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聶夷中的這首詩歌,是詠花還是憫農

讀書工 發佈 2020-07-19T03:12:33+00:00

唐詩中的類別細分起來挺多的,有山水田園詩,有邊塞詩,有閨怨詩,有懷古詠史詩,有羈旅行役詩等。這首詩融憫農和諷喻於一體,雖是寫的公子哥家裡的一點生活小事,但小中見大,是唐朝末年社會狀況的真實寫照。

唐詩中的類別細分起來挺多的,有山水田園詩,有邊塞詩,有閨怨詩,有懷古詠史詩,有羈旅行役詩等。其中還有一類是同情和反映農村農民窮苦生活狀況的,叫憫農詩。

這類憫農詩,最著名的是詩人李紳的《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詩中提醒人們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

他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春種》,「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這首詩在憫農的同時,還指出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

今天我們來看唐朝另一位詩人聶夷中的一首《公子家》。這首詩融憫農和諷喻於一體,雖是寫的公子哥家裡的一點生活小事,但小中見大,是唐朝末年社會狀況的真實寫照。

《公子家》

種花滿西園,花發青樓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

詩中的第一句就是寫這個貴族公子哥兒是一個富戶人家,是一個紈絝子弟。他們家可以說是富得流油。他們家的花園就不少,既寫出有西園,就不免也有東園南園的。

而且這個裡純粹是種的花,沒有一點糧食蔬菜。他們山珍海味、錦衣玉食般地生活。物質條件滿足了,當然要尋求精神上的享受,這滿園的花事就更能夠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這花不只是栽滿了花園,而且還蔓延到居住的樓房旁邊來了。那些蔥綠的枝條都遮蔽了樓間的道路,比葉紹翁的「一枝紅杏出牆來」厲害多了。

這裡的「青樓」連著他家的「西園」,應該是指他家的豪華樓房,並不是平常所指的酒樓歌館。公子從樓道里經過,就來到了西園,他應該是經常來園子裡賞花的。

但是這一天他賞花時在百花叢中發現了一棵禾苗,那禾苗和花朵一樣也在享受著陽光雨露,而且長勢還很好。這個時候公子哥就反感了,他把它當作惡草一樣拔起來丟到了垃圾堆里。

他為什麼這麼厭惡這棵禾苗呢?這裡不排除有兩種情況。

一是可能他確實不認識莊稼。他是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紈絝子弟,這樣即使是長起來一棵高粱,一棵玉米,他也不知道,不認識,他以為是野草。

二是他可能認識這棵禾苗就是莊稼,但是他便要把它當作雜草除掉。因為他們家有的是吃的,有的是財富,根本不靠這棵高粱或玉米來彌補一日三餐的不足。

詩人聶夷中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詩寫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這個公子哥是屬於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是無意還是故意的,詩人沒有作進一步的說明。

說實在的也沒有必要再做說明,因為無論這個公子哥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詩人的寫作目的都達到了。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正好說明這個公子哥兒是一個遊手好閒的人,是不勞而獲的人。他從來都不參加生產勞動,對農作物一竅不通,對農民的辛勤勞苦根本不了解,更談不上有憫農的思想了。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正好說明他們家是一個官宦世家、權貴階層,生活富裕,根本就不把這一點糧食看在眼裡。

那麼詩人聶夷中這首詩歌是寫種花還是寫憫農呢?到這裡就很清楚了,應該都不是,那些都是一些表面現象。詩歌的實質就是要再現唐朝末年社會的殘酷現實。

我們知道詩人還寫過一首叫做《田家》的詩:「二月賣新絲,五月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這首詩就是諷喻詩,他揭露了唐王朝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榨。

晚唐時期社會極其混亂,戰爭頻仍,時局動盪,經濟蕭條,貧富懸殊。詩歌中描寫的公子哥兒,子承父業,驕縱奢侈,不懂稼,是當時社會現象的一個縮影。

同時詩人聶夷中還借《公子家》中禾苗被清除這一細節,反映了當時社會良莠不分、善惡倒置、賢愚不辨的腐朽沒落狀況,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憎惡之情。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