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式互助養老,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值得老人們借鑑和學習

藍色的憂傷 發佈 2020-08-07T12:00:44+00:00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說,不用兒女管,老了就去養老院,有的說,還是兒女最靠譜,還有的說,抱團取暖,就是幾位姐妹合夥分工合作,找一間房子住在一起生活,相互照顧,平時在一起玩耍,有事互相有個照應。

如今,老齡化社會,人們對養老越來越重視了,哪種才是最健康最適合的養老方式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說,不用兒女管,老了就去養老院,有的說,還是兒女靠譜,還有的說,抱團取暖,就是幾位姐妹合夥分工合作,找一間房子住在一起生活,相互照顧,平時在一起玩耍,有事互相有個照應。

導語:

就有這麼一對姐妹,是多年的好朋友,即使結婚以後,她們也經常來往,就像親姐妹一樣,彼此了解互相的性格脾氣,如今兒女都已出去了,她們兩人也感覺特別孤單,平時住在各自的房子裡,也特別的寂寞,而且現在她們身體還好,能吃能動,也不需要人特別照顧,就商量乾脆住在一起。

(1)

就把她們叫做王阿姨和鍾阿姨,她們工作時認識的,在一起已經好了幾十年,雙方脾氣相同,興趣愛好也差不多。

王阿姨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經出去了,鍾阿姨,也是一對兒女,也早出成家立業了,她們的孫子也大了。

她們兩人都70多歲,兒女都很忙,經常有回來看看,但是沒有可能每天跟她們住在一起,兒女都很孝順,如果老太太願意,就把她接到身邊孝敬。

王阿姨說,兒女有他們的工作,不想麻煩他們,而且他們還要照顧孫子,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就沒有答應。

而鍾阿姨的老伴也是八年前去世的,當時鐘阿姨是在女兒家裡帶孫子,老伴自己在家裡,當時,他突然發病,又是冬天,摔倒在地下起不來了,等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讓鍾阿姨後悔莫及,如果有個伴在身邊,她的老伴就不會沒人知道了。

她回家以後一直悶悶不樂,情緒非常低落,幾年都這樣子,兒女工作也很忙,她也不想麻煩他們。

多虧王阿姨,每天上門安慰開導她,才使她慢慢從悲痛中緩解過來,所以,她也提出,不如兩人住在一起不是更好嗎?王阿姨早有這個想法,只是不知道鍾阿姨有什麼看法,不好意思說出來。

(2)

於是,她們決定住在一起,鍾阿姨房子比較寬敞,有兩個衛生間,所以就決定住在鍾阿姨這邊。

早上王阿姨醒的比較早,6點多她就起來弄早飯,然後7點鐘阿姨起來兩人一起吃過早飯,就去外面散步,順便再買點自己想吃的菜,回來以後兩人一起做菜,每人做一份最拿手的一起端上桌子,費用AA制。

兩人每天生活都很規律,好天就手拉出去外面散步,下雨天就在家裡看電視,看報紙,看一下書,一起整理家務,有時候還一起下棋。

有時輸了,鍾阿姨還要賴皮,像小孩子一樣,很有趣味,她們的生活也充滿了歡聲笑語。

每天互相叮囑按時吃藥,有些小事也互相提醒,如出門有沒有帶鑰匙?有些事情有沒有做完。

每年她們都相約去旅遊,見識祖國的美好河山,開闊了視野,相處更愉快了,如今在一起已經四五年了,另外兩個姐妹也加入她們,就像一家人一樣親密無間,她們回憶著過去,在一起美好的時光,回想著朋友同學之間的往事,每天的日子都是快樂有趣的。

過去那種孤獨住在一間房子,一天也沒人說話,如今姐妹有說不完的話,人多更熱鬧,有時一起去練太極拳,有時一起下棋,有時一起看電視,就像一個大家庭,有更多的姐妹想加入她們,現在她們更熱鬧,更快樂了。

結語:

這種抱團互助式養老,有不少的好處,老人擺脫了孤獨,互相幫助,增加了生活的樂趣,減少了子女的煩惱和負擔。

但是,它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雙方必須是非常好,非常熟悉的朋友,脾氣性格都可以適應,雙方的身體都沒有問題。

能走能睡,能吃能動,如果有一方身體出現問題,需要人照顧,甚至臥床不起,這種互助式抱團養老,就不能適應了。

一方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免費照顧另一方,這個時候就需要他們的子女出面,把他們接到身邊去照顧,或者出點錢送到養老院專人照顧。

所以這種抱團互助式養老,只能在一個階段適用,雙方身體沒有問題,生活能自理,才是適應的,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佳,這種互助式養老就不太合適。

不管怎麼樣,在一定階段,雙方能給對方精神安慰,在一起精神愉快,能和諧相處,不給對方添麻煩,這種養老方式就是適宜的。#推薦頭條搜索+贏千元收益!# #情感解憂贏獎金#

@藍色的憂傷 感謝您閱讀評論,點讚,轉發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