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思VS王國維,兩個版本的人生三境界,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島主歷史觀 發佈 2020-07-30T22:34:46+00:00

在漢語言中,我們把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稱作「境界」。境界,這似乎是一個玄之又玄、十分高深的詞彙,好在中國人善於總結。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在漢語言中,我們把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稱作「境界」。境界,這似乎是一個玄之又玄、十分高深的詞彙,好在中國人善於總結。於是,各種各樣的「三重境界」應運而生。

人無貴賤之分,境界卻有高度之別,以習武練功為例,低可健身,中可防身,高可修身,其中,健身為「法」,防身為「術」,修身為「道」,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這便是功夫的三重境界。

(青原行思)

我們最熟知的「三重境界」當屬青原行思的「參禪三境界」和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

行思,唐朝佛教禪宗高僧,因住吉安青原山凈居寺,世稱青原行思,他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門下首座,修行高深,領悟透徹,提出了著名的「參禪三境界」,即: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王國維,清末民初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一代鴻儒,他在代表作《人間詞話》中提出了同樣著名的「治學三境界」,原文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

青原行思的「參禪三境界」和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都被由點及面,上升到了「人生三境界」。

其中,青原行思的「三重境界」被進階為:

小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中年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老年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被進階為:

第一境界是「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青原行思是得道高僧,他的「三重境界」哲思更深,邏輯更嚴,雖然由低到高反反覆復說的一直都是山和水,但意思完全不同,簡約而不簡單。

青原行思的「三重境界」重在強調返璞歸真,人生頓悟,具有非常明顯的禪宗色彩。

而王國維是一代大儒,他的「三重境界」表述更優美,文學性更強,三句話分別摘自三首宋詞名篇,原本只都是描寫男女愛情的相思之句,但在王國維的二次加工和精心重組下,它們卻被賦予了全新含義和深刻哲理。

王國維的「三重境界」重在強調成長和付出,先「立」再「守」,而後才能「得」,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努力走好每一步,才能收穫成功。

(青原行思的「人生三境界」)

筆者認為,青原行思的「三重境界」與王國維的「三重境界」並無高下之分,二人身份不同、角度不同、思維不同、領域不同,所以理解也不同。

有趣的是,青原行思是高僧,他的「三重境界」原本說的是「參禪」,但延伸到「人生」上依然適用,而王國維是學者,他的「三重境界」原本說的是「治學」,但延伸到「依然適用。或許,這就是大師,這就是智者,他們的言行和哲思,就是有這種令人驚嘆的普適性。

那麼,高僧行思VS大儒王國維,你認為誰的「人生三境界」更精闢呢?各位讀者又處在哪一重境界中呢?

參考資料:《人間詞話》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