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舊時光之1980:大銀幕上的泳裝和親吻,讓多少人睡不著覺

夕陽小城 發佈 2020-08-08T17:36:56+00:00

《電影舊時光》是一個系列文章,我們將從1980年至2020年的這40年中,每年選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電影來講述,通過講述電影的方式,帶大家去回顧這四十年來電影文化的發展與變化。

《電影舊時光》是一個系列文章,我們將從1980年至2020年的這40年中,每年選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電影來講述,通過講述電影的方式,帶大家去回顧這四十年來電影文化的發展與變化。或許,還帶著對於逝去的美好時光的幾分懷念。

年代:1980年

代表電影:《廬山戀

概述:《廬山戀》是一代人美好回憶的開端,也是中國電影開始復甦的一個標誌。當年電影中出現的泳裝和親吻鏡頭,不知道讓多少人睡不著覺。

1980年,無論從國內的哪一方面來看,它都是全面步入正軌的一年。這一年5月,國家決定在廣東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各劃出一定範圍的區域,試辦經濟特區。

同樣是這一年,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在北京獲批成立。而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家個體飯店,也同樣在北京開業。所以對於這一年,使用「復甦」這個詞來形容,或許是最為恰當的。

而除了物質上的復甦,人們的精神上,也同樣在經歷著「復甦」的一個歷程。經過多年的壓抑,生活似乎又不再是生下來活下去這樣簡單了。人們對於生活中的各種美好,又重新開始了嚮往。也有了時間和精力,去重新追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廬山戀》這部傳奇般的電影在那一年橫空出世

「橫空出世」這個詞,放在《廬山戀》的身上,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因為在當時,這部電影帶給觀眾們的衝擊力,絕對是比橫空出世更加震撼的一種感覺。只可惜,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詞彙來形容它了。

《廬山戀》是一部風景抒情故事片,也可以說是一部愛情片。或許有人會覺得,如今被加注在這部電影身上的光環有些太過誇張,但是把這部電影放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之下,它的諸多光環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

就像我們標題里寫的那樣,當初《廬山戀》電影中女主角的泳裝造型,還有女主角在男主角臉上的那輕輕一吻,真的是讓很多人睡不著覺。

因為在那個剛剛經歷了衝擊的年代,人們的思想觀念真的是非常保守和陳舊的。關於女性之美和愛情之美的表達,幾乎就是一個禁忌般的話題,至於在公開場合展現和傳播這些美,那更是「罪大惡極」了。

當然在1980年,這種觀念已經有了動搖,但那麼多年積累下來的桎梏,卻也並沒有被徹底的打碎。甚至在很多時候,它最多算是出現了一些裂痕。

所以《廬山戀》才會在上映後造成了那樣大的影響。當然這種所謂「影響」無疑是非常正面和積極的。就像我們前文說的,那個時候的人們,已經開始試探著去追尋生活的美好,或者說的官方一點,人們已經有那麼一絲絲餘暇,可以去進行精神文化層面的追求了。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廬山戀》無疑是這種追求浪潮的先驅者,或者說引路人。它用兩個年輕人在今天看來平淡無奇的戀愛故事,在那個時候告訴人們,愛情是美好的,而關於愛情的所有表達,也都是美好的。

或者說,《廬山戀》在那個時候告訴所有的中國人,電影是可以這樣拍的,電影就是用來展現美好與美麗的。

因此,才有很多人把《廬山戀》中那個親吻的鏡頭譽為「新中國銀幕第一吻」。但是也有很多「技術流」的觀眾,認為「新中國銀幕第一吻」應該是1979年的電影《生活的顫音》,或者同樣是1980年的電影《不是為了愛情》。

但顯然後面兩部電影,觀眾並沒有《廬山戀》這麼多。所以這種多少帶著一些情懷的「第一」界定,其實也就沒必要那麼糾結,將其放在《廬山戀》身上就好。

我們說了,《廬山戀》是1980年的時候,人們對於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先驅者,所以對於電影的發展歷史來說,《廬山戀》也具有重啟一般的意義。

也就是說,1980年的這部《廬山戀》,才真正回歸了拍攝電影的意義所在。《廬山戀》的劇組用這部電影告訴所有的電影人,這才是電影真正應該表達的東西,那就是帶給人們美好的希望,給人們展示美麗的人和事物。

當然,這並不是電影存在的全部意義。但作為一種文化的表達,尤其是在那個時代,《廬山戀》對於展示美好的這種嘗試,無疑是做到了完美。

當然了,既然是作為先驅者一般的存在,《廬山戀》在當初拍攝的時候,也發生了很多讓人難忘的事情,甚至在上映後還得到了不少「尺度大膽,思想不健康」的評價。

首先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歸國華僑,放在那個時代就是一個非常洋氣的角色,潮流的代表。所以在國內演員中其實並不太好選擇,而劇組首先看上的一名女演員,雖然很洋氣,但卻被導演認為她的洋氣屬於「交際花」那種類型,與《廬山戀》想要表達的純真美好並不相符。

所以後來劇組才找到了女主角的扮演者張瑜,張瑜雖然在外形上比較符合導演「洋氣的單純姑娘」的要求,但卻又被「嫌棄」有點土。

所以劇組就讓張瑜一遍遍的去看一些進口電影,多看一些國外小說,以此來尋找一些外國人的生活習慣和交際方式。

但儘管如此,張瑜實際還是非常害羞內向的,在拍攝親吻臉頰那場戲的時候,她幾乎就是緊張到不能完全不能做到。最後還是導演下令清場,然後兩位主演多次嘗試後,張瑜才鼓起勇氣飛快的在男主角的臉上「點了一下」。

對比起如今電影的尺度和演員們的「無所謂」,40年前拍攝一個親吻臉頰的鏡頭都要清場,我們或許該說這是時代的進步,但似乎,又摻雜了幾分唏噓之意。

除了親吻臉頰這場當時的「大尺度」戲份之外,電影里的男女主角還有很多戀愛的戲份要拍攝。而張瑜和郭凱敏兩位主演都是沒有談過戀愛的「小白」,所以也導致很多戲份看上去都很生硬。


而導演為了更好的拍攝效果,還一度萌生了在現實中撮合兩人的想法。因此導演總是有意無意的讓兩人呆在一起,可惜最終這種撮合的想法還是無疾而終,畢竟愛情是沒法勉強的。

同時,《廬山戀》在上映之後,電影中男女主角那一套套洋氣的服裝也是在當時的觀眾中掀起了很大的波浪。很多人都在打聽,這些漂亮好看的衣服,哪裡可以買到。

而事實上,這些衣服全部都是劇組為了「洋氣好看」這個主題,而從香港買回來的。而在當時,身為女主角的張瑜在一開始穿上這些衣服的時候,她甚至不敢挺直腰杆。

因為這些服裝都是精心裁剪的,能夠凸顯女性的曲線之美。而張瑜穿在身上卻被這種凸顯弄得非常害羞,所以她總是蜷縮著身子,為此還被導演罵了很多次。

但最終,張瑜還是接受了這些衣服,用她的話來說,就是這些衣服,才讓她真正感受到了身為女人的感覺,原來可以這樣漂亮。

借用張瑜的這句話,《廬山戀》在當時也是讓觀眾們真正感受到了觀眾們看電影的樂趣,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美。

所以今天,我們用這部電影作為這個系列的文章開篇之作。因為《廬山戀》的上映,代表著中國電影文化的復甦,它也為後來幾年電影文化里百花齊放到有些紛亂的現象,開創了一個美好的開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