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勞動教育成「硬核」規定,暑期快給孩子補補家務勞動課

中國家庭報 發佈 2020-08-06T20:36:46+00:00

家庭是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家長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然而有的家長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家庭是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家長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然而有的家長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你贊同嗎?


總要獨立面對生活

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2017級學生馮雅潔告訴記者:「上學時,父母為了讓我專心學習,根本不讓我學做家務。放假了,父母又想讓我好好放鬆一下,還是不讓我碰家務活。」一些孩子習慣接受父母全方位的照顧,而父母也以孩子還小為由拒絕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


錢女士的女兒今年即將邁入小學校門,她對此並不認同,「我們總希望孩子學習好,為了以後能有個好工作,但是如果他們連自己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照顧不了,當家長的難道不擔心嗎?」


錢女士告訴記者,「我母親去世前特別放心不下她的外孫女,擔心她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家長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孩子總要獨立面對生活。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可以在有效陪伴孩子的同時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錢女士對記者說,女兒正處在學習、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會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探索。「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喜歡每天追著我,我洗衣服的時候也會給她一個小盆,她就像玩水一樣搓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小孩學習得非常快,經過幾次鍛鍊就可以完成得很好了。」



「習慣一旦形成,無論好壞,都會往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當習慣形成後再想改變它,不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而且大人和孩子都會非常痛苦。」錢女士表示,「所以我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做家務的習慣。」


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

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勞動文化。綱要明確指出,要強化學生勞動觀念,弘揚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強調參與實際的勞動過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發現,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比例為86.92%,比不做家務的孩子高27倍。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比為15:1,前者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轉變人才觀念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對學校來說,重視勞動教育,必須堅持依法治教;對家庭和全社會來說,則需要端正教育觀念。熊丙奇表示,忽視勞動教育,會在無意中營造出「崇尚學歷而輕視技能」的社會氛圍,灌輸給孩子功利的成才觀。「有的父母不讓孩子做家務,包辦代替孩子除學習之外的一切,同時給孩子灌輸如果不努力學習,今後就去做工人、開計程車、當服務員」。



家長希望孩子能成為「人上人」,卻忘記了絕大多數孩子長大後都會是普通勞動者。而「不做普通勞動者」的教育觀也造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


因此,勞動教育不只是給學生布置勞動作業,更重要的是轉變教育觀和人才觀。「不論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還是對構建健康的教育生態,都極為重要。」熊丙奇說。


那麼

如何讓家裡的「小懶蟲」愛上勞動呢?

一起來看


以身作則

首先家長對家務勞動的態度要端正。不要讓孩子對做家務產生反感。另外父母雙方要對家務妥善分工,以免孩子產生「家務是媽媽的事」的觀念。


從分內事開始

讓孩子從個人分內事開始學習,鍛鍊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將衣服疊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把髒衣服放進籃子裡。


按照計劃,評分鼓勵

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哪些勞動,想做什麼。設計一份勞動計劃表,然後按照計劃執行,孩子每做好一項就打出分數,給予適當鼓勵。


在趣味遊戲中勞動

與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假設他是開著清潔車的清潔隊員,清掃衛生擦拭玩具,借玩遊戲來培養孩子勞動興趣。


家長引導

引導孩子清楚了解做家務的方法和步驟,比如煮飯時,告訴孩子舀多少米,加多少水,如何操作電飯鍋。淘米水可以留著洗菜澆花,培養孩子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引導孩子做家務勞動需要注意安全,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和耐心均有差別,對孩子的要求應在其能力範圍內,以免因受挫產生抗拒或畏懼心理。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做家務勞動,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參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滿足孩子學習家務勞動的願望。


當孩子「越幫越忙」的時候,要耐心示範正確方法,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

文:朱燕

編輯:黃攀連

校對:於瀟楓

審核:葉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