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機構僅14%合法,黑產滲透線上渠道,行業呼籲建「防火牆」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08-08T22:01:20+00:00

「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占行業的14%。

「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占行業的14%。」在8月6日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首階段情況及趨勢發布會上,艾瑞諮詢高級分析師賴貞說。

醫療美容正成為一個時尚潮流,但網際網路卻可能成為「黑醫美」的溫床。熟人推薦、微商營銷、社交平台個人分享等正在成為非法醫美機構獲客的重要渠道,對消費者生命健康形成威脅,業界呼籲加強醫美行業自律,建設行業「防火牆」。

「期待第三方平台、醫美機構、整形醫生、新聞媒體和消費者繼續參與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推動醫美行業的線上化、平台化、規範化、專業化發展。」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朱美如呼籲。

廣州一家醫療美容醫院主辦大型整形真人秀活動選拔賽,活動吸引了上千名選手參加。資料圖

醫療美容行業合法機構僅占14%

據《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統計,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但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亂象依然叢生。

賴貞介紹,去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只占整個行業的14%,其中還有一些機構超範圍經營,如診所沒有設置整形外科,卻開展了雙眼皮手術,除去這樣的機構,真正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僅占行業的12%。

合法醫師緊缺,非法醫師泛濫也是這個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據介紹,當前合法醫師僅占行業的28%,目前醫美行業「無證行醫」、超範圍行醫的醫生數量超過3萬名,而據2018年衛健委統計年鑑,整形外科專科醫院醫師(含助理)數量僅3680名。

今年5月21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新氧科技啟動了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以網際網路手段加強行業監管。截至8月1日,新氧醫美平台就累計攔截問題機構58家,疑似違規或超範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2099例,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

有的機構做軟骨隆鼻手術,卻沒有滿足二級手術資質;無麻醉科,卻開展需全麻且手術等級超規項目。「我們推出的『機構風險系統』查出了上千條疑似『黑醫美機構』的線索,目前,這些線索均已提交給協會方面進一步推進核查。」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介紹。

網際網路成為「黑醫美」溫床,渠道抽傭高達70%

「網際網路已成為『黑醫美』的溫床,機構和垂直醫美平台越正規越不掙錢。」張力明說。他介紹,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已在網際網路領域發現眾多醫美機構「違規、違法」經營的線索,主要集中在「生美做醫美」領域。

所謂「生美做醫美」,即美容店、美髮店、美甲店、按摩店等生活美容機構,在不具備衛健委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開展醫療美容業務。據估算,全國有超過8萬家生活美容機構正在非法從事醫療美容業務。

賴貞介紹,「黑醫美」線上渠道多利用社交平台、論壇貼吧、問答等方式,通過分享個人經歷以「打折、有內部資源等」吸引消費者添加好友,介紹給黑機構從而分傭。「渠道佣金比例高達70%及以上,『黑醫美』滲透在多個合法渠道截流用戶。」她說。

同時,當前消費者對醫療美容的風險依然認識模糊,容易受到熟人、微商、社交平台推薦的影響,而被引流至「黑醫美」機構。「應該加強醫美消費者的科普宣教,為求美者『避雷』。」張力明認為。

業界呼籲強化行業自律,建設行業「防火牆」

機構超範圍經營違規項目、無資質機構線下經營的現象屢禁不止,不僅損害行業發展聲譽,嚴重時甚至會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今年4月,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要求醫美行業要將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放在首位,規範醫療美容服務行為。

發布會現場,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黑貓投訴與新氧科技聯合發起中國醫美行業規範發展倡議,號召合法合規開展醫美服務,嚴查「生美做醫美」現象,並宣布黑貓投訴成為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的官方投訴平台。

截至目前,黑貓平台醫美類投訴超過7400件,涉及商家超過200家,投訴解決率40%,主要問題集中在整形手術失敗、虛假宣傳、捆綁貸款、售後無法退款等方面。

張力明認為,醫美垂直平台在阻止「黑醫美」滲透網際網路方面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平台通過核實進駐機構及醫生的資質,嚴格監管平台內容分享,從預防、投訴、處罰三個環節確保商家履約,從而建起醫美行業的「防火牆」。

「期待第三方平台、醫美機構、整形醫生、新聞媒體和消費者繼續參與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推動醫美行業的線上化、平台化、規範化、專業化發展。」朱美如呼籲。

南都記者胡明山 發自北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