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的思維模式、難點與重點

文化智慧圈 發佈 2020-08-05T21:02:35+00:00

很多易學上的初學者,是很難會想到思維模式這樣的層次,也更別提難點與重點了。主要是很多入門類的書籍,往往是直接就往易學的枝葉上切入,初學者對於新知識應接不暇而未能有一個完整觀念,繼而往後,無法形成系統性的思路下,很難繼續深入下去。

——節選自太極博弈原理之易學入門指迷

很多易學上的初學者,是很難會想到思維模式這樣的層次,也更別提難點與重點了。主要是很多入門類的書籍,往往是直接就往易學的枝葉上切入,初學者對於新知識應接不暇而未能有一個完整觀念,繼而往後,無法形成系統性的思路下,很難繼續深入下去。

易學的思維模式,即太極博弈原理第一部所說的——類象。

類象:以一物象類比另外一物象。

比如,有一份快遞包裹,裡面有一盞檯燈,燈光的款色是白光呢還是暖光呢?通常我們的做法是給檯燈通電,然後直接觀察燈光的顏色。——這叫直接觀察目標物象。

這在很多人心裡,這似乎是認識分辨一個物象的唯一方法。但是在易學的思維裡面,燈的款色並不需要直接觀察得出,可以通過其他物象進行判斷,比如通過一隻蜜蜂判斷出所買檯燈的燈光顏色為白光。——這是類象推測出目標物象。

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難理解燈光的顏色與蜜蜂個中的關聯,但是易學偏偏就是這樣的一種思維模式,通過一個貌似毫無關聯的物象去推知目標物象。

這個稍微想深一點,都會感覺到很興奮,假設具備了這種能力,我們活著就像半個神仙,似乎是無所不知了:

(1)能知問題答案,每逢測驗考試,最終分數頂呱呱;

(2)能知過去與未來,別人站在面前就像沒穿衣服一樣,被「看個透」;

(3)能知股票漲跌,瞬間實現財富自由:

(4)能知敵軍戰略,穩坐中軍帳,擺起八卦陣,專捉飛來將;

……

但,這是行外人看行內的事情,顯得總是比較熱鬧。好比如我們知道,電腦是可以製作3D動畫的,但是容不容易操作呢,能不能達到某個效果呢,是不是百分百全部都能製作呢?這些只有了解了整個3D動畫的製作過程才能清楚地知道,或者說,要實現某個3D動畫的效果必須要符合一定的條件與規則約束才能得以實現。

同理,在學易的路上,要活得像個生神仙的樣子,得要找到易學的整體框架,把握預測判斷成立的條件與規則,否則就算踏入易學十年八載,也會出現和初學者一樣的情況:

時而准得離譜,時而錯得一塌糊塗,時而是英雄,時而是狗熊。

故而,如果你覺得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下都可以預測或影響任何事情,或完全沒有預測判斷成立的條件與規則的概念,那麼在易學術數的發揮上,是不會很穩定的。但在掌握了條件與規則後,由於受到約束,必然會降低預測的次數,但好處是,錯誤被剔除,準確性提高,對生活有較高的指導意義。

但是預測類的事情,無論是以易學為工具或其他途徑,如果純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化運用,往往會被人「誇大」化去進行宣傳,比如有一網友訴說了以下經歷:

「2014年的時候,在微博上關注了一個球賽高手,勝負準確率90%,看記錄都是在開賽前半小時發微博。

看到這個微博後,信心大增,於是往UED沖了幾千塊,賽前猛刷微博,果然賽前半小時,大神把預測發出來了,照著全部梭哈,結果輸光光,十場就對3場。

此時,再看大神微博,預測錯的場次全都刪了,只留了正確的。而我的心在滴血……」

因此,當我們看到別人對某些事情判斷正確的時候,應同時思考何時會判斷失誤。

接下來,我們再細化一下易學思維模式的過程:


譬如,我們想知道明天的上證指數是漲還是跌,此時:

上證指數的漲跌稱為目標物象;

該用什麼去進行類象的稱為取象。

比如,你仿照古人的辦法使用三個銅錢拋六次形成了一個卦,那麼這個卦對於預測目標對象而言,全稱為對明天上證指數漲跌進行了「取象」。

不過取象並不局限於卦,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1)固定取象

使用固定的模式框架進行分析推理最終轉化(類象)到目標物象。

比如你通過對比分析了10億場次的足球比賽,得到了一個模型公式可以直接預測一場足球球賽的勝敗。那麼這個模型公式稱為對預測足球比賽的固定取象。

如果根據模型公式,輸入條件後,直接得出的結果是顯示勝負,為目標物象的直接結果,則此固定取象為取實象。

反之,如使用易學中的術數模型——八卦模型(其餘有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八卦,洛書九宮,奇門遁甲,六爻等)去進行預測足球比賽的勝負,此時得出的結果,並不是顯示勝負的,還需要別人進行解讀,翻譯,這個過程就涉及到虛與實的轉化過程,那麼這個八卦模型,對於目標物象而言,是為固定取象中的取虛象。

(2)隨機取象

無固定的模式框架,在一定的規則下選取隨機的物象進行分析推理最終轉化(類象)到目標物象。

和固定取象一樣,也分為隨機取象中取實象與隨機取象中取虛象。

比如2020年8月3日22時19分,有讀者問:

「我想問一下,我最近想要孩子了,我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此時不久,一微信消息跟著提示了一下,如下圖:


在太極博弈原理第一部萬象演化中,我們專門研究過這類物象的解讀方法,此例中的「不支持類型消息」,的是否定的信息,此為虛的象,需要轉為(類象)具體的答案,即對於讀者那個問題,方向有二:

(1)什麼也不需要注意,所注意的事情作用不大;

(2)最近想要孩子這個想法是不可行的(「不支持」)。

隨緣交流,不必較真,於是筆者問「之前有嘗試要小孩嗎?」,

答道:「有,一直沒有懷上。」

……

因此給對方有建設性的意見應是:目前進行中的措施應作出調整改變。

如果不是「不支持類型消息」,而是其他消息如「百無禁忌」,直接對應這位讀者問題,並不涉及到虛與實的轉化過程,那麼答案便是「百無禁忌」,即什麼也不需要注意,順其自然,順順利利。相對於目標物象而言,此時取的象則為實象。

易學的整體思路已大致理清,但是如果沒有實際操作運用,裡面有很多細節點,重點與難點是很難主動挖掘出來的。為此,筆者稍微梳理如下:

1.目標物象與取象之間必須存在關聯性

比如上例中,「不支持類型消息」的出現,如果幾個小時後出現,則不能取,如果在其他人那邊出現,也不能取。

在行外人的說法裡,這就是一種機緣,即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裡面捕獲的物象才能取象,如果不相符,那就段不准。

說到底,這種關聯性,亦即是在太極博弈原理中談到的相似性原理,場態越靠近的時候,物象之間某些方面就越相似,越有關聯性,越容易直觀判斷。

因此,比如,起卦求測自己孩子的考試成績,是不及孩子本身自己去起的卦,對於卦象而言,後者會更直觀,指向目標物象的答案會更清晰,解卦師解讀起來準確率會更高。

又如,鬼谷子在弟子龐涓和孫臏出山前為他們占卜命運,鬼谷子並沒有即時占算(如使用銅錢,報數或時辰八字等。),而是讓他們大費周折地各自去采一朵花回來,通過採花的過程與所采的花的特點去解讀他們兩人的命運。

所以,這個關聯性,相似性要把握好,如身處中國的你,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對你影響並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如果你單純起卦去測誰勝出,這種卦象往往是不容易準確的。

這點是首要,因為很多初學者剛學預測術數的時候,都喜歡任意測,什麼事情都測,然後從測試結果中去驗證與總結。假設這個大前提沒有搞清,則所得出的總結會不斷被自己推翻,甚至最後會懷疑人生。

2.轉化類象

關於這點,分為取象前轉化類象與取象後轉化類象:

(1)取象前轉化類象

在隨機取象中,我們經常會遇上一個問題,該如何捕捉物象?

比如有人問:「我肚子裡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啊?」

此時你的重點與難點是於該捕捉怎樣的物象,如你在家中環視四周,得到以下四幅畫面,該取哪一幅呢?

這就是先決條件了,研究對象都搞得不好,那下一步就不好辦了。

不過在固定的取象的方式中,取象前轉化類象不存在太大的困難,因為如何去取象,是有板有眼有公式去照套的,所以易學中的《太上感應篇》關於外應的內容,對於易學初學者而言,太過於靈活,是不容易掌握的。

又如去測算一個人的命運,只要命主報上準確的出生年月日時就可以根據八字模型或者紫微斗數模型排布出一個固定的盤式出來,此時這個取象是準確的,那麼接下來就是取象後轉化類象的操作了。相對於前者來說,初學者更容易掌握點技術。

(2)取象後轉化類象

其實和取象前轉化類象的難點是一樣的,只是取象前的重點在於如何變換角度選擇什麼樣的象,而取象後的重點則在於如何變換角度,該從哪個地方去研究。

比如有人問:「明天是否會下雨?」

難點與重點之一:在實際情景中該取什麼物象?

難點與重點之二:取象之後,該從什麼角度去解讀?

假設,你捕獲了下圖物象:

有些師傅會直接告訴你,本圖應解讀為無雨,因為茶杯裡面有一朵花,可以類象為太陽。

但是作為易學的入門者,不能太依賴別人給出的角度。因為我們在實際操作中,要從圖上去讀取信息,會經歷很多角度的變換,思想的掙扎

比如:

(1)主圖背景大象朦朧,應是陰天;

(2)主圖明晰的地方為茶杯,茶杯盛水,應是下雨天;

(3)主圖水上漂浮太陽狀的花朵,應是下雨與出太陽混雜在一起;

(4)主圖上清晰的有茶杯與小罐子,合數為3,為陽數,是無雨;

……

每一個角度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易學的難點與重點就是怎麼去選定下來,在太極博弈原理第一部中亦為轉太極。

同樣,在使用固定取象的方式中,也出現同樣的問題,比如地支子,可以解讀為北方,可以解讀為五行水,可以解讀為數字1,可以解讀為黑色,究竟該選什麼角度呢?

——這就是易學中常見的難點與重點了。很多易學師傅通過自身的實踐,最後歸納出某些規則方法,而這些的總結可能是不一樣的,甚至是有矛盾的,於是在同一術數上便有了不同的門派,而門派之間或有諸多的分歧。

而對於易學入門者來說,一開始接觸的就是書本,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很多易學師傅的解釋都是沒有還原出相對完整的一個思路,甚少能還原出這個篩選角度的過程。所以初學者在易學入門過程中應主動地多變換角度去進行思考,避免讀書過程中思維產生太多的惰性,此點切記切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