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P因素 為不同心理疾病尋找通用解藥

文匯網 發佈 2020-08-02T12:53:44+00:00

當他們因此而求助於心理醫生時,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所描述的症狀,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找到對應的疾病,諸如抑鬱症、恐懼症、厭食症、精神分裂症等等,隨後確定相應療法。

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受到心理問題的困擾。當他們因此而求助於心理醫生時,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所描述的症狀,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找到對應的疾病,諸如抑鬱症、恐懼症、厭食症、精神分裂症等等,隨後確定相應療法。

這些人們熟知的傳統精神疾病診斷方法真的有效嗎?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神經學家安可·哈默施拉格表示,數千年來,醫生始終在將不同的精神疾病分門別類地進行討論,然而從生物學角度來講,這可能讓人類在認識精神疾病上走了不少彎路。

P因素(個體對心理疾病的一般易感性),與「一般智力」類似——儘管心理疾病種類繁雜,且行為與心理症狀各異,可一旦人患上了某種特定的心理疾病,那麼患上其他多種心理疾病的機率就相應提高。醫生由此將更關注精神疾病的症狀本身,並制定寬泛的治療方案。

P因素高的人都有特殊的腦迴路,這段迴路負責監控並處理信息,使其能夠參與高級皮層功能,包括對情感、思想與行為的控制。P因素高可能表現為思維混亂、情感控制障礙和負面情緒滋生傾向。雖然這些推論尚未確定,但理解P因素確實有助於診療心理疾病。

神秘P因素

不同心理疾病的共同病因

安可·哈默施拉格並非信口開河,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確鑿證據讓科學家們意識到,許多心理疾病是同源的。也就是說,儘管不同的心理疾病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但它們卻有著共同的病因——是「P因素」 (個體對心理疾病的一般易感性)在作祟。

這個結論看似有悖常理,但理解P因素的內涵後就容易明白了。我們可以用智力問題來類比一下。一百多年前,英國心理學家查爾斯·斯皮爾曼曾指出,兒童在某一項大腦活動中的表現(比如語言流暢程度)與大腦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數學推理、空間操縱、邏輯)息息相關。簡單來說,有這麼一件事,能把這件事做好的人,自然也能做好其他事。反之,如果有人連這件事都做不好,那麼其他事也很難做好。斯皮爾曼經過分析後發現,在大腦功能中,認知能力就是「這件事」,其他大腦功能都與認知能力相關聯,因此認知能力就是一種「一般智力」。

P因素就與「一般智力」類似——儘管心理疾病種類繁雜,且行為與心理症狀各異,但「一旦你患上了某種特定的心理疾病,那麼你患上其他多種心理疾病的機率就相應提高」。這是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阿夫沙洛姆·卡斯皮與特里·莫菲特分析了1000位「70後」人群長達40年的健康狀況變化後得出的結論。他們也由此提出了「P因素」的概念。

早在201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班傑明·拉希團隊就分析了3萬人在三年內的心理診斷報告,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這個結論非常具有顛覆性。從這個結論出發,心理醫生將更關注精神疾病的症狀本身,並據此制定出相對寬泛的治療方案。此外,有些匪夷所思的個人或家族心理問題,今後也有望迎刃而解。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行為遺傳學家羅伯特·普洛明說:「我不認為世上存在什麼(相互獨立的)心理疾病,這些只是固有醫學模式下的虛構概念。」

遺傳學尋根基因

「單詞」的不同「拼寫」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深知心理疾病有遺傳學基礎,而且遺傳率相當高。

大量雙胞胎心理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遺傳率約為80%,重度抑鬱症的遺傳率約為45%。如果某人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人確診了某種心理疾病,那麼這個人不僅很可能患上同種心理疾病,而且罹患其他心理疾病的機率也相應上升。舉例來說,假如父親或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那麼孩子罹患雙相障礙的機率就會翻倍。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人可能並沒有遺傳到某種特定的疾病,而是通過遺傳獲得了相對綜合的P因素。

在遺傳上,P因素究竟是什麼?過去十年間,精神病學家一直在探索心理疾病的遺傳學根源,也因此找到了P因素存在的關鍵證據。

早期的精神病遺傳學研究主要集中於尋找誘發特定心理疾病的個別基因。然而,這種研究的效果很不理想,直到2005年前後,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晶片問世,才為研究帶來了質變。

圖為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開發的新型DNA生物傳感器,它是一種無線SNP晶片,比指甲還小。圖/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

SNP晶片形似數位相機里的存儲卡,科學家們可以用它來找出各種基因變異的位點。

DNA的四種鹼基能產生數百萬種組合,即使同一個基因「單詞」,每個人也可能有不同的「字母」組合,比如某人某個基因的特定位置上是胸腺嘧啶,其他人則可能是腺嘌呤、鳥嘌呤或胞嘧啶。這種單核苷酸多態性超過1000萬種,而一枚SNP晶片則能一次性檢測100萬種。

2009年,國際精神分裂症聯盟使用SNP晶片分析了3000多位患者的基因。儘管研究人員沒有找到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特定變異基因,卻發現病症實際上與數千個變異基因有關,每個基因都能產生微弱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變異基因同樣能誘發雙相障礙。

正是基於這些突破性進展,莫菲特與卡斯皮才在數年後正式提出了「P因素」的概念。

遺傳率55%

社會誘因與基因影響相當

2013年,科學家們對3萬名雙相障礙、重度抑鬱症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組數據進行了詳細分析。研究結果再次證明,SNP已經超出了傳統精神病學的診斷範疇。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邁克·甘達爾表示,科學家們曾經以為基因分析將明確每種心理疾病的生物學特徵,但實際上卻找到了誘發多種心理疾病的共同基因因素。

研究發現,神經疾病的病理與心理疾病完全不同。

神經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綜合徵、亨廷頓病、多發性硬化症等病症,主要影響神經系統本身。2018年,美國哈佛大學大腦風暴聯盟曾對患有心理與神經疾病的26.5萬人進行基因分析。結果發現,神經疾病互相之間幾乎不存在基因學關聯,與心理疾病的聯繫也微乎其微。由於神經疾病的形成與特定基因關係甚密,因此傳統醫學研究模式更適合分析神經疾病。

相比之下,心理疾病的研究分析就複雜得多,因為誘發疾病的數千種SNP呈正態分布。簡而言之,一小部分人攜帶極少數誘發疾病的SNP,還有一小部分人攜帶大量SNP,而多數人介於兩者之間。與之相應,心理疾病症狀的嚴重程度也呈正態分布。普洛明說,心理疾病沒有臨界點,並不是說致病SNP多到一定程度,疾病就會突然發作。

實際上,現實狀況更要複雜得多。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克莉絲托·米德爾多普解釋,心理疾病之間有巨大的交集,但確實也有一些基因方面的因素會讓疾病症狀各異。卡斯皮也強調,基因只是冰山一角。他認為,更關鍵的是,絕大多數心理疾病有共同的環境和社會心理因素。比如說,虐待兒童、吸毒、酗酒等都會誘發心理問題。

近年來,普洛明團隊一直在試圖量化P因素中基因作用的占比。他的研究團隊根據7000對雙胞胎的數據,估算出P因素的遺傳率約為55%。這就說明,雖然不同人對心理疾病的一般易感性差異巨大,但基因的影響剛剛過半,非遺傳因素的占比也接近半數。

特殊腦迴路

誘發基因控制神經突觸

儘管心理疾病的誘發原因錯綜複雜,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即不同的疾病有共同的基因根源。科學家們下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從生物學角度論證這個觀點。

2018年,甘達爾與丹·格希溫德等人曾進行過相關研究。他們收集了700位心理疾病患者的驗屍報告,著重分析大腦皮層的基因表達。大腦皮層是人腦的外層結構,也是高級認知功能所在的區域。甘達爾團隊發現,誘發基因高度等同的心理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在基因表達樣式上非常相似。此外,許多誘發基因的確控制著神經突觸的活動。

哈默施拉格的研究印證了甘達爾的結論。她的團隊進行了大量研究,想尋找到誘發五種常見心理疾病的變異基因。結果發現,幾乎所有基因集都有神經功能,且對突觸產生影響。這就說明P因素似乎與大腦細胞交流有關。

來自英國牛津大學馬克西姆·塔奎研究團隊的最新結果顯示,在心理疾病高風險兒童的大腦內存在「脆弱網絡」。研究人員將這些兒童的大腦掃描圖像與低風險人群相比,結果在三個關鍵區域發現了重要差別:其一,默認網絡,這個結構在大腦休眠時非常活躍;其二,負責規劃與控制的區域;其三,處理視覺的區域。

卡斯皮與莫菲特發現,P因素高的人都有一段特殊的腦迴路。這段迴路負責監控並處理信息,使其能夠參與高級皮層功能,包括對情感、思想與行為的控制。

然而,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些大腦構造對於人的心理活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卡斯皮與莫菲特認為,P因素高可能表現為思維混亂、情感控制障礙和負面情緒滋生傾向。雖然這些推論尚未確定,但理解P因素確實有助於診斷並治療心理疾病。

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是指DNA序列中單核苷酸鹼基(A、C、G或T)的變化,是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雖然大多數SNP對健康沒有明顯的影響,但有些SNP會增加患癌症、糖尿病、心臟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的風險。SNP晶片的問世,為精神病遺傳學研究帶來了質變。 圖/Genengnews

跨診斷治療

心理疾病療法或有「萬能版」

針對某些特定的病症,不少藥物具備一定療效。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托娃·富勒說:「實際操作中,我們經常用同樣的方法治療不同的疾病。比如,抗精神病藥物不僅對精神病有效,還能用於治療狂躁症、精神錯亂、焦慮症等疾病。」P因素能夠解釋為什麼這種「跨診斷療法」屢試不爽。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甘達爾說:「如果我們能發現P因素的生物學標誌,也許就能確定它的機理,並進一步完善療法,使醫生可以更自如地應付不同心理疾病。」

除了藥物之外,某些 「話療」(如認知行為療法)也有「跨診斷」療效。莫菲特說,對於患者來說,他們需要堅持學習如何重新梳理過去的經歷,如何發現事物的積極面,如何認識誘發症狀的因素,以及如何掌握生活技能等。

目前,某些特定疾病已有相應的治療方針,但如果融入了P因素,醫生們就可能把認知行為療法升級為「萬能版」——通用元素療法。莫菲特說,這是一種適用於所有心理疾病患者的一線認知療法。在此治療基礎上,患者們可再轉至專科,根據精神分裂症、恐慌症等疾病的症狀接受進一步治療。

莫菲特還認為,既然認定P因素存在,那麼治療對象就要從「疾病」轉向「痛苦的症狀」,「我們通常認為,如果某人今天出現抑鬱症狀,就應該專注於治療抑鬱症,但我們還應該意識到,他以後可能會出現其他症狀,所以需要提前準備好足夠的應對措施」。

普洛明則進一步指出,這些研究成果顛覆了正統的精神病學觀念,「現有模式把少數『有病的人』和多數『正常人』對立起來。然而現實情況是,人與人之間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