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飛天——創意期:漫天飛舞漫天花(北周、隋)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7-15T07:48:20+00:00

「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洛陽伽藍記》漢語「飛天」一詞,最早見於東魏成書的《洛陽伽藍記》。

「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洛陽伽藍記》

漢語「飛天」一詞,最早見於東魏成書的《洛陽伽藍記》。飛天是佛教造型藝術,他的形象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話,為婆羅門教中的二位小天神「乾達婆」和「緊那羅」。天,在佛教概念中,不僅指天國、天宮,還是對神的尊稱,如吉祥天、三十三天等。因此,漢譯佛經,用「飛天」這兩個字是很貼切的,它專指天宮中的供養天人和禮佛、舞樂的天人。乾達婆和緊那羅是能歌善舞的天人,後來成為侍奉供養佛的小神靈,司音樂、散花和禮拜之職。每當佛講經說法之時,以及最後佛涅槃之時,他們都凌空飛舞,奏樂散花。

按佛經所示,飛天的職能有三:一是禮拜供奉,表現形式為雙手合十,或雙手捧花果奉獻;二為散花施香,表現形式為手托花盤、花瓶、花朵,或拈花散布;三為歌舞伎樂,表現形式為手持各種樂器,演奏、舞蹈。根據這三項職能,古代匠師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把一個毫無情節可言的題材表現得豐富多彩,並逐漸形成一種富有特色的藝術形象。

飛天的造型傳入中國,有個很重要的發展,那就是強調了音樂性和舞蹈性。它從印度經過西域傳到中國內地,經過了一千多年的衍變和發展,日漸完美,形成了中國化的造型。原來印度的飛天持樂器的形象非常少,而伎樂飛天在敦煌石窟已成為主題;原來印度飛天的動態都出自印度的舞蹈,而中國的飛天,從舞姿、服飾等特點看,則受到當時中國社會舞蹈的影響。

敦煌石窟以莫高窟為主,包括榆林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堪稱中國飛天圖像薈萃之地。據統計,僅莫高窟就有二百七十多個洞窟繪有飛天四千五百身之多,加上其餘石窟,飛天近六千身。從敦煌飛天的造型衍變、時代特徵以及技法特點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四個時期:

一、早期(北涼、北魏、西魏)為模仿萌發期;

二、中期(北周、隋)為轉型創意期;

三、盛期(初盛唐、中晚唐、五代)為定型鼎盛期;

四、晚期(宋、西夏、元)為程序化衰落期;

飛天是佛教天宮的精靈,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間最善良、最美麗的形象,使人覺得親切並產生佑護感。飛天的美學基調是健康的,表達的是升騰、開朗、樂觀的情趣,這也正是飛天藝術的生命力所在。我們將陸續擷取出敦煌石窟藝術中各個時期經典的飛天圖像,以饗讀者。

創意期:漫天飛舞漫天花北周、隋(公元557-618年)

北周和隋代立朝的時代雖然短暫,但開鑿的洞窟卻不少,特別是壁畫的藝術表現力十分突出,而且很有特色。飛天的表現尤其不同凡響,可以說敦煌北周、隋代的飛天極具想像力和藝術魅力,它是飛天藝術的高峰,是早期飛天的終結,盛唐飛天的前奏。

北周時期的飛天繪製有其規定的位置。除佛龕內外,環繞四壁也出現了大量的伎樂飛天,形成《妙法蓮華經》所描述的「諸天伎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俱起,雨諸天花」的歡樂景象。

隋代的飛天,無論在洞窟布局和繪製技法上都發生了變化,它已完全擺脫了西域畫風的影響,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表現形式多樣,熱烈而絢麗。自隋代起,飛天被描繪成嫵媚、娟秀的少女或貴婦,女性特徵明顯,且隨著社會的開放,形成了袒胸露背、赤足、豐腴健美的形象。這種世俗化的轉變,使敦煌石窟成為具有時代風尚的畫廊。

創意期的飛天藝術處於轉型階段。

一排伎樂飛天,頭戴花冠,面部、胸部、腹部、肘關節暈染形成圓圈結構,頭光、衣裙用四種顏色間隔排列,演奏琵琶、箜篌、橫笛和腰鼓,氣氛熱烈。

四壁上部畫有紅、白、藍、黑、綠五色天宮欄牆紋,伎樂飛天在天宮欄牆上飛翔。飛天面相清瘦,束髮無冠,著漢式大袍,飛翔中變換各種姿態,表現出妙趣橫生的演奏場面。

飛天發束巾帶高聳,長眉細眼,雙手拈花,上身著有領小襖,下著長裙,身後的尖角飄巾逶迤空中。同類描繪還見之於魏晉墓壁畫,其人物造型脫胎自中原少女形象。

在佛的火焰紋背光上側,一身飛天從天而降,面相豐圓,長眉大眼,袒裸上身,著長裙。面部暈染有西域畫法特徵。

飛天梳高髻,身著右袒半袖小襦,束裙圍,著寬裙,寬肩短腿,吹奏排簫、橫笛、豎笛,姿態自然。面部用中原式暈染法暈染而成,兩頰的兩團紅色似花臉狀。

飛天面相豐圓,身形壯碩,一身雙手持花,回首橫向飛動,另一身與之相望,揮動雙手下飛,動作豪放。

在上方平棋的外岔角處繪有四身裸體飛天,而下方平棋的相同位置,四身飛天則著長裙。飛天在三角形空間裡做各種舞姿。線描技法純熟,人物造型準確。方井心的蓮花水池中畫有旋渦紋,從中可看出勾線的功力。

在蓮花叢中畫有飛天,頭梳雙髻,手持內盛蓮蕾的花缽,穿中原式大袍,巾帶似羽毛,身旁一長尾鳥隨其飛翔,有空間運動感。

飛天有鬍鬚,束髮髻巾呈花瓣狀在一排伎樂飛天中有意安排背身演奏的形式,避免了構圖上的單調。

在佛傳故事「乘象入胎」中,太子著菩薩裝乘象奔馳而至,前方有伎樂引導,象蹄由飛天抬舉,騰雲駕霧。此處飛天僅著短裙,舉雙手如力士,是飛天的另一種形象。

佛傳故事「夜半逾城」中說,悉達多太子夜半騎馬飛越出城,入林修行,前有飛天引導,後有天女奏樂,下有天神似的飛天托著馬蹄飛行。畫面有動有靜,有張有弛,很富浪漫色彩。

此圖與前圖相對稱。佛傳故事「乘象入胎」說的是摩耶夫人夢見太子乘白象投胎,醒來後遂感孕。畫面為太子乘象飛馳而來,有樂隊、飛天、天神相簇擁。

佛寶蓋後的花樹枝繁葉茂,飛天雙手托蓮花飛翔、赭紅色地襯托著白雲綠葉,分外鮮明。

藻井中心為大蓮花,四周畫有飛天、鳳凰、玄鳥、迦陵頻伽鳥、翼馬環繞飛翔,井心外有新奇的禽鳥連珠紋邊飾。飛天持樂器與鳥獸齊歌,寓意吉祥,有民間裝飾趣味。色調以石綠為底色中間加有金色,清新而華麗。

在東王公(一說為帝釋天)的龍車下方,有伎樂飛天奏樂相隨,一持腰鼓,一抱琵琶,一吹橫笛,或側身,或轉身飛翔,造型別致,動感十足。反映出當時道釋合一的信仰狀況。

飛天聞佛說法,手持大蓮花飛舞供養。上一身急速下降,回首向佛,體態優雅。下兩身持蓮花飛向菩薩,姿勢生動。飄帶畫法頗有特色,末端回勾,表現出流動中的力量感。

東王公(一說為帝釋天)乘四龍車赴會,有飛天持香爐、花瓶和花盤前呼後擁而來,場面生動壯觀。以白為底色,襯以青綠、土紅和黑色,色彩豐富而素雅。

西王母(一說為帝釋天妃)乘四鳳輦,旌旗飛揚,左右有飛天簇擁,捧花盤散花,氣氛熱烈。

天宮欄牆上飛翔的飛天如世俗伎樂少女,梳雙髻雲鬟,削肩娟美,著土紅和黑色長裙在蔚藍色天空中飛翔,一回身吹笙,一雙手捧鮮花和花盤。天空藍色由下至上逐漸暈染加深,有真實感,這種畫法十分少見。

飛天光頭,長眉大眼,右袒,穿寬袖大袍,右手持長柄香爐,左手持缽。畫面以紅色為底,濃艷厚重,增強了裝飾性。

在說法圖和天宮欄牆之上畫有飛天繞窟飛翔,有的散花,有的演奏琵琶、排簫。色彩淡雅,以青綠、灰、黑、土紅為主色,畫面清新爽目。

飛天光頭,為童子相,彩雲在身下飄動,空中降下天花。頭大身短,具有隋代造型特點。

在彌勒說法圖上繪的飛天,從天而降,赴會聽法,或手托蓮花,或手握飄帶。空中有蓮花點綴。素白色作底,赭紅為主色調,加少量石綠,色調清新,簡潔大方。

文章轉自:敦煌研究院,圖文來源於《敦煌石窟全集:飛天畫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