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將走向何處?深圳舉行全球峰會,大咖這樣說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08-08T00:32:54+00:00

據悉,圍繞著 AI 新基建,CCF-GAIR 2020 峰會共設包括 AI 前沿專場、機器人前沿專場、前沿語音技術專場、聯邦學習與大數據隱私專場、AI 晶片專場、等在內的 15 個 AI 專場、一場特別的「紀念 Thomas S. Huang 專場:中國計算機視覺的 40 年傳承」圓桌論壇,以及一場旨在為所有想要在智能時代完成轉型、升級的企業提供新思路的鯨犀×騰訊「千帆計劃」數字產業沙龍。

8月7日-9日,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在深圳正式舉行,該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工業和投資平台。

2020 年,人工智慧圈經歷了疫情之下的艱難與陣痛,卻也迎來了十年一遇的時代機遇 「新基建」,一場龐大的變革蓄勢待發。如何緊跟技術變遷和行業發展大勢,AI 學術基礎與產業落地未來如何發展,都將是以 "AI 新基建,產業新機遇" 為主題的 CCF-GAIR 2020 峰會著重討論的議題。

在開幕儀式上,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金海發表致辭表示,今年大會主題是「AI新基建、產業新機遇」,一方面,是希望在大會舉辦5周年之際,在前幾年大會討論產學結合、產業落地和垂直細分的基礎上,做一個系統的總結和回顧;另一方面,前幾年AI落地情況下,大會從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出發,推動人工智慧更多的應用、更多的可能,在更多領域的落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CCF 會士、ACM、IEEE Fellow 高文在題為《城市大腦2.0-邊端雲處理分工的人工智慧賦能系統》的報告中,談到了以云為中心的城市大腦1.0及其現狀。為解決現存問題,設計一個新的城市大腦——城市大腦2.0彰顯出了必要性。同時,借鑑生物視覺系統,將邊、端、雲都考慮在內的「數字視網膜」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高文表示,邊、端、雲結合最核心的技術是數字視網膜,它是整個城市大腦 2.0 的一個基本架構,我們稱之為仿生視網膜的計算架構;要想把數字視網膜技術全部用起來,需要用到一些使能技術,包括視頻編碼、特徵編碼、聯合優化和深度學習模型編碼等。「在數字視網膜的作用下,可以比城市大腦 1.0 在編碼方面節省 50% 的存儲和帶寬,同時可以節省 90% 以上的雲計算算力資源,而且它對於圖像特徵的提取和分析延遲比較低、精度比較高,這就是數字視網膜帶給城市大腦 2.0 的一個好處。」他說。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周志華則從當前最大的人工智慧模型 GPT-3 出發,談到當前人工智慧模型在工業領域的突破主要是依賴強大的算力和大數據的支撐,但這背後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從學術界的角度,應該回到本源,做一些探路性質和思考未來的工作。

由此,周志華提及了一個重點:如何在現實應用中將人工智慧技術與知識結合起來。他談到了自己最新提出的新概念——反繹學習(Abductive Learning),也就是從不完備的觀察出發,得出最可能的解釋。隨之,他通過一個破譯瑪雅曆法的真實案例介紹了反繹學習的過程。

「我們現在都在談數據、算法和算力,但是未來不能忽略知識,知識凝聚了人的智慧,過去十幾年都從數據驅動做人工智慧,現在是把數據驅動和知識驅動結合起來了。將邏輯推理和機器學習相結合,有非常好的前景。」周志華說。

據悉,圍繞著 AI 新基建,CCF-GAIR 2020 峰會共設包括 AI 前沿專場、機器人前沿專場、前沿語音技術專場、聯邦學習與大數據隱私專場、AI 晶片專場、等在內的 15 個 AI 專場、一場特別的「紀念 Thomas S. Huang 專場:中國計算機視覺的 40 年傳承」圓桌論壇,以及一場旨在為所有想要在智能時代完成轉型、升級的企業提供新思路的鯨犀×騰訊「千帆計劃」數字產業沙龍。

本屆峰會陣容強大,邀請到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加拿大工程院的多位院士以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學府的專家學者;企業方面,峰會邀請到來自微軟、英特爾、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百度、京東、小米、美團、滴滴、地平線、優必選、雲天勵飛、澎思科技等企業的首席科學家、技術 VP。

「相信將來每個企業、領域和行業都建立自己的人工智慧系統,成長為將來商業生態當中的控制節點。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輪值總裁胡郁說。

【記者】張秀娟

【作者】 張秀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