

這就要說到管仲和鮑叔的關係。據《史記·管晏列傳》記載,管仲和鮑叔年輕時就有交往,鮑叔了解管仲的賢能,雖然管仲「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等到管仲因鮑叔的推薦,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時,管仲不禁感嘆:「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可以說,管仲有一百個錯,鮑叔就有一百零一個原諒他的理由,可見管仲與鮑叔相知之深。材料中所引司馬遷「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的評論,即是出自《史記·管晏列傳》。

《史記》(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司馬遷在《管晏列傳》中還簡要敘述了管仲治國理政之道,首先利用齊國濱海的魚鹽之利,「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其次是能「與俗同好惡」,順應民心,因而齊國富強。同時,據《左傳》等的記載,在邢國、衛國等遭受戎狄侵襲時,管仲伸張「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的民族大義,力主齊桓公聯合中原諸侯救助邢國、衛國,同時還曾幫助北燕抗擊山戎的攻擊,為捍衛華夏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還主持諸侯會盟,表達對周惠王太子鄭的支持,維護了王室的穩定,成就了「尊王攘夷」的霸業,贏得了當時中原諸侯的衷心擁戴,因而能「九合諸侯」而「不以兵車」。直到齊桓公去世後,諸侯還在齊國會盟「以無忘齊桓之德」,可見其威望之盛。

《管仲與鮑叔牙》,嶺南美術出版社1982年出版

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材料中所引的孔子的話,出自《論語·憲問》,原文為: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對於管仲不能為公子糾殉死表示不能理解,認為管仲「未仁」,孔子解釋說,齊桓公並不依靠武力而成就了九合諸侯的霸業,全是管仲的功勞,因此當得起一個「仁」字。

不過,對管仲的人格有疑問的學生不止子路一個,《論語·憲問》後面又記載了子貢對管仲的疑問,原文為: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貢也對管仲不為公子糾殉節,反而輔佐殺死公子糾的齊桓公表示不解,認為管仲「非仁者」,而孔子則強調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的大功,甚至提出「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強調管仲捍衛華夏文明的功勞。並指出,如果管仲為公子糾殉節,就與在山溝里自殺的匹夫匹婦沒有差別了。

論語》(中華經典藏書)

儘管孔子也曾嚴厲地批評「管仲之器小哉」,並說「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但「仁者講功」(《國語·魯語上》),管仲畢竟為整個華夏建立了不朽功勳,因而孔子在總體上還是肯定管仲的。

《論語·憲問》中還記載,有人曾問及管仲如何,孔子說:「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是說管仲曾經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戶采地,使伯氏只能過粗茶淡飯的日子,但伯氏到死都沒有怨言。這大概是因為管仲執法公允嚴明,因而伯氏心服口服。由此也可見管仲理政的風格。關於「人也」的解釋,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人也」就是他這個人的意思,也有人認為「人也」就是算個人物的意思,還有人認為「人也」就是「仁也」。因為孔子並不輕易以「仁」許人,如果「人也」就是「仁也」的意思,那就是對管仲很高的評價了。從上述子路、子貢的疑問來看,估計孔子確實曾給過管仲「仁者」的評價,所以才招致學生的疑問。而《孔子家語·致思》也記載:「子路問於孔子曰:『管仲之為人何如?』子曰:『仁也。』」也可以證明孔子確實可能給過管仲仁者的評價。

以上我們大致介紹了這道作文題背後所關涉的歷史事件及孔子的有關評論,相信對於我們理解齊桓公、管仲和鮑叔這三個人物不無幫助。

當然,如果拓展開去,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話題:

比如齊桓公這個人真的知人善任嗎?《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管仲死後,他不顧管仲生前的勸誡,任用豎刁、易牙、公子開方等人,導致自己被困餓死;又由於他好色,多內寵,未能正確處理家庭關係,造成死後諸子爭位的亂局,結果死後六十餘日仍未下葬,「屍蟲出於戶」,一代霸主的結局可謂非常慘澹。

又比如,齊桓公的霸業果然全靠管仲麼?《管子·小匡》記載,管仲拜相後,推薦隰朋負責外交,推薦寧遬負責農墾,推薦王子城父負責領兵,推薦賓胥無負責斷案,推薦東郭牙負責進諫,知道這一點,我們才了解齊桓公的霸業並非管仲一人之力,但能舉薦這些賢才,正是管仲為相的過人之處。宋人蘇洵《管仲論》批評管仲不懂得舉賢自代,恐怕未為的論。據《呂氏春秋·貴公》記載,管仲臨終時舉薦了隰朋自代,大約隰朋不久也去世了,因而未能控制桓公末年的政局,這大概是管仲始料未及的。

三全本《呂氏春秋》

再比如,鮑叔推薦管仲為相,可據《呂氏春秋·貴公》記載,管仲臨終前卻否定了齊桓公用鮑叔為相的主張,理由是鮑叔這個人是非太分明,「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這樣就很容易得罪人,所以不適合做宰相。這一方面可見鮑叔確有自知之明,也可知鮑叔能包容管仲那麼多的缺點,實在與兩人相知極深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見管仲為人大公無私,並不會為報恩而推薦鮑叔。

總之,如果我們平時比較重視閱讀傳統經典,對齊桓公、管仲、鮑叔等人的事跡及相關評論有更全面的了解,那麼談的感受與思考也能更加深入。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