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歷史真相:宋太宗到底是弒兄篡位還是合法繼承

林君說 發佈 2020-08-04T11:40:19+00:00

宋太宗,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22年,享年58歲,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在宋代歷史上,宋太宗算得上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因為他勤於政務,關心民生,所以死後諡號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宋太宗(公元939~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歲,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宋太宗本名趙匡義,為了避趙匡胤「匡」字諱,曾改名趙光義。在宋代歷史上,宋太宗算得上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因為他勤於政務,關心民生,所以死後諡號神功聖德文武皇帝。不過,這位英明君主,在野史記載中也有見不得人的污點,說他有弒兄篡位的嫌疑。

今天的史學者,圍繞這一記載和正史中的種種說法,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是宋太宗「弒兄篡位」,奪取了哥哥的江山;一種認為宋太祖之死與他沒有關係,他的繼位合於情理。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斧聲燭影中殺兄奪位?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上御太清湖以望氣…召開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寢,斟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數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逮曉登明堂,宣遺詔罷,聲慟,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身體,玉色瑩然如出湯沐」。

這就是宋朝初年文瑩和尚著的《湘山野錄》一書關於斧聲燈影的記載。斧聲燈影之所以引人關注,就因為事情如此發展於情於理多有不合:正值盛年的太祖突然駕崩於「萬歲殿」,並且未傳位於兩個兒子,而由弟弟趙光義繼承大統。人們於是產生疑問:斧聲燭影中,是太祖力勸弟弟繼任大統,還是光義謀殺病中的哥哥篡位?《湘山野錄》關於「斧聲燭影」的記載於是成了宋太宗弒兄篡位和後人對其即位合法性懷疑的直接證據。除此之外,後人還找出另外一些太宗可能弒兄篡位的證據。《宋史·太祖本紀》中對太祖之死的記錄就有不少疑點。該書對太祖的死只簡略地說:「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葬於殿西階。」根本沒有說明猝死原因。太祖無病無恙怎麼就突然崩逝於「萬歲殿」呢?這難免讓人懷疑。毛澤東在評點《宋史·太祖本紀》時,也曾對此批註:「不書病,年五十?」所以,後人認為太祖突然猝死,是個歷史疑案,而太宗此夜「留宿禁內」,且有「斧聲燭影」之說,其弒兄篡位的嫌疑明顯。

南宋遺民徐大綽在所著《燼餘錄》中更是直接寫道,趙光義對歸降的後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費氏垂涎已久。可是,孟昶去世後,宋太祖將花蕊夫人納為己妃後來,太祖因病臥床,半夜時趙光義叫他,見他不答應,便乘機調戲花蕊夫人,但「太祖覺,遽以玉斧砍地。皇后、太子至,太祖氣屬縷」,趙光義慌忙逃回自己的王府,次日太祖駕崩。從這段敘述來看,趙光義好像是在皇宮陪伴患病的太祖,並趁他昏睡不醒,想乘機調戲鍾情已久的花蕊夫人,但被太祖發覺,可能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趙光義,由於病體虛弱,力不從心,反而被趙光義砍傷。等皇后和太子聞聲趕到之時、趙匡胤已氣息奄奄了。

太祖是病怒交加而死,還是為趙光義所害?尚難下斷語。

另外,從太宗繼位的過程來看,也大有可疑之處。據司馬光的《涑水紀聞》記載,「太祖初宴駕,時已四鼓,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按:其他書籍上作王繼恩)召秦王德芳;繼隆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見醫官程德玄坐於府門…乃告以故,扣門與之俱入見王,且召之。王大驚,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入久不出,繼隆促之曰:『事久,將為他人有。遂與王雪下步行至宮門,呼而入俱進至寢殿。宋後聞繼隆至,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這段記載與文瑩《湘山野錄》中說,「是夕,太宗留宿禁內」不同,而是說趙光義當夜回到了自己的府中,是在半夜由宦官王繼隆和心腹程德玄陪同下一同前往宮中的,似乎證明趙匡胤崩逝之時,他根本不在現場,與「斧聲燭影」無關。即使如此,也不免讓人懷疑,宦官王繼隆何以知道「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平時有詔書嗎?他是「金匱之盟」的見證人嗎?宋後命他去召秦王德芳,為何竟敢擅作主張?程德玄怎麼這麼巧也到了晉王府?至少,這段記述明確表明,宋後召的是秦王趙德芳,即太祖小兒子,而並非是趙光義。只不過趙光義先於諸王子,搶先進了皇宮。再說,假如太祖已經明確傳位於趙光義他又何必「猶豫不敢行,曰:吾當與家人議之」。這話從何說起?宦官王繼隆又說:「事久,將為他人有」又說明了什麼?司馬光的這段記載,顯然考慮到了為遵者諱,有意為太宗開脫,但是這些含糊其詞的記載,是否又暗示了什麼呢?

《宋史·太宗本紀》中在肯定宋太宗是賢君的同時,明確指出了四點非議:「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用白話來說,就是後代人難免對太宗有以下四點不解:其一,太祖去世後,他榮登皇位,為何不遵慣例次年改用新年號,而是連僅剩的兩個月也來不及等待,就迫不及待地將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呢?他如此急於改弦更張是不是心懷鬼胎,想以此先入為主,造成不可逆轉的既成事實?這難免讓人生疑。其二,趙光義的弟弟趙光美,既然是「金匱之盟」中「兄死弟及」的又一皇位繼承人,為何趙光義繼位後,先任命其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後來卻將這位因避諱而改名為廷美的弟弟莫名其妙地剝奪了王位貶為涪陵縣公,導致其不久就抑鬱而死呢?其三,太宗繼位後,曾封為節度使和武功郡王的太祖兒子德昭,為何征討北漢之後,好意規勸太宗信守諾言,獎勵出征的有功將士,太宗非但不聽,居然說:「待汝自為天子,賞未晚也!」德昭由此感到自己受到了極大的猜忌和防範,性命早晚難保,回家後自刎而死。這種行徑,無異於逼其自殺。一年之後,太祖年僅23歲的幼子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人們由此不免懷疑「共保富貴,無憂也」的誠意。其四,太宗曾經把皇嫂宋後加封為「開寶皇后,但其死後,卻不按皇后禮儀發喪,這又是為什麼呢?所以「察其言,觀其行」,太宗根本沒有兌現「共保富貴」的諾言,只看到他斬草除根,逐一消除了皇位競爭中的最後隱患。以上四點的出現,難道全部出於偶然?

最後,我們再聽聽宋朝民間的聲音。由於宋太祖暴死,五六年內兩個兒子也不明不白地喪生,當時,民間就流傳有各種版本的太祖神秘暴死和因果報應的故事。除「斧聲燭影」之外,還有「宋太祖轉世為斡離不,滅北宋,殺太宗子孫幾盡」的傳說。其中還有一個頗有影響的說法是這樣的:宋太宗弒兄篡位,大逆不道,喪盡天良。由於其得位不正,導致北宋末年,半壁河山被占,欽、徽二帝被擄,宋太祖借金太宗完顏晟之手,報了是夜刀斧之仇。值得注意的是、宋太宗的後世子孫似乎也相信此說不假南宋高宗趙構,因為他沒有兒子,大臣們曾就皇位繼承一事議論紛紛,多認為太祖是宋朝創造者,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皇位繼承人。對這種含沙射影之言,高宗開始時嚴加斥責,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徹底改變了主意。據說,是夜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宋朝開國君主趙匡胤帶著他,逆轉時光,回到當日的「萬歲殿」,讓他看了那夜「斧聲燭影」的全部情景,並且說:「你只有把皇位傳給我的子孫,國勢才可能有一線轉機。」也許夢境之說,純屬後人附會,但是高宗傳位於宋太祖後代卻是事實。高宗最終找到了宋太祖的七世孫趙慎,並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時距離「斧聲燭影」之夜,已經有187年。我們也難免驚詫,宋高宗這一舉動是否含有認識並承認了自己先祖的罪,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宋太祖及其子孫償還了虧欠的歷史華債的意思呢?當然,也可能太祖子孫繼承南宋江山只是歷史的巧合,這種因果報應之說只是後人附會而來但是這些民間流傳的故事,不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歷史的真實?

金匱之盟的真偽

前文多處提及的金匱之盟也是太宗即位的關鍵所在。圍繞金匱之盟,學者們各執一詞,有的認為確有金匱之盟,有的則認為那只不過是太宗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在幾年後的欺世盜名的杜撰而已。

據《杜太后傳》記載:「建隆二年,太后不予太祖侍藥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人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鳴咽不能對。太后因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年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之廣,萬機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克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金匱之盟」。

關於金匱之盟,《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鑑》及《續資治通鑑長篇》也有類似的記載,只是言語上稍有些出入。但是由於年代久遠,「金匱之盟」的真偽,很值得懷疑。因為從當時的情況看,杜太后去世的時候,趙匡胤年僅34歲,正當壯年,這時他的兒子德昭已經14歲,即使太祖三五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世宗遺下7歲孤兒繼承大統,造成群龍無首的危險局面。在這種背景下,杜太后怎麼會做出有悖封建社會「嫡長子繼承制」常理的決定,而說什麼「汝百年後當傳位於汝弟」的「金匱之盟」呢?退一步說,假定真有「金匱之盟」,且「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那麼,太祖去世後,趙光義就應該立即拿出來,正大光明地示天下,說服眾人。為何直到5年後,才在眾論譁然的情況下如夢初醒般地記起這件事來,並煞有介事地列舉證人,公布誓約。因此,這難免讓人懷疑,所謂的「金匱之盟」只是出於政治需要,太宗才夥同趙普偽造而來,以達到人耳目,為自己繼位「正名」的目的。

對「金匱之盟」的可信性也有許多學者持肯定態度。從背景來看,北宋政權是通過陳橋兵變得來的,趙匡胤能夠黃袍加身,主要在於後周時期典兵將領權勢過重,趙匡胤大權在握;另外後周恭帝年齡太小不能控制局面,從而使趙匡胤有機可乘,取而代之。杜太后親身經歷過五代,面對五代君主13人,在位超過十年者無一,有7人死於非命這樣一個王朝更替頻繁、「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混亂局面,杜太后憑什麼能夠自信宋太祖就可以擺脫「宿命」,而不像周世宗那樣英年早逝、最終導致幼主執政失國呢?加之宋朝初建,國基不穩,成為又一短命王朝的可能性很大。再者,雖然當時太祖正直壯年,身體無恙,但是政治變化無常、「人有旦夕禍福」,誰敢保證他就不會暴死,不會被人殺掉。假如真的這樣,只有十餘歲的德昭能應付這樣的局面嗎?而在這種情況下,具有豐富政治經驗的趙光義無疑是最佳的繼位人選。《宋史·后妃傳》上也明確記載杜太后得知趙匡胤當上皇帝時,不但沒有什麼喜悅,反而語重心長地告誡他「吾聞為君難,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或失馭,求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憂也」。在這種背景下,杜太后以史為鑑,打破「嫡長子繼承制」的固定模式,由年長者為君,以確保趙氏萬年江山,是完全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客觀實際的。近代以來,有人否定「金匱之盟」,認為是宋太宗的偽造,畢竟都沒有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其是偽造的,很可能是「嫡長子繼承制的固定模式在作祟,並由此而否定「金匱之盟」的可能性。綜上所述,「金匱之盟具有存在的條件和背景,其可能性極大。進一步來看,假設沒有「金匱之盟」的誓約,宋太祖當時尚存兩子,為何不立太子呢?

當然,宋人王禹治在《建隆遺事》中記載有太祖立太子一事:「上將宴駕,前日,遣中使急召宰相趙普、盧多遜入宮,見於寢閣……普等復曰:陛下艱難創業卒至昇平自有聖子當受命,未可議及昆弟也。臣等恐大事一去,卒不可還。陛下宜熟計之。」這是見到的唯一商議立太祖之子的資料,但查證史實可知,趙普於開寶六年(公元973年)八月被罷相,出鎮河陽,不可能在太祖臨終時被召入宮並談及繼承人的問題。而且史料中也從沒有記載太祖駕崩前一日,有大臣建議立太子之事。由此可見其敘述之荒謬。事實上,終太祖一朝,正史上也未見有立太子一事。宋太祖從公元960年即位稱帝,到公元976年駕崩,在位達17年之久,有兩位皇子在世。假設沒有「金匱之盟」,太祖為何不立太子呢?再說,按照封建王朝的傳統,「太子,國之本也」,是封建王朝歷代帝王都非常重視的一件大事,從歷史上看,很多皇帝繼位之初,就立下太子,比如在唐朝,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六月,立李建成為太子」;唐太宗立李承乾也是「太宗即位,為皇太子,時年八歲」,為何獨宋太祖遲遲不能定奪呢?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太祖當時年富力強,身體康健,不會料到突然駕崩,所以才未來得及立太子。但是事實上太祖去世時已經50歲這在古人絕非早逝,並且在位已經達17年之久,若沿古制,早該立下太子了。所以,說太祖突然崩逝或者說英年早逝,不是不立太子的充分理由。再從《宋史紀事本末》記載來看:「燕懿王德昭字日新,母賀皇后,乾德二年出閣。故事,皇子出閣即封王。太祖以德昭沖年,欲其由漸而進,授貴州防禦使。開寶六年,授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終太祖之世,竟不封以王爵。」另一皇子德芳也僅僅是在開寶九年被封為貴州團練使,這就是說太祖在世時,授予兩個皇子的職位都不高,離太子的地位還有很大距離。通過這些史實可以看出,太祖在世時根本就無意於立太子。那麼太祖為什麼不立太子呢?對此合理的解釋就是皇位繼承另有其人,金匱之盟不假,太祖已經決意由弟弟光義繼任大統。

可是反對者對此還是頗有微詞,他們說,假設真的有「金匱之盟」,太祖著意傳位於弟弟趙光義,以免重蹈柴世宗之覆轍,那麼趙光義即位後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異常之舉呢?

比如,太宗即位後,對皇位更替中涉及的關鍵人物都大加封賞。任命其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德昭為節度使和郡王,德芳也封為節度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稱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個女兒還封為公主。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等人都加官晉爵,他們的兒孫也因此獲得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時曾加以處罰的人,都予以赦免。這難免讓人猜疑,如此舉動正是因為有難言之隱,不正之舉,所以才廣播皇恩,以穩定人心除此之外,太宗更是注重培養和提拔自己的親信,其開封尹時的幕府成員如程羽賈琰、陳從信、張平等人都陸續進入朝廷擔任要職,慢慢替換了太祖朝的大臣。尤其是他在位時期,第一次科舉取士人數就是太祖朝最多時的兩倍,當然科舉取士使不少出身寒微的有才之士能夠入仕,是一項很好的施政措施。不過,試想這些平步青雲的「天子門生」無疑對太宗心存感激,甘心為其效力,從而太宗自然也能夠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將整個朝廷逐漸變成服從自己的機構。此外,太宗還陸續罷黜了一批元老宿將如趙普、向拱、高懷德、馮繼業和張美等,將他們調到京師附近做官,便於控制。太宗重用親信,大規模地取士,讓朝廷中的官職大換血,是否有讓自己培養的人充當各種要職,即使朝野內外對太宗繼位有所非議,也能大權在握無所顧忌呢?當然,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宗培養親信的舉動也許根本就無可厚非,畢竟每位皇帝登基後都會培養自己的親信之臣,以穩固統治。這些論述無疑包含有後人先驗性的有罪推論的影子。

合法繼位?

有學者認為,後世治史者大多樂於從考證「斧聲燭影」的各個細節出發,來推斷宋太祖死於非命,趙光義弒兄篡位,從而否定太宗繼位的合法性。而「斧聲燭影」僅僅是稗官野史的傳聞,可信度究竟有多大呢?這種研究問題的出發點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誤區。要論證太宗繼位的合法性,根本不能簡單地從斧聲燭影出發,以傳訛,應該從「金匱之盟」的真偽、太祖兄弟的關係、太祖生前不立太子、太宗繼位後各方的反應等方面來分析。此話確有道理。

從前面史料分析可以推斷,太祖駕崩之日,趙光義確實來過宮中。但留宿與否是正史與野史的分歧所在。由於年代久遠,史料記載如此,我們不好判斷孰是孰非,但也不能偏執一詞,就斷定太宗是夜留宿宮裡,此處只好存疑。並且,如果是夜太祖不語,怎麼可能如《湘山野錄》記述太祖出殿「引柱斧戳雪」?宮女與宦官聽不到二人談話內容,怎麼就單單聽到太祖「柱斧戳雪聲」「好做,好做」以及「鼻息如雷」的聲音呢?再說,如果真的是太宗殺死了哥哥,如「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瑩然如出湯沐」。既然野史者都知道太祖是被謀殺,太祖的兒女們能不知道嗎?要知道,他們是最後裝殮、守靈的人呀。他們怎麼就沒一點反應呢?退一步來說,就算是懾於太宗淫威,敢怒不敢言、怕禍及家人,可是後來太宗北伐遼失敗後,趙德昭因向太宗進諫賞罰問題,太宗說了句「待汝自為天子,尚未晚也!一句話就把德昭氣得自殺身亡,由此看來趙德昭並非沒有血性之人,如果真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他真的就在沉默中忍氣吞聲?通過以上分析,足可看出《湘山野錄》所述之謬。司馬光《涑水紀聞》等史料中記載宋皇后遣王繼恩召德芳事也有可疑之處。要知道太祖駕崩之時,從德昭與德芳在年齡和官職上的對比來看如果有子繼承大統,也應該是德昭而不是德芳。後人只是耽於「好做」與「好為之」的解釋與區別,以及利用「王大驚,猶豫不行」「事久,將為他人有」等語來進行臆測,提出各種疑問,難免牽強附會、以訛傳訛。至少,在沒有進一步發現可靠史料的情況下,單憑揣測而妄下結論,是一種極不科學的方法,也更不能單憑懷疑就去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從太祖與太宗的關係方面看太宗即位也是合法的。趙匡胤兄弟在奪取後周政權以及後來統一南方的過程中,向來配合默契,信任有加,史書上對他們之間的關係多有記載,比如,「開寶六年夏四月,召開封尹光義,天平軍節度使石守信等賞花習射於苑中」「開寶九年六月庚子,步至晉王邸,命作機輪,挽金水河注邸中為池」「光義嘗有疾,親為灼艾,光義覺痛,帶亦取艾自灸」。據說,太祖每次外出,必留趙光義守護都城;決策軍國大事時也都讓趙光義參與謀劃;太祖曾想建都洛陽,大臣們紛紛勸諫,太祖都不採納、倒是趙光義的一番陳說使得太祖改變了主意。太祖還對人說:「光義龍行虎步,出生時有異象,將來必定是太平天子,福德所至,就連我也比不上。」以上敘述難免會有後來史官附會之嫌,但也可從中窺見二人手足情之深。再試想,如果太祖預備傳位於皇子,以太祖之英明以及「杯酒釋兵權」壓抑武將的手腕,能不知道讓弟弟大權在握,會對皇子的繼位構成巨大的威脅嗎?可是,事實上太祖從沒有壓抑太宗的舉動,一直對其信任有加,委以重任。這從趙光義步步升遷直至晉王的過程就可看出:「建隆六年正月甲子,賜皇帝殿前都虞侯、匡義為光義」;「建隆二年七月壬申,以光義為開封尹」;乾德二年「六月己酉,以光義為中書令」;開寶六年九月、「己已,封光義為晉王,兼侍中」;「壬申,詔晉王光義班宰相上」。特別是開封尹之職,是通往皇帝寶座的重要一環,職位相當重要。如果沒有對趙光義的充分信任,太祖是不可能讓其擔任的。所以,從史書上看,太祖與太宗之間一直關係親密,彼此沒有什麼矛盾和分歧。《燼餘錄》中所述趙光義欲調戲花蕊夫人,被太祖發覺一事,明顯是承接「斧聲燭影」而來,並且其本身就值得懷疑,徐大綽何以知道此事?《湘山野錄》記述「太祖引柱斧戳雪」,這裡成了「以玉斧斫地」,並且又冒出了花蕊夫人當夜也在現場的附會。這些敘述明顯為文人借題發揮,附會而來,不足為憑。並且單憑這件事就否定了太祖和太宗兄弟幾十年的交情,未免把歷史看得過於簡單,而把古人猜測得太過於殘酷,不合人情。

從大臣幕僚的反應來看太宗即位也是合法的我們知道宋太祖以軍事起家,靠軍功進至殿前都點檢,在軍隊中有根深蒂固的關係,這也是他陳橋兵變能夠黃袍加身的基礎。建國之初,太祖就大封功臣,基本上有功之人都得到了合適的位置。後來雖有「杯酒釋兵權」之說,但石守信仍在開寶六年秋被授予「信兼侍中」一職,石守信之子保吉還得以娶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拜左衙將軍,駙馬都尉;高懷德也尚燕國長公主,「開寶六年,加同平章事」;王審琦之子承衍在開寶三年尚太祖之女昭慶公主,其他重臣如楚昭輔在太祖朝時即為樞密副使,曹彬也已為樞密使、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薛居正為門下侍郎、平章事等。就是說太祖駕崩之時,其功勳重將和親信大臣仍在朝野中占據重要職位,如果太宗真的大逆不道、弒兄奪位,為何朝野沒有一點反應呢?至少在正史和稗官野史中都沒有見到因為太宗繼位不合法而有人特意發難的事例。況且,太宗即位後並沒有刻意壓制舊臣,相反還繼續留用,雖然,後來通過擴大科舉而逐步補充和替換了太祖朝內的舊臣,但那也是說得過去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宗繼任大統後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就是換上自己的人馬,也在情理之中。歷史上皇帝繼位後,不都大多如此嗎?有什麼可疑的呢?通過臣下的反應以及太宗對這些舊臣的態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太祖傳位太宗之意,可能早有表露,朝中文武諸將對這種違反「嫡長子繼承制」的情況早有心理準備,所以平穩接受。另外就是太祖開國之初,加強中央集權,削弱武將擁兵自重的政策收到了效果。但總的來說,在政權交接過程中,沒有出現絲毫的震盪,不正說明太宗即位是合情合理的嗎?

由以上分析來看,所謂的「斧聲燭影」根本不是太宗能否繼承大統的關鍵,太宗繼承大統也並非是「斧聲燭影」這個偶然因素所能決定的,而是由當時的歷史背景、穩固統治的需要、兄弟之間的關係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所以,太宗沒有弒殺兄長,而是根據當時的情況,順理成章登上皇位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