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地圖被錘,高德冤不冤?

羅超頻道 發佈 2020-07-20T11:20:37+00:00

這個功能初心是好的,用高德地圖90後產品經理妹紙宇澄給用戶公開信的話說,是增加家人的連接:「平時,爸媽吃完飯想跟你聊聊天,你正好在忙,沒接。

最近疫情得到控制後,人們的出行活動正在陸續恢復,地圖應用重新變得活躍起來。

作為兩大地圖應用之一的高德地圖,因一個頗具創意的功能被推到風口浪尖,這個功能就是「家人地圖」。開啟家人地圖功能後,用戶可與家人共享位置與軌跡;如果設置了「親友位置提醒」,即離開或到達某個位置150米到2公里半徑時,家人會收到消息提醒;「家人歷史軌跡記錄」則可精確記錄家人最近72小時內的行動軌跡,回溯家人去過的地點。

這個功能初心是好的,用高德地圖90後產品經理妹紙宇澄給用戶公開信的話說,是增加家人的連接:「平時,爸媽吃完飯想跟你聊聊天,你正好在忙,沒接。等你有時間的時候,他們已經睡了。加班,爸媽會一遍遍問什麼時候到家,沒回。深夜回家路上,你放空自己也很少回信息……有多少次想打電話和想發信息的念頭,拿起來又放下了?」

家人地圖一方面針對老人、兒童等需要特殊關愛的人群,本質上是一個軟體版的防丟器,中國正在邁入老齡化社會,也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最多的國家,老人走失之類的事件常有。如果有家人地圖可以減少悲劇發生。另一方面則讓家人成員更簡單地彼此關愛與牽掛,一定程度具有社交特性。高德地圖此前上線了「組隊出行」等功能,用戶結伴出行自駕游時可共享位置與實時對講,家人地圖或許有受此啟發。

從林志玲語音包到組隊出行,高德地圖在產品功能創新上一直都非常激進,圍繞出行深耕細作頗有斬獲。然而,「家人地圖」功能一經推出,網上輿論就出現兩邊倒的情況。

一些網友認為這是產品經理的溫情,特別是家有老人/小孩的部分用戶;另一撥用戶卻表示感受到了產品經理滿滿的惡意,因為這個功能可能被用來查崗或增加用戶社交負擔,比如夫妻間不開家人地圖傷感情,開了又有心理負擔,甚至有酒店從業者表示尚未復甦的行業將會大受打擊,說到底都是擔心隱私。

實際上,關於家人地圖的隱私問題,高德地圖已有充分考慮,用戶要開啟多個手機權限且授權同意才可以加入到家庭地圖,且可以隨時關閉。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網友不依不饒。在我看來主要有如下一些原因:

1、公眾情緒。

這些年網際網路公司數據泄露等事故頻繁出現,導致用戶對隱私問題日益關注,只要是關係到隱私的話題,不論真相如何,很多人一聽都會心頭一緊,下意識牴觸,特別是年輕人。高德地圖在上線家人地圖功能前,做過調研,70%的用戶支持,主要是60後、70後、80後,有三成用戶有些遲疑,以90後、00後為主,原因無非是後浪們更注重隱私。

有一次採訪一個信息流廣告產品的負責人,對方多次強調千萬不要說他們的廣告是基於用戶行為數據進行智能推薦——雖然事實就是如此,且平台會對數據進行脫敏等處理,不會侵犯用戶隱私。我當時表示,我會將這裡面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這位負責人卻認為:網友不會有耐心看,因為今天大家聽到大數據就神經緊張。

不得不說,這個負責人非常理解「公眾情緒」四個字的內涵。不同時代,人們有不同的敏感點,前些年說大數據什麼的沒有人覺得不妥,後來在大數據殺熟等新聞的影響下人們越來越敏感,對隱私相關的話題,自然是非常緊張的。

有一次,李彥宏在談到隱私話題時,他表示中國人更開放,對隱私問題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交換便捷性,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彥宏說的大實話,邏輯沒毛病,然而網友卻不幹了。

如今的網際網路上,像數據隱私這樣的公眾情緒火藥桶還有許多。男女平等、996等等話題都是一點即炸。針對此,任何企業都不要想著去給公眾解釋清楚,有嘗試過的,最後發現是徒勞,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去觸碰公眾的神經敏感點,照顧大家的情緒。

2、認知偏見。

高德地圖家人地圖所面臨的質疑,智能攝像頭、防丟器等等智能產品都會面對,但高德地圖面臨的質疑卻是最洶湧的。很多應用都會複製用戶剪貼板或者過度收集用戶權限,但人們往往會先關注頭部App。為什麼公眾更樂於「錘」知名品牌的產品呢?

一方面,是因為知名品牌才有公關部門,才會關注公眾聲音,一般的小品牌(如果有品牌的話)哪有時間與精力管這些,愛用不用,315晚會每次第一時間回應的都是大公司大品牌,小商家什麼的,不會有什麼回應。另一方面是認知偏見,維基百科上「認知偏見列表」相關的詞條多達185個,人們對於某些事物,某些企業,某些品牌會有根深蒂固的偏見。

一個最常見的偏見「大公司不好」,很多人潛意識更願意將大公司視作敵人,大公司攤子大了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產品或者一次事件的負面新聞會「株連」別的產品,在公眾心目中形成一些認知偏見,比如店大欺客、唯利是圖、壟斷霸權、侵犯隱私等等。

很多知名品牌都面臨這樣的輿論困境,不管做什麼、說什麼、怎麼說,總會有一群站在對立面的「黑子」,怎麼解釋都沒用,怎麼做都是錯的,如果有不同聲音,他們就會充耳不聞,「我不聽我不聽」,最近又被「錘」的蒙牛伊利,就是典型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扭轉公眾認知偏見,品牌唯一能做的還是要變著法子與公眾溝通。疫情期間攜程在及時退款等政策基礎上,高管花式直播扭轉形象;百度當年一直被黑,「這屆百度公關」索性採取「自黑」式公關,頗受歡迎;滴滴曾是眾矢之的,後來通過公眾評議會等系列神操作,化被動為主動,它們都一定成功收回了品牌的話語權,打開了與偏見型用戶的溝通渠道。

3、媒體引導。

媒體不成比例報導對於公眾偏見形成有直接作用。如今媒體變得十分碎片化,很少有新媒體會遵循嚴格且專業的新聞精神與方法,反而是越來越多新媒體「流量至上」進行各種花式報導,一個事情會有大量的分散的甚至對立的內容出現,然而大多數人都不會有分辨內容的專業能力或者說強烈意願,很容易被帶節奏,公眾偏見更容易形成。

被一些人奉為典範的美國專業媒體,這樣的不成比例報導,也每天都在發生。

前段時間,美國多家媒體競相報導白宮發言人凱蕾·麥肯尼要求各州全面開學,甚至表示「科學不應該擋道」,比如《華盛頓郵報》等,推文乾脆就這樣說:白宮發言人凱莉·麥克納尼談學校重新開放:科學不應該阻止這一進程。

這則新聞出現後美國網友炸鍋,甚至對發言人人身攻擊,很多人有了「白宮認為科學不能阻止開學」的印象。實際上當時凱利的原話是:「我們認為孩子不應該被關在家裡,任其造成毀滅性的後果。總統非常希望看到開學,科學不應當成為這方面的阻礙。」凱利還列舉了美國醫學會雜誌的一份研究稱,孩子感染新冠後變為重症的威脅要遠小於患季節性感冒,最後的話是:「科學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媒體斷章取義使得其遭到誤解。白宮與媒體關係緊張,比如川普動不動就指責CNN們是「假媒體」,前段時間這位發言人還喊話《紐約時報》錯誤報導,讓其將普利茲獎還回去,這些媒體有意無意地形成了偏見。針對這次「科學」事件,這位發言人在推特上轉發解釋時,加上了「媒體偏見案例研究」。

品牌被公眾誤會,一定程度正是各種媒體因為種種原因的錯誤偏差、不成比例、主觀偏見的報導導致的,一些媒體在報導高德地圖「家人地圖」時同樣是過度強調「查崗利器」,卻忽視高德地圖做這個產品的初心,以及周全的隱私保護考量,導致高德地圖被冤枉。

如今媒體碎片化,不只是內容本身可以影響人,算法的一行代碼決定哪些人看哪些內容,運營的一條push讓一則新聞到達特定人群,社交網絡上的一張圖片精準影響圈層用戶……看不到的內容下,公眾認知正在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對品牌來說是日益嚴峻的挑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