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這兩大跡象,說明你正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第一心理 發佈 2020-08-02T14:09:33+00:00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也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但如果只講愛,而不講教育的方式,就會阻礙孩子的心理發展,還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那麼何謂心理不健康呢?

實際上,人們一般認為的心理不健康是指性格缺陷,例如一個孩子性格過於沉默,不擅長與人交往,或是思想比較偏激,與普通的孩子不一樣。

但在心理學中,心理不健康指的是心理發展不健全,表現在很多方面。

沉迷遊戲

隨著經濟的發展,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功能也越來越多。以往手機是成年人的專用品,而如今基本上每個小孩都有一部手機。

兒童的自控力較差,因此經常用手機來玩遊戲,為此遊戲公司還專門推出了成年人監護平台來監管孩子的遊戲時間。

有些兒童沉迷於遊戲不能自拔,以至於荒廢學業,玩遊戲的時候精神抖擻,但做其他事情尤其是學習的時候便顯得無精打采,這與其家長的教育密不可分。

一些家長整日忙於自己的工作,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因此孩子經常拿父母的手機玩遊戲,遊戲中的「小學生」越來越多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這些父母看來,只要能夠讓孩子吃飽喝足穿暖就是最好的照顧,他們不關心孩子的心理活動,對於孩子的行為要麼放縱,要麼打罵,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兒童,其心理很難健康發展。

在學習中,他們屢屢碰壁,被稱為「問題學生」,老師批評他們,回到家也不能得到父母的輔導,因此便將精力投入到遊戲中。

遊戲的匿名原則導致了孩子們責任意識下降。

在遊戲中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發泄著不滿。遊戲的立即強化機制也強化了他們的遊戲行為,因此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即學習不良→玩遊戲→學習不良。

同時,由於他們在遊戲中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他們在現實中的同伴關係也會受到影響,其社交智力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

侵犯他人

侵犯行為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其中最常見的類型是語言侵犯和動作侵犯。這兩種侵犯類型具有性別差異。

研究表明,女性傾向於使用語言侵犯他人,例如辱罵、譏諷等,男性傾向於使用動作侵犯他人,例如用手、腳等部位攻擊他人。

校園欺凌現象一直存在,且在地域上具有廣泛性,研究表明我國各省份學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校園欺凌,受到欺凌的學生一般具有不愛說話、不合群等特點。

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特別喜歡嘲諷他人或是發現他們在學校經常欺負同學,那就說明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父母應該及時阻止並糾正他們。

實際上,孩子之所以侵犯他人,最大的原因便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在有些家庭中,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動輒打罵他們,久而久之,孩子通過觀察學習習得了父母的辱罵和毆打等行為,並在學校中對其他同學表現出來。

其次,孩子經常玩暴力遊戲或者看暴力電影也會導致他們習得侵犯行為。

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智慧型手機或者電腦,各種暴力遊戲的准入門檻也普遍較低,因此孩子們可以很容易地玩到含有暴力因素的遊戲。

一些父母比較縱容孩子,對於孩子玩的遊戲也不太關心,因此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去模仿遊戲中人物的行為。

對於成人來說,電影或者遊戲中的各種因素並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孩子不同,他們缺乏分辨能力,價值觀也還未形成,因此很容易把虛擬世界中的因素表現為外顯的行為。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父母就應該敲響警鐘,因為你正在培養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

孩子一旦出生,父母就有把他們撫養成人的責任和義務,但僅僅關注他們的溫飽是不夠的。

從某一層面來說,如果能夠培養出一個孝順、有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孩子,那麼他將來取得的成就可能遠比家長專注於工作所取得的收益高得多。

時代在發展,僅僅關心孩子的溫飽已經過時了,有遠見的父母會採用正確、科學的教養方式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