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智慧玩幽默,蘇軾打遍天下無敵手,卻唯獨不是佛印的對手

島主歷史觀 發佈 2020-07-17T07:31:24+00:00

縱觀蘇軾身邊的一眾好友,在書法上能與他不分伯仲的是黃庭堅,在繪畫上能與他一較高下的是文與可,在詩詞上能與他相提並論的是秦觀,而在智慧和幽默上能與他相互匹敵的,卻唯有一代名僧佛印。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縱觀蘇軾身邊的一眾好友,在書法上能與他不分伯仲的是黃庭堅,在繪畫上能與他一較高下的是文與,在詩詞上能與他相提並論的是秦觀,而在智慧和幽默上能與他相互匹敵的,卻唯有一代名僧佛印。

蘇軾才高,佛印亦然,蘇軾愛開玩笑,佛印亦然,所以二者的友情碰撞,必然擦出火花,誕生趣事。

求人不如求己:

一次,蘇軾與佛印同游寺廟,蘇軾見大殿之內的觀音菩薩塑像手持念珠,心中覺得非常不合理,質疑道:「觀音菩薩為什麼要數念珠呢?」

佛印回答:「觀音數念珠,是在拜佛。」

蘇軾又問:「觀音自己本身就是菩薩,拜的又是哪一尊菩薩呢?」

佛印回答:「觀音菩薩。」

蘇軾更納悶了,繼續追問:「觀音菩薩為什麼要拜自己呢?」

佛印回答:「因為求人不如求己啊。」

在這個故事中,佛印固然有調侃的意思,但其中邏輯,確實是三界通用的真理。佛印真不愧為一代高僧,其修行之精、道行之深、境界之高,實在令人佩服。

一屁過江來:

發生在蘇軾與佛印之間的有趣故事很多,其中筆者最鍾愛的一則發生在蘇軾被貶黃州期間,當時,佛印住在廬山歸宗寺,中間雖有長江相隔,但二者卻往來不斷,經常在一起談詩論道。

一日,蘇軾寫了一首贊佛詩偈,偈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此詩的點睛之筆是第三句,其中,「八」是佛家用語,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共八件事。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便是寵辱不驚,悲喜不動於心。蘇軾的「八風吹不動」,看似是在贊佛,實際上卻是在說自己修行高、道行深,自得之意溢於言表。

對於這首小詩,蘇軾非常滿意,忍不住要在好友佛印面前嘚瑟一下,於是將詩句謄抄在詩箋上,封好信封,派小童乘船渡江送給佛印品鑑。

小童剛走,蘇軾就已經坐不住了,心急如焚地等著看佛印怎麼誇他。他料定,如此佳作,必然令佛印拍案叫絕,欽佩自己的才華和才思。

終於,小童回來了。蘇軾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封,卻見詩箋上赫然寫著佛印僅有的兩字評語——放屁!

蘇軾本來信心滿滿,卻被佛印如此打擊,他實在氣不過,他當即火冒三丈,二話不說,轉身就親自渡江找佛印理論去。

蘇軾帶著一肚子的怒火第一時間趕到了廬山,直奔歸宗寺而去,卻見門上貼著一張字條,他湊近一看,上面寫的是: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原來,佛印料定蘇軾修行不夠,根本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所以故意出言激怒,等著看他原形畢露。

蘇軾自詡為「八風吹不動」,實際上呢,佛印只是寫了「放屁」二字,他就立馬暴跳如雷,所謂的修行,不過流於形式,學問再大、才華再高,終究是境界不夠。

經此一事,蘇軾對佛法乃至於人生的領悟都更上一層樓,未曾想,佛的一句「放屁」,竟成了他頓悟的轉折點。

東坡吃草:

佛印不僅自己學問大、道行深,就連他身邊的小沙彌,在長期耳濡目染中都變得才智超群。

一日,蘇軾來寺里找佛印下棋,不料佛印不在,出門迎客的是一個小沙彌。蘇軾向來愛開玩笑,便隨口調侃道:「禿驢何在?」意思就是:「佛印和尚哪裡去了?」

小沙彌見有人對師父如此無禮,心中憤懣不已,於是開口回答道:「東坡吃草!」

這句話表面是在回答蘇軾的提問,你問我驢哪裡去了,我告訴你在東邊的坡地上吃草,合情合理。但眾所周知,「東坡」是蘇軾的號,小沙彌一語雙關,實際上是把「驢」的稱號又還給了蘇軾。

蘇軾自然聽出了小沙彌的言外之意,但小孩子嘛,又不好和他一般見識失了體面,所以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筆者云:

拼智慧玩幽默,蘇軾打遍天下無敵手,卻唯獨不是佛印的對手。究其原因,還是源於佛是修行之人,對事對理,領悟都要更深一層。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