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單身成年人口超2億: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

壹點靈 發佈 2020-06-15T23:49:39+00:00

我說:或許這輩子,我要一個人過了。單身時,我們覺得單身是最大的困擾,戀愛就好了,戀愛後,我們又覺得關係不夠穩定,結婚就好了,結婚後,我們又抱怨婚姻不夠完美,離婚就好了。

單身數年後,和好友談起結婚的話題。

我說:或許這輩子,我要一個人過了。

好友回我:說什麼傻話呢,女人最終,都是要結婚的。不結婚的女人,老了得多可憐。

這些話,我並不是第一次從別人的口中聽到。

令人不適的,是「旁觀者的憐憫」

前幾天,楊麗萍老師視頻下方有一個評論,說「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



話題發酵之後,評論者在眾多的批判和議論下,出來回應。

說自己,並不是在中傷楊麗萍或者任何一個人。



視頻下方又有留言說:「這人唯一的用處就是生孩子吧」


當初點讚的那1萬多個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1萬個點讚的人。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

「這人唯一的用處就是生孩子吧」

這樣的言論,覺不覺得,異曲同工?

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義正言辭地可憐當事人。

曾經有一群研究寂寞、抑鬱和憂鬱的學者,提出過一個等級表。

他們認為,結了婚的人能夠得到最多關愛和承諾,應該能夠比任何人都過得更好。

其次是同居的人,他們得到了愛,但是得到的承諾比不上已經結婚的人。

再其次,是單身但是已經有約會對象的人。

最底部,是單身的人。


研究者們預設,單身的人所遭到的情緒困擾,會是所有群體之中最多的,單身的人能感受到的幸福感,是所有群體中最低的。

哪怕,這種最終被證明是錯的預設,卻仍舊引發了無數人的「旁觀者憐憫」。

「旁觀者憐憫」是什麼意思呢?是無論你的選擇多麼符合你自己的價值觀,無論你過得多麼幸福、多麼的無怨無悔,旁觀者都會認為,你做的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僅僅因為你和他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在他眼中,你必然會為自己的錯誤選擇「承擔後果」。

無論你真的幸福與否,在他的眼裡,你都是不幸福的。

這也許,才是「旁觀者的憐憫」這種看似不含惡意的言論,看上去如此刺眼的原因。

和「旁觀者的憐憫」同樣可怕的,是旁觀者口中的「總要……」。

好友口中的「女人總要結婚」,家人說的「總要找個對象」,職場中認為的「女人總要為結婚生子放棄職業生涯」……

所謂「總要」,是說無論你現在信誓旦旦地說出的言論或者選擇是什麼,總有一天,你都要做出和他預想相同的選擇。

可是但凡做出選擇,都是指的她當時當刻當階段的決定,做出決定的本人無法預知未來,旁觀者卻早已「未卜先知」。

大部分夫妻,都是「完美婚姻」的受害者

如果你沒有辦法懷孕,你的老公告訴你,沒關係,順其自然,懷不上就享受兩個人的生活,你會怎麼想?

會覺得幸福、感受到安慰、開始享受二人世界嗎?

《雙甲路邊攤》中,試管兩年一直無法成功懷上的秀京告訴你,並不是如此。

為了懷孕,她辭掉了工作,按照醫生的要求規定飲食、作息,甚至計劃好夫妻生活時間。

一開始,秀京滿懷希望。

能和丈夫一起,擁有屬於他們的孩子,是她的心愿,哪怕再難,她也甘之如飴。

可是,兩年之後,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看見和小朋友相處時笑得甜蜜的丈夫,她想,丈夫因為她當不了父親;

聽見婆婆對丈夫說「雖然最近人們不生孩子也可以過得很好,但是夫婦之間還是要有自己的孩子啊」,她想,因為她,公公婆婆抱不了孫子



連孩子都懷不上,自己真的是個失敗者。

秀京和丈夫的關係,一天比一天更冷漠,兩個人之間的對話,漸漸地,爭執多過了歡笑。

本是為幸福的日子增添希望的孩子,成了家裡最沉重的負擔。

秀京甚至想,如果她能夠恢復單身,就不用再受這些罪惡感的束縛。



哪怕丈夫真的認為沒有孩子也能夠活得幸福,在秀京和公公婆婆的眼裡,這都是「不正常」的。

「雖然最近人們不生孩子也可以過得很好,但是夫婦之間還是要有自己的孩子啊」。

這,只是社會對結婚之後,「必須滿足的要求」中,最基本的一個。


那些跟不上的「戀愛倫理」

TED有一個演講者,是一個63歲的單身主義者。

她說,社會上大部分人對「結婚」這件事情,都有些理想主義。

6歲的小學生會給兩隻鴨子舉行婚禮,小時候聽過的童話故事裡,王子和公主在一起,總會在結婚後擁有幸福的結局。

就連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劃時代判決書中,都在寫:婚姻回應了一種普世的恐懼,一個孤獨的人大聲呼喊,卻發現沒有人回應。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結婚」是一項必然的選擇,能帶給人難以言喻的幸福。

所以,哪怕到了六十多歲,她也經常被周圍人建議,找個伴侶一起生活。



可是現實卻是,願意結婚的人越來越少,想要戀愛的人數也不遑多讓。

去年,一個#中國單身成年人口超2億#的話題上了熱搜,國家統計局和和民政部數據顯示,結婚率持續走低,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降低為9.6‰,2015年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到2019年,只有6.6%……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結婚?甚至不願意戀愛?

陳銘在一次節目中說:「這是必然的趨勢,因為我們的倫理沒有跟上。」

100年以前,世界上能夠接受教育、參加工作、創造財富、獲取知識、擁有幾乎和男性同等權利的女性,少之又少。

100年後的今天,女性能夠擁有的權利、地位、受教育程度,已經發生了巨變。

她們接受教育、用自己的能力換取財富、依靠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可是回歸關係之中,卻仍然被要求按照100年前的模式生活。

女性一定要結婚、結婚後一定要生孩子、生了孩子女性要付出更多、等等等等。

100年前,婚姻中對夫妻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要求的,100年後,大多數家庭之中,仍然維持著相同的模式。

一旦選擇了婚姻,無論女性原本的生活狀態、社會地位是什麼,都默認了她要在婚姻之中付出更多、犧牲更多、更像一個「妻子」或者「母親」。



正如周玄毅所說,對於男性來講,強壯、聰明、學歷、事業心這些與自我價值相映襯的特質,換到女性身上,卻可能成為她們在婚姻市場貶值的原因。

如果,婚姻成為女性自我價值提升的阻礙,婚後被迫要捨棄婚前辛苦換回的地位和自由,那麼對於女性來說,婚姻就成為了一個次要甚至被拋棄的選項。


一定要結婚,或許是因為「過關思維」

有一項研究,將一個人單身時的幸福程度,和結婚之後的幸福程度作比較。

在還未結婚的大學生眼中,婚後的生活,能夠比單身時幸福3倍左右。


隨後,研究人員又記錄了上千個單身人士結婚前一年和婚後的生活。

實際研究結果卻顯示,單身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悲慘,婚姻生活,也沒有想像中的美滿幸福。

李誕說,人活著,總是懷著一種過關思維。

單身時,我們覺得單身是最大的困擾,戀愛就好了,戀愛後,我們又覺得關係不夠穩定,結婚就好了,結婚後,我們又抱怨婚姻不夠完美,離婚就好了。

當前的所有困難都是難關,渡過了到達下一階段才能獲得幸福,結婚不一定幸福,但不結婚一定會不幸。


但是,事實卻是,

過關≠幸福

不過關≠不幸

婚姻的存在,不是意味著「結婚了一切都好」,而是選擇結婚的人,願意為維持這段關係,付出努力、承擔責任。

它可能會讓我們更幸福,也可能讓我們更痛苦。

就像選擇單身的人一樣。

可能會因為單身生活更自由,也可能因為單身生活更孤獨無助。

有病的,不是那些不結婚的人,而是在某些層面上,非要讓人結婚的這個社會。


更多心理學內容關注頭條號「壹點靈」,專注個人成長,收穫生活的大智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