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熱帶雨林每年以10%的面積消失,我國有3000多種高等植物受威脅或瀕臨滅絕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0-08-07T11:53:02+00:00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具有很高的生態、經濟、文化和社會價值,但目前保護名錄更新滯後、法律法規不完善、保護意識淡漠、執法打擊力度軟弱等短板,制約著保護工作有效展開。

作者:本報記者 李慧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7日10版)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具有很高的生態、經濟、文化和社會價值,但目前保護名錄更新滯後、法律法規不完善、保護意識淡漠、執法打擊力度軟弱等短板,制約著保護工作有效展開。

當前,我國正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也將進一步加大野生植物保護力度。為什麼要修訂和調整名錄?我國野生植物保護面臨怎樣的形勢?未來將如何更好保護?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野生植物資源受破壞嚴重

野生植物是人類糧食的直接或間接來源,是經濟發展的物質資源。

「人類賴以生存的全部糧食、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等,都取自於植物,各種家畜、家禽、魚類等的養殖,也需要植物作為飼料來源。工業發展也需要植物作為原料或利用到植物的產品。」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賈建生指出。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口數量的逐步增長,人們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

「從世界範圍來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工業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極大惡化了野生植物的棲息地、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賈建生介紹,全世界熱帶雨林每年以10%的面積消失,連續的生態系統成為支離破碎的「島嶼」,植物物種的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下降,不適宜的氣候使諸多植物難以適應而滅絕。在我國3萬種高等植物中,有3000多種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境地。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覃海寧分析指出,植物和人類是地球生物圈內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因素。植物的種類愈多,人類對其影響愈小,則生態系統愈複雜、愈穩定。一個物種滅絕,不僅該物種的遺傳資源得不到利用,還可能引發其生存網絡的連鎖反應,導致一系列物種滅絕甚至生態系統的不穩定,發生生態災害。

「有研究表明,一種植物往往伴生著10到30種生物物種。一旦一種植物滅絕了,10到30種生物會受到牽連和影響。」賈建生說,因此,必須保護環境,更合理地利用和保護植物的多樣性。

專家表示,在此背景下,儘快更新、調整保護名錄,向公眾客觀展示當前野生植物物種的瀕危狀況,為政府制定保護政策、實施執法提供可靠依據,尤為重要。

持續加強保護勢在必行

多年來我國持續加強野生植物保護,1999年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對300多種我國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進行保護。

進入新世紀,我國政府不斷重視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通過天然林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啟動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得到不斷強化。全國還設立了1.18萬處自然保護地,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建立200餘個植物園和樹木園,保存了2萬餘種高等植物,開展了200種珍稀植物的野外回歸工作。

以蘭科植物為例,以就地保護為目的的廣西雅長蘭科自然保護區於2005年成立。隨著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為代表的保護地網絡的逐漸完善,我國蘭科植物的就地保護工作也取得了進一步成效。根據自然保護區保護名錄和野外工作調查結果,我國目前約有70%的蘭科種類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保護地有分布,就地保護也成為我國蘭科植物保護的主要方式。

水杉素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當前已完成了野水杉原生母樹種群、生境調查,實現了對每株野生水杉母樹進行掛牌定位監測,建立了野生水杉原生母樹種群資料庫。野生水杉的繁育、保護技術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並已建立了相應的示範基地。」賈建生說。

此外,通過對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天台鵝耳櫪等近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以及野生稻和野大豆等農作物野生近緣種的就地保護,部分瀕危野生植物種群數量逐步恢復。

覃海寧介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共收錄468種和25類野生植物,一級保護53種和2類,二級保護415種和23類,「收錄的物種數量增加一倍以上,保護範圍明顯擴大。」

探索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最佳途徑

專家認為,野生植物保護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需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也需要每一個人加強認識,從我做起,共同保護野生植物。

賈建生指出,此次名錄調整出台後,將跟進啟動修訂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並鼓勵各省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從法律上為野生植物保護「保駕護航」。此外,在繼續加大力度對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開展就地、遷地、野外回歸等保護措施的基礎上,還將強化執法,加大打擊野生植物違法犯罪力度。

「當前我國野生植物培育利用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仍然較低,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產業集聚程度低,輻射帶動能力較弱;科技含量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個別地區還存在以培育利用為名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的現象。」賈建生指出,加強法制建設,有序開展相關的野生植物資源規模化培植和可持續利用的研究與示範將是今後野生植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

「人類活動一直並將繼續是植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之一。解決這一威脅不僅需要立法禁止人類違法行為,還需要培養人們的保護意識。」賈建生說,公眾要增強對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意識,加強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建立並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觀。

「我們不僅要保護野生植物,也要保護它的生長環境;不僅要約束自我不破壞野生植物資源,也要從消費端發力,拒絕來自亂采濫挖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以及以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為原料製成的消費品。」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教授張志翔說。

來源: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