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您有一套會講故事的明信片,待親啟

荔枝新聞 發佈 2020-07-20T16:04:15+00:00

一張老照片,述說著人間煙火的百姓故事,是歷史記憶的光影定格,也成為時代發展的生動註腳。蘇扇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以雅致精巧,富有藝術特色而著稱,蘇扇制扇技藝,更是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時間足夠久遠,所有的照片都會變得有意味和感人。」

  一張老照片,述說著人間煙火的百姓故事,是歷史記憶的光影定格,也成為時代發展的生動註腳。7月23日—27日,以「讀書追夢,閱享小康」為主題的第十屆江蘇書展將在蘇州舉辦,我蘇網攜手江蘇鳳凰職業教育圖書有限公司和譚金土老照片收藏館,向你「寄出」一組獨家設計的珍藏明信片。現在,跟著小蘇一起推開記憶的門,讓我們一起在光影之中,觸摸歷史溫度,感受舊時姑蘇的生活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蘊。

  扎著羊角辮的軟萌小女孩,手拿針線學起媽媽的樣子縫製起衣裳。即使黑白像素下,也仿佛可見那日的陽光,街角的喧囂,空氣里的小浮沉......笑眼彎彎的模樣,正是上世紀蘇州家庭溫馨生活日常的寫照。

  男寶寶、女寶寶,分筐筐,養胖胖。絲綢是蘇州的一張燙金的城市名片,絲綢之都盛澤曾經創造了「日出萬匹,衣被天下」的輝煌。上面這張老照片記錄的就是舊時蘇州蠶姑選育蠶種的畫面,被蠶姑們選中的蠶寶寶任務重大:吃成一個大胖子,吐絲結繭變身「大元寶」,柔軟的絲綢看我們的吧!

  一柄紙扇,開合之間盡顯文士風雅。蘇扇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以雅致精巧,富有藝術特色而著稱,蘇扇制扇技藝,更是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面這張老照片記錄的正是上世界七八十年代,蘇州檀香扇廠畫師以烙鐵為筆,在檀香扇面上烙畫。「一扇在手,香溢四座」,下次去蘇州,記得入一把檀香扇哦~

  「人家盡枕河,水巷小橋多」,依水而生的蘇州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古吳地便是「民食魚稻,以漁獵為業」,「魚食」的歷史甚至比「飯稻」更早些。上圖為六七十年代蘇州太湖漁民編織漁網的場景,漁網打撈上來的是入腹的美味,也是創富的秘籍。

  採礦燈、大鋤頭、白毛巾,裝備齊全採煤去!上面這張照片的主人公是蘇州西山太湖煤礦的一位礦工。西山位於蘇州古城西南40多公里的太湖之中,往日的煤礦早已閉坑,如今的西山也已成為旅遊勝地,「改革開放造大橋,交通便利刮刮叫,青山綠水環境好,縹緲高峰建設好......」唱的就是西山近幾年的發展狀況。

  或許你知道蘇州的千年風雅,卻不一定知道它的手藝百態。據西方傳教士札記中的資料顯示,蘇州在康熙時期已經有鐘錶作坊。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鐘表正是蘇州製造,中國最早的鐘表生產基地也在蘇州。上圖記錄的是1959年,為向國慶十周年獻禮,蘇州手錶廠的一位鐘錶師傅正在修復古鐘。

  鐘擺左右,時光滴答。蘇州不僅鐘錶歷史悠久,製作工藝也相當優秀。20世紀50年代,蘇州研製成功我國首批寶石軸承和人造紅寶石,改變了我國鐘錶材料依賴進口的局面。上圖記錄的就是蘇州手錶廠的技工師傅們研磨人造紅寶石的畫面。

  人人都道蘇州絲綢好,但卻不知這背後是多少手工匠人的堅持與傳承。上圖記錄的是蘇州絲綢研究所的一名老技師的工作場景,他正在對照繪製好的意匠圖,在織機上挑制花紋樣板,也就是織物的設計紋稿「模本」。這種預先編製圖案信息程序的工作,又叫「挑花結本」,相當於咱們現在的數字程序語言,有了老技師的「模本」,就可以複製出無數的同樣繡品了。

  是婉約溫柔的江南水鄉,是天工蘇作的工匠之都,也是風景這邊甚好的經濟優等生。經過時光的洗禮,蘇州的文化氣息早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如今的蘇州,也正在用一個個生動實踐描繪著小康生活的幸福畫卷。本次江蘇書展落座寶藏蘇州,又會帶來哪些驚喜,關注我蘇客戶端,7月23日起我們一起挖掘~

  PS:想擁有這組精美實用又具有收藏意義的明信片嗎?想成為記憶收藏家嗎?趕緊下載「我蘇」客戶端在該稿件下留言,或關注@江蘇發展大會官方微博參與互動(戳這裡一鍵直達>>Sina Visitor System),我們將抽出10名幸運鵝送出這套獨家設計的珍藏明信片,心動就趕緊行動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