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成都文殊院,康熙敕賜空林

北京汪再興 發佈 2020-07-30T21:15:52+00:00

文殊院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一環路以內,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為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協會駐地。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617)。蜀王楊秀以"聖尼"名,定名信相寺。會昌五年(845),唐武宗滅佛,寺毀。宣宗即位(847)修復,歷800餘年與世並存。清順治元年(1644)全毀。

傳說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

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欽賜"敕賜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跡至今仍存院內。

文殊院占地面積82畝,殿堂房舍190餘間。

現存建築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風格,全木質建築,六重正殿依次正對山門的中軸線上,氣勢恢宏、巍峨壯觀。

走近文殊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門對面的照壁。據記載,照壁上的"文殊院"及"睿澤深天地,宗風越古今"聯幅為慈篤禪師手書。

第一進殿為三門,由慈篤禪師建造,本圓和尚改建,供奉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三大士殿為第二進殿,供奉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

大雄寶殿為第三進殿,慈篤禪師建造,丈伯和尚重建。大雄寶殿高10.56米,單檐歇山頂。殿中建有高大的玻璃翕,供奉銅鑄的釋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左右侍立為銅鑄的迦葉、阿難尊者像,均為道光九年鑄造。

第四進殿為說法堂,相傳是古信相寺的遺址。堂中有磚砌的戒壇,正中牆壁間鑲嵌有康熙手書"空林"二字;堂中央寶蓋下方供有藥師佛一尊,左右供有藥叉大將十二尊。

宸經樓為第五進殿,慈篤禪師創建,道光四年本圓和尚重建。宸經樓分兩層,高15.84米,是寺院收藏經藏及重要文物的地方。

1997年,文殊院第十七代方丈寬霖老和尚在寺內中軸線最後修建文殊閣,占地一千平方米,由第一層"空林講堂"、第二層空林佛教圖書館及第三層萬佛殿構成。

此外,寺內還建有鐘鼓樓、祖堂、准提殿、圓通殿、玉佛殿、三聖殿、五觀堂等殿堂;上世紀80年代寬霖老和尚發願建造了千佛和平塔,祈求世界和平;

放生池、東西花園也讓寺院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不僅是修行者的聖地,也成為寺院周圍老百姓的休閒場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