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持續「燃燒了」50年,為何體積沒有變小?

用戶110322627324 發佈 2020-08-05T02:37:27+00:00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計算,太陽自從誕生一直到目前,已經持續向外釋放光和熱近50億年,有些朋友不禁心生疑問,太陽的質量那麼大,表面積和體積要比地球大上許多倍,為何這麼多年來沒見太陽變小呢?

我們在地球上能夠感受得到來自太陽的光和熱,取決於太陽內部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核聚變反應,沒有太陽持續的能量輸出,就沒有地球上的各種生命形式,地球的演化和發展也將失去必要的能量來源。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計算,太陽自從誕生一直到目前,已經持續向外釋放光和熱近50億年,有些朋友不禁心生疑問,太陽的質量那麼大,表面積和體積要比地球大上許多倍,為何這麼多年來沒見太陽變小呢?

在50億年之前,我們太陽系所在區域還是由一塊非常巨大的星雲團所組成,而這塊星雲團的組成物質,則來源於上一任大質量恆星在生命末期的超新星爆發現象,通過超新星爆發,將恆星組成物質的大部分剝離出去,同時在超新星爆發巨大能量的作用下,新生成了許多新的重物質,這些物質瀰漫在星際空間中,在漫長的引力擾動影響下,逐漸開始聚集和坍縮,其中有一個質量核心形成了太陽的「胚胎」,吸聚了大量星際物質,推動內部溫度和壓力的不斷提升。

同時,在星際物質坍縮過程中,原先星際物質所具有的角動量,逐漸被太陽核心區以及坍縮形成的濃密區塊所繼承,最終在太陽核心區的溫度越來越高,在核心區的周圍不同距離處,大量星際物質也以一定的角速度圍繞著核心區運行,形成了太陽系最初的星際物質盤。當核心區所吸聚的物質越來越多,溫度達到700萬攝氏度以上、壓強達到上千億個大氣壓之時,在量子隧穿效應的作用下,一部分氫原子中的質子,便會有幾率突破原子核之間庫侖力的排斥力,從而順利進入另外的氫原子中,與這個原子的質子聚合形成氫的同位素-氘,繼而開啟了質子-質子鏈式反應的序幕,真正意義上的太陽就此形成。

在每一個周期的鏈式反應中,4個氫原子將最終聚變形成1個氦原子,同時釋放出中微子、伽馬光子和部分能量,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在太陽內部核聚變釋放能量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一定的質量虧損,經測算,太陽每秒鐘參與核聚變的氫元素總量將達到7億噸,而實際損失質量的速率約為每秒500萬噸,那麼50億年太陽在主序期內共消耗的氫共有1.1*10^26噸,損失的重量約為7.9*10^23噸,這個數據看起來非常龐大。

但是,我們將這個損失的數量,與太陽的絕對體量進行一下對比,太陽的總質量為2*10^27噸,其中氫1.5*10^27噸,所以50億年來太陽中的氫已經消耗了7%左右,而實際質量損失僅占到0.4%。所以,我們單從質量上來看,太陽在漫長的主序期內,其質量損失占比實在是太過於微小,我們人類在幾百年的天文觀測歷史中,更是無法觀察到太陽的質量和體積變化。

另外,太陽內部的核聚變,是比較「溫和」地進行的,太陽內部的氫,其實並不是一下子都參與核聚變反應,而是幾億個氫原子只有一個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產生量子隧穿效應,就是這部分氫激發出的核聚變,其釋放的能量向外產生的輻射壓,能夠與太陽外層物質向內的重力相互平衡,從而支撐著恆星外形的穩定。當恆星內部隨著氫元素的不斷消耗,如果核反應強度有所降低,那麼向外的輻射壓減小,外層物質向內的重力會占據上峰,推動太陽向內收縮,在此過程中,外層物質的部分重力勢能轉化為內能,加上收縮過程中物質的相互擠壓、摩擦和碰撞,使得內核的溫度和壓力逐漸提升,從而強化了內部核聚變的環境條件,推動核聚變程度重新恢復到正常水平,輻射壓也重新回升,太陽的體積又保持在原來的狀態而不至於變小。

由於太陽的核聚變都是發生在內核區域的,因此外部的氫元素,會在上述這種不斷收縮和重新恢復的過程中,被逐漸地帶到內核區域參與到核聚變進程中來,使得恆星內部慢慢呈現出元素分層的布局。像太陽這種質量的恆星,最終內核區域的最終聚變產物將達到碳和氧,此後恆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將不會再支撐到新的聚變產生,太陽的主序期以會到達尾聲,此後在外層物質的劇烈坍縮下,外層物質中的氫和氦會在坍縮進內核區的過程中,被重新激發出猛烈的核聚變,從而推動太陽體積的迅速膨脹,形成紅巨星,那個時候太陽質量雖然較剛誕生時明顯減小,但會出現體積明顯變大的情況,會先後吞噬水星、金星,表面將直達地球軌道附近。

太陽變為紅巨星的時間,取決於內核氫元素的消耗程度,隨著太陽主序期的持續,氫元素的消耗速率會逐漸提升,內部核聚變的程度會不斷增強,預計30億後將會出現紅巨星的巔峰,此後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後慢慢停止,最終在拋灑出一部分物質之後,殘餘的物質會再次劇烈坍縮,形成非常緻密的白矮星,完成它無比壯烈的生命歷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