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肉仔雛雞通風換氣、光照及密度控制

毛氏部落 發佈 2020-08-05T01:47:50+00:00

肉仔雞生長速度快,代謝旺盛,飼養密集,氧氣需要量大,排出的二氧化碳多,易造成舍內空氣污濁,影響雞群健康,給養雞生產帶來嚴重損失。

一、通風換氣 

通風是排除舍內水汽、氨氣、塵埃以及多餘的熱量,為雞群換進外界新鮮、充足空氣的過程。肉仔雞生長速度快,代謝旺盛,飼養密集,氧氣需要量大,排出的二氧化碳多,易造成舍內空氣污濁,影響雞群健康,給養雞生產帶來嚴重損失。因此,必須注意通風換氣,保持新鮮的空氣,溫濕度適宜。

通風應根據雞的日齡、體重、季節及溫度變化靈活掌握。1周齡、2周齡時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3周齡開始則要適當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4周齡以後除冬季外,則以通風為主,特別是炎熱的夏季。為解決通風與保溫的矛盾,可在通風前適當提高舍溫2℃左右,冬季通風應避免在早晚氣溫低時進行。天氣不冷時,可每隔2~3小時通風換氣1次,這樣可提高雛雞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

通風可採用機械縱向負壓通風方式,若氣溫達到30℃以上時,必須開啟濕簾降溫裝置。還可以通過安裝風扇將舍內熱氣排出,為雞群提供一個具有良好空氣流動的環境。風扇運轉時,風力影響面積寬大於其直徑3倍,長大於其直徑的10倍。當舍外溫度處於理想狀態時,可採用自然通風。自然通風時應避免冷空氣直接吹入,可用幕簾、擋板或過道的方法緩解氣流。

二、光照 

光照與雞的採食、飲水、活動、健康和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光照的目的是延長採食時間,促進生長發育。

1、光照時間

肉用仔雞的光照有連續光照和間歇光照兩種方法。連續光照就是進雛後前3天實行每天24小時連續照明,使雞儘快熟悉、適應新的飼養環境,及時飲水、開食,此時光照強度可略強;4日齡以後到出欄期間,每天給予光照時間為22小時、黑暗時間為2小時,防止雞舍一旦停電造成較大應激,引起雞群騷亂、聚堆壓死。白天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夜間開燈補充光照。 開放式雞舍和全密閉式雞捨實行間歇光照的方法不同。

開放式雞舍,白天採用自然光照,從第2周開始實行晚上間斷照明,即給雞餵料時開燈,餵完料後關燈。在全密閉式雞舍,實行每天1~2小時光照,然後黑暗2~4小時,採用照明和黑暗交替進行的方式光照。這種方法可以節約電能,也可提高肉雞飼養效果。

實行間歇光照應注意以下幾點:間歇光照的實施要有2~3天的過渡期,光照強度最好智能控制,漸明漸暗,不要給雞群造成太大應激;要保持墊料的鬆軟;在黑暗期仍然要注意雞舍的通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開燈餵料、餵水時,要保證雞群都能有充足的飼料和飲水等。

2、光照強度

光照強度由強到弱,燈泡安裝要均勻,燈距不超過3米,燈高1.8~2.0米為最佳。前5天可以採用較強的光照,讓雛雞更好地熟悉生活環境,雞舍內每平方米的光照強度一般以20勒克斯(約5.4瓦/米2)為宜;1周以後到出欄,把光照強度逐漸減弱,每平方米光照強度5~10勒克斯(1.3~2.7瓦/米2)即可。

適度的限光可以預防肉仔雞在7~21 日齡時出現體重超標,減少死淘、猝死、腿病和尖峰死亡。限光能控制雞的生長速度,防止雞因增長過速而發生腿病、腹水症、猝死症等。控制光照程序的時候一定要固定關燈時間,通過調整開燈時間來調節光照時間。

三、飼養密度

飼養的密度要適宜,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雞的發育。飼養密度過大,雞群悶熱擁擠,活動受限,造成舍內空氣污濁,濕度增高,易發生啄癖和其他疾病,雞群整齊度差,成活率低;密度過小,雞舍和設備利用率低,飼養成本高,不經濟。生產實踐中,合理的飼養密度應根據飼養方式、雞舍條件、飼養管理水平和雞的品種等因素來確定。

地面墊料平養方式的飼養密度見上表。網上平養和籠養比地面平養密度高30%~100%。不同體重肉仔雞出欄時飼養密度見上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