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員工「玩加班梗」,是在妖魔化加班麼?

職場 發佈 2020-08-07T11:23:26+00:00

最近網上出現一則新聞,內容是一群從華為、阿里跳槽到微軟的員工,近日遭到了微軟的內部抵制。抵制的原因是,據傳有微軟蘇州團隊表示,由於華為和阿里來的員工時常「比賽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發消息」,他們因此在工作之餘開發了Hackathon項目,可以每晚檢測部門內部人員晚上還在加班並提出警告。


01阿里華為的「加班」文化


最近網上出現一則新聞,內容是一群從華為、阿里跳槽到微軟的員工,近日遭到了微軟的內部抵制。

抵制的原因是,據傳有微軟蘇州團隊表示,由於華為和阿里來的員工時常「比賽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發消息」,他們因此在工作之餘開發了Hackathon項目,可以每晚檢測部門內部人員晚上還在加班並提出警告。

雖然不久以後,這個新聞被內部人士否認,稱是員工在玩梗,但不妨礙這一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也引發了不小的輿論風波,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深有感觸。

實際上,經過這些年自媒體的渲染,加班成了一個非常微妙的話題。

在公司領導者看來,加班是員工表達自己對工作熱愛的一種方式,在正常工資支配下的時間裡,還自願給公司分擔更多的責任。

但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加班這種行為,拖累了原本健康的職業風氣,很多人也並不是為了工作本身而加班,而是為了面子形式加班,這樣的加班,是加了個寂寞。

有些網友提議稱,這些加班狂可以下班後將工作帶回家做,「在公司呆著不走,還在休息時間在工作群圈這個圈那個,除了帶壞風氣還能幹嘛。」

網際網路曾經誕生了不少新詞,比如小步快跑、疊代思維,風口的豬等等。


同樣,也有不好的概念,就是996。

也有不少大公司都因為996的存在,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

這也是微軟員工玩梗的原因,新聞提及的兩家國內巨頭企業,的確是以全員盛行加班著稱。在網際網路行業產品高速疊代的背景下,不少巨頭的策略,無外乎是以最小的人力成本推動最大化的工作產出。

別說華為阿里,放眼整個亞洲的加班文化也十分常見。

典型如以「加班」出名的日本人,為了工作,他們可以犧牲自己更多的私人時間,「過勞死」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這些早出晚歸的勤奮工薪族,還被視為日本經濟社會的象徵。

甚至日本政府對於這種現象都曾多次出台規定,希望企業減輕勞動者的工作壓力。

但加班文化已經根深蒂固,想要根除也並非易事,特別是IT公司。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全職員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小時,比德國人、法國人長400小時。

日本工會的調查顯示,20~50歲的日本勞動者中,42.6%平均每月無償加班約16.7小時;85%的全職員工加班,20%的人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高於法律限制的40小時;大約一半的人加班不會獲得額外工資。

效率低下的確導致加班文化盛行,但工作量太大是首要原因,這導致員工沒有足夠時間做創造性的工作、管理者不能專注於管理。

此外,日本還有終身僱傭制度,這種制度將員工與公司進行強力綁定,員工很難跳槽尋找更好的工作,從而被迫工作更長時間增加收入、彌補人力短缺。

所以很多人,都不會準時下班。

02如何正確看待「加班」?


加班,其實就是在正常工作時間之外的勞動。

如果拋開形式主義不談,之所以有的人反感加班,有的人甘願加班,歸根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首先,奮鬥可以,但錢要給夠。

如果加班的工作內容,是為了自我提升,或者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效率過低的話,加班的原因,更多還是出在自己身上。

一個人的精力必定有限,當工作時間線性變長,即使成果產出可能會變高,但質量不一定就能同比增長,這也更考驗人對時間的利用能力。

其次,是要清楚加班到底是在「加」什麼。

這還要先從企業的類型來看,通常來說,企業的管控模式分為三種,一是集權式,二是分散式,三則是集權分散結合式。

越是商業模式成熟的大企業,越容易走集權模式,也就是執行大過創意,崗位大過人才。

一些行業技術壟斷性巨擘企業,各項機制、崗位設置均已成熟,基層員工每天的工作基本都是按部就班,很多工作看似悠閒的背後,既沒有高的薪資,同樣也沒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

還有不少外企在中國開設分公司,也是為了節省勞動力成本,規則始終是第一位,大企業通常都會制定一套非常標準的員工行為守則。


為什麼說央企、大民企適合剛畢業的年輕人,年輕人處在制度森嚴的企業環境下,一開始也的確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在不斷了解與熟悉企業、開闊眼界的同時,老老實實地完成工作,維繫企業的正常運轉和盈利。

但員工無論是工具人也好,非工具人也罷,工作根本的目的除了賺錢之外,還是為了獲得自我提升。

即使企業不需要員工加班,員工也不能「溫水煮青蛙」般的生長,體制外本身就與安穩無關,企業就算不要求你加班,也不代表你失去成長動力。

如果你想拒絕安穩,獲得更精彩、更有意義的人生,但現在的公司無法提供更高階的價值,崗位的天花板難以突破,離開總會成為必然。

這些年,很多外企都在削減年薪、裁減人手,新人進去是當炮灰,而更多的老人也會因為工資過高而被開掉。

如今的外企,在公眾的語境下出現的,背後都是跟著「裁員」標籤,比如最近,又有消息傳出甲骨文再次啟動中國區裁員,補償依然是N+6。

即使公司不會逼你,社會也會逼你前進。

出來混,混的不是公司,混的是自己。

第二類採用分散式管理的公司,則多為看重創意的網際網路公司,或者是巨頭的初創時期,管理更多為扁平化,創始人的思維也非常開放,也是這兩年畢業生們求職時的選項。

不可忽視的是,企業作為逐利機構,如果是處於兩種完全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加班能夠帶來的收益也是大相逕庭。

初創公司也分為兩種:

如果企業不可能發展到上市的規模,那麼員工對待工作,就是在商言商,給多少錢,出多少力;

如果企業具備獨角獸的潛力,尤其是創始人之前做過不少成功的產品或有過成功創業經歷,本人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與人格魅力,比如曾在居民區創過業的張一鳴、宿華,以及湖畔花園的馬雲等等,下屬佩服領導、相信公司,才會願意把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全部交給工作。

只有真正少數優秀的初創公司創始人,才能夠帶動員工心甘情願的加班。

畢竟,在這個信息鴻溝逐漸被填平的時代,大家都不傻,無論是靠畫大餅充飢,還是靠所謂的感情牌,只要不是老闆從員工實際情況考慮的,都不會獲得員工真正的奮鬥動力。

03認清形勢


很多網際網路大佬都有過給外企老老實實打工的經歷。

比如劉強東、黃錚等人都在外企待過,但後面他們的創業成功,更多還是依靠於個人的勤奮與後期選對了行業。

而很多普通人,以為自己學歷高、學校牌子亮,就可以安安穩穩在大企業消磨時光,但實際上,在各種裁員新聞屢出不窮的當下,大企業給人的不穩定感、漂泊感依然很強。

更不用說,你不是劉強東,你也不是黃錚,外企、大私企雖然有一定的背書作用,但並不代表找工作、創業就能夠一路綠燈。

大佬們之所以能夠走得比別人走得更高更遠,大公司的從業經歷並非核心,更重要的,是他們非常確定,自己到底要什麼,不要什麼,不會在看似光鮮實則無用的地方上浪費時間。

而更多的人,一邊嘴上嫌棄著公司,一邊又離不開公司。


對於這樣的人,老闆為什麼在壓榨的同時,又不給加錢?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對公司還沒那麼重要。

即使你覺得自己業務能力再強,對於公司來說,沒了你,最多是損失幾個客戶、失去幾單生意的問題,遠談不上你走了公司就會倒閉的程度。

所以,你就算因為加班,總暗示老闆加錢,埋怨現在的工資配不上你的努力,但又始終不敢辭職,根本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你還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抨擊所謂的加班根本無意義,比單純呈口舌之快更重要的,還是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職場話語權。

在這個時代,就是要拋棄幻想,認清形勢,利用好下班的時間,增強自己的實力,積累自己的資源。畢竟,比起無意義的加班,妖魔化加班才更可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