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五十三:新教在歐洲大陸各國的發展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0-07-20T13:37:12+00:00

基督教之五十三:新教在歐洲大陸各國的發展。1562至1598年,法國發生了30多年的胡格諾戰爭,這次戰爭在宗教方面的結果是由法王亨利四世頒布一個《南特敕令》,這實際上是一個天主教與胡格諾派的妥協性條約。


基督教之五十三:新教在歐洲大陸各國的發展

歐洲大陸的宗教改革運動比英國開始得早,但法國、西班牙的天主教勢力仍很強大。

  王權與教皇的權力爭端是法國宗教變革的重要因素。從15世紀初開始,法國的國王們就把對羅馬教廷的獨立作為宗教政策的基礎,但對新教又充滿懷疑、仇恨。16世紀初,加爾文主義新教的影響已深入法國。1557年以後,這些新教被稱為胡格諾派,其信徒主要是受壓迫的手工業工人。此外,在握有權力的貴族中,也有人信奉胡格諾派,他們是政治上的胡格諾派。法國國王支持天主教,但反對羅馬教皇干予法國天主教事務。他們在胡格諾派和天主教之間玩權謀,搞平衡,既要對抗羅馬教廷,又要防止胡格諾派威脅自己的地位,目的是保住王權。1562至1598年,法國發生了30多年的胡格諾戰爭,這次戰爭在宗教方面的結果是由法王亨利四世頒布一個《南特敕令》,這實際上是一個天主教與胡格諾派的妥協性條約。該敕令規定天主教為法國國教,但也承認胡格諾派享有信仰自由,允許胡格諾派在除巴黎和少數幾個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及農村作禮拜。胡格諾教徒同天主教徒享有同樣的擔任官職的權力,他們有權召集自己的宗教會議和政治集會。敕令還附有一個秘密條款,允許胡格諾教徒保有200 個設防的城堡。自此,胡格諾派取得合法地位,開始進入繁榮發展的時期。教會的組織完善了,在許多城市,胡格諾派開辦的學校名氣很大。對於敕令給予胡格諾派的地位,天主教會和羅馬教廷一開始就極力反對。1629年,路易十三的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取消了秘密條款,胡格諾派的宗教權利雖然保留,但卻屢遭耶穌會和其他天主教勢力的攻擊。1685年,路易十四宣布廢除《南特敕令》,胡格諾派的合法地位被取消了,教徒們到處受迫害,不少人被迫逃亡英國、德國,甚至遠到美洲。

  路易十四是個極端的王權專制主義者。他於1643年5 歲登基,1661年親政。他堅持天主教作為法國國教,殘酷迫害胡格諾派等新教徒,剝奪新教徒的就業機會,堵死了他們的生路,派士兵到不願改宗天主教的人家裡騷擾。

  在廢除《南特敕令》後,要求新教牧師必須在兩周內離開法國,新教徒的子女必須加入天主教,其他新教平信徒,也強迫他們改信天主教,並採取各種措施,嚴禁他們逃往國外。就是對於天主教中有加爾文主義傾向的詹森派,路易十四也不放過,宣布其為異端,大加迫害。另一方面,路易十四也極力反對法國天主教會聽命於羅馬教廷。1682年,他搞了一個限制教皇權力運動,阻制教皇勢力插手法國天主教事務。路易十四否認羅馬教廷在法國享有立法權和司法審判權,法國的宗教事務由法國的法院來處理,他規定教皇的命令不能直接下達到法國天主教會,必須要經過國王的允許。

  法國專制王權的高壓政策在政治、宗教方面的結果卻適得其反。在法國大革命前的100 多年間,反宗教的無神論思想逐漸成熟並傳播開來。比埃爾.培爾(1647-1706 年)、伏爾泰(1694-1778 年)、孟德斯鳩(1689 -1755年)、盧梭(1712-1778 年)等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其矛頭都直接指向天主教及基督教神學,他們的思想境界都早已超出了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們。拉美特利(1709-1751年),愛爾維修(1715-1771 年)、狄德羅(1713 -1784年)、霍爾巴赫(1723-1789年)等人的戰鬥的唯物主義思想則直接為法國大革命做了輿論準備。

  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黑暗統治,作為其附庸的法國天主教會也受到革命的猛烈衝擊。1790年,國民議會制定《神職人員組織法》,實行教會民主化主張,制止教皇對法國教會的控制行為,選舉主教和教區教士,神職人員與世俗公職人員待遇同等,取消了天主教僧侶的特權地位。國民議會要求所有神職人員宣誓服從該組織法。教皇庇護六世公開攻擊法國革命,制止神職人員宣誓。實際上,教皇的命令的作用也已不是絕對的,法國天主教神職人員分化了,一部分宣誓遵從《神職人員組織法》,另一部分拒絕宣誓,被稱" 拒宣誓派"。" 拒宣誓派" 不但在宗教上被認為是反動的,在政治上也是保王黨,被革命政府施以嚴厲鎮壓。雅各賓派專政時期,曾有" 反基督教運動"。它廢止基督教的格利高利曆法,推行共和國曆法,定1792年為元年,並中止所有宗教節日。基督教的教堂被改為" 理性神廟" ,神職人員被強迫辭職、結婚,民間的婚喪儀式不允許再在教堂舉行。為了迎合民眾中的宗教情緒,雅各賓派也不敢輕易完全取消宗教。他們企圖建立一種革命的新宗教以代替天主教。羅伯斯庇爾(1758-1794 年)曾倡導一種崇拜" 最高實體" 的新宗教,聲稱該宗教只承認一條教義,即靈魂不滅;只遵行一條教規,即履行個人義務。這實際上不過是將他們的信仰披上一件宗教的外衣。

  大革命時期,法國與羅馬教廷的關係一直相當緊張,教皇國始終充當反對法國革命、復辟王政的勢力。拿破崙時期,這種局勢也沒有改變。他曾帶領軍隊攻入羅馬,俘獲教皇庇護六世。1799年11月選出新教皇庇護七世,重建教皇國,但不久就成為拿破崙手中的工具。拿破崙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爭取法國天主教徒的支持,於1801年7 月與教皇達成協議,承認天主教為法國國教,雙方各自做了一些讓步,形成某種妥協。拿破崙給予天主教的活動自由是有所保留的,他嚴格限制天主教主教與羅馬教廷發生聯繫,規定強制實行路易十四時制定的《限制教皇權力條款》。這些措施顯然為教皇所不容,庇護七世下令革除拿破崙的教籍。作為回報,拿破崙於1808年派兵進入羅馬,將教皇虜往法國囚禁,一直到拿破崙戰敗。

  法國的宗教改革困難重重,相對於其他不少歐洲國家來說進展緩慢。但是,法國大革命對天主教的衝擊也是致命的,它在實踐上開闢了一條走向政教分離的道路。自此,從中世紀以來就確定的由天主教控制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政教合一局面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在大陸的其他各國,西班牙是天主教的大本營,葡萄牙和義大利也是天主教力量占優勢。在德國,以宗教的名義進行了一場30年戰爭(1618-1648 年),新教諸侯與天主教勢力進行曠日持久的爭奪。1648年10月,交戰各方簽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各方達成妥協," 大致以當時天主教和新教實際控制範圍為依據粗略地劃定了兩大教派的分界線。歐洲大陸上的宗教改革運動可以認為至此結束。"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