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0 又回來了 阿迪達斯X 18+ FG實戰測評

偶偶彈指驚雷 發佈 2020-08-01T17:44:01+00:00

現實中阿迪達斯將口碑頗為不錯的F50打入冷宮數年後,終於憑藉著全新的X 18+回到了大家的視線中。主要原因還是它摒棄了一體化鞋舌最理想的織物材質,轉而變成了一種彈力和橫向拉伸能力有限的人造超纖,雖然它底子依舊是細膩的網眼織物,但是罪魁禍首是表層的磨砂塗層,這可以苦了大部分人,在穿鞋的時候明顯感覺到異常吃力。


星爺的經典之作《少林足球》中有一個橋段,被生活踐踏的不成樣子的師兄弟們,被野球場的人一頓猛揍後,幡然醒悟,紛紛找回了自己,一個個眾神歸位。現實中阿迪達斯將口碑頗為不錯的F50打入冷宮數年後,終於憑藉著全新的X 18+回到了大家的視線中。不少人在看見這個熟悉的外觀造型後,也表示,F50又回來了!在它上市到現在已經幾個月過去了,終於能夠完整體驗後給大家送上自己的一份體驗報告。


在首發配色出來之後,我就對X 18+的這個一體化鞋舌有過怨言。主要原因還是它摒棄了一體化鞋舌最理想的織物材質,轉而變成了一種彈力和橫向拉伸能力有限的人造超纖,雖然它底子依舊是細膩的網眼織物,但是罪魁禍首是表層的磨砂塗層,這可以苦了大部分人,在穿鞋的時候明顯感覺到異常吃力。


按照正常的思維邏輯,穿鞋時候都這麼痛苦了,那麼上腳之後應該會有比較明顯的壓迫或者擠壓感吧?其實一開始我也有這樣的擔心,不過發現實際上腳的感受卻發現沒有想像中那麼誇張。至少腳背沒有那麼強的壓迫感,各種原因主要還是它鞋倉空間的利用率比較高,還有就是前掌的寬度很足,這樣的話整個腳掌在裡面都能有地方可以延伸。這樣的副作用就是對那些標準瘦腳來說,前掌實在是有點空曠,甚至會出現晃動。如果這種情況不是很嚴重建議換個偶能厚墊,如果很嚴重的話還是不建議太瘦的腳嘗試。還是那句話,穿不上的人望鞋興嘆,能穿上的人確實能體驗到它的好處。


關於尺碼的話我認為X 18+確實是偏大了半碼左右,再加上它鞋面非常薄,所以大家在選擇的時候可以買小半碼。有個地方大家需要注意,就是這次X 18+的後跟鞋領很高,而且頂端比較薄。在圖中所示的這種狀態下可以看到跟腱其實和鞋領還是有比較大的空隙,這一點和織物鞋領相比還是差了不少。但是這種情況也算是傳統低幫鞋領的一個通病吧,在前傾的時候都會發現跟腱和鞋領有空隙。但是別擔心後跟在鞋倉裡面的鎖定性,後跟和鞋倉內襯中的兩個海綿墊剛好卡住,舒適度和包裹感還是可以的。對於這個一體化鞋舌和無鞋帶設計為什麼採用這種無彈力材質的原因,我個人的理解是阿迪達斯就想用這種偏緊、偏硬的方式來起到鞋面和足部的鎖定性。防止鞋面的松垮或者不跟腳,這一點在織物鞋舌的Predator 18+上也被得到證實,大家都覺得織物鞋舌的18+時間長了有點松,不是那麼踏實。


由於它的鞋領有一個小小的凸起,一開始上腳的話能夠感覺到它有點頂住腳脖子前面,好在鞋領的材質不算很硬,邊緣處理的也相對圓潤,異物感在適應開了之後就有所緩解。


最大的進步主要體現在鞋面材質上,X 18+的鞋面採用了新的SKELETAL WEAVE技術,這種才是不是傳統的織物紗線,是一種類似於TPU的硬質網格線,通過熱熔的方式集成在一起。所以它整體呈現出來的效果和質感都要明顯偏硬不少(相比於阿迪達斯的Primeknit和耐克的Flyknit)。也是因為網格線的存在,鞋面有比較明顯的隆起,這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鞋面的摩擦力。還有一點這個隆起也充當了鞋面的筋骨,使得鞋面整體的定型效果不錯,不會像織物鞋面那樣軟塌塌的。這種鞋面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層韌性的防水布,有一定硬度但是卻少了那種廉價的塑料感。細膩度上肯定無法和純織物相比,但是好的一點它能夠拉近腳面和足球的距離,讓球本身的反饋能夠更直接和清晰的傳遞到腳上。


這種觸感有點介於傳統超纖維和織物之間,適合那些對目前兩種材質都穿膩了的人,一旦適應了這種材質的層次感和直接性,還是比較容易認可的。注意我在上一句中用到了「層次感」這個詞,為什麼?因為它不是單層的結構。其實想想也能理解,如果直接丟一個這樣的單層鞋面的話,那麼鞋子的舒適度是沒有辦法保證的。為了解決它就是鞋面內里加墊層。好在它的這個墊層也比較講究,存在於整個內腳背和內側,靠外側的地方就沒有了。我想這也是考慮到大部分人都主要在這個區域觸球、接球,墊層還起到了一定的緩衝、泄力的作用。而外腳背區域多是走邊內切,那一瞬間需要乾脆利落的撥球或者橫拉,單層鞋面反而更好感知到發力的細微變化。薄而韌的鞋面能夠比較明顯的過濾掉那些被鞋面墊層吸收掉的力量,所以這種不同處理方式對應的設計區分,還是相當講究的。比較尷尬的一點是因為這個一體化鞋舌的材質和鞋面材質的差異,所以在正腳背發力抽射的時候能夠有明顯的兩極分化。很難把控這兩種材質結合的部位吃球的角度和力度,這一點還是需要花點時間來適應的。還有也是因為正腳背區域這個墊層的關係,抽射的時候沒有想像中那麼乾脆利索,有點點拖泥帶水的感覺。


這次的這個大底個人感覺完全就是對F50經典大底的一種回爐重造,或者說改良升級,因為前掌的大三角釘太熟悉了!改變的話就是後跟對鞋釘進行了橢圓化和「縮小化」處理,我特意用了引號,主要就是後跟的鞋釘和前掌相比明顯小了一號。這種做法讓我想起了梅西在個人定製大底上,尤其是對後跟兩顆鞋釘的處理,他希望後跟的兩個圓釘小一點,相對短一些,這些我感覺在X 18+的大底上也看到了一些類似的理念。


爆發力的話前掌的三角釘完全沒有問題,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發展,輕質的尼龍在減重和回彈速率上都要比F50時代有優勢。但是這種鞋釘也確實挑場地,一定要在相對好的場地來下場。是否會出現斷釘,這個目前還不敢下結論,看結構的話,如果一定在一般的場地使用,還是有斷裂的可能。


類似F50的外觀設計和新科技的加成,讓原來的F50粉絲對X18+有著天生的好感。貝爾歐冠決賽的開掛表現也為它的首秀積攢了足夠多的分數,讓我挑一些毛病的話,我覺得在鞋舌材質的處理上應該要照顧到更多人的腳型特徵和習慣,雖然大家都知道X 18+的鞋倉很寬,但是鞋面材質由於沒有織物的彈性,所以上腳的感受也相對偏硬一些,需要一個暖開的過程。和當前的刺客12相比,它的速度屬性更明顯、直接,主要差在鞋面的舒適度和全方位包裹性以及一些柔軟度上,不過這個差是相對而言,畢竟刺客12是織物鞋面。可是如果你想要比織物鞋面硬,但是又比超纖維軟的那種感覺,X 18+就是你的菜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