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13:老地圖裡的水鄉回憶

天袁地訪 發佈 2020-08-09T09:53:23+00:00

在幾年前,我們曾寫過一期上海1913,說的是一本出版於1913年的中國遊記中的上海部分。無獨有偶,在筆者撰寫其他文章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份191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上海地圖,打開這張地圖,你會同時感覺到熟悉和陌生感。

在幾年前,我們曾寫過一期上海1913(上海1913--百年前的上海旅遊攻略),說的是一本出版於1913年的中國遊記中的上海部分。無獨有偶,在筆者撰寫其他文章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份191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上海地圖,打開這張地圖,你會同時感覺到熟悉和陌生感。熟悉是在於市區的道路網絡基本成型,而陌生則在於,1913年的上海儼然是一座水上都市。今天上海蘇州河南岸的市區已經沒有一條河流,北岸也只有虹口港、楊樹浦河為數不多的河流。1913年的上海地圖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


高清地圖在LOC


其實,一百多年前的地圖並不是沒有,而是看起來很麻煩。一般而言,原版紙張已經泛黃髮脆,加上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價值,是不可能給一般人借閱的。購買複製品(還真有)卻不太容易郵寄,而電子版則有版權和清晰度度的問題,因此找起來也並不容易。往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張地圖,用放大鏡略略放大就看不清楚了。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筆者還是找到了一個看老地圖的好去處。那就是Library of Congress,美國國會圖書館網。當然受版權法的約束,地圖資源並不算特別豐富,不過在該網站上看到的每一幅地圖都可以放大到細節,每一處細節看得特別清楚。



這幅地圖是民國二年(1913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實測上海城廂租界圖》。如果穿越時空,1913年的上海諸位是很難相認的,以上海最具標誌性的外灘而言,大部分建築都建成於1920年代,因此從地圖來看反而會更熟悉一些。



因為地圖為全中文標註,這幅地圖的前任擁有者在上面做了不少英語注釋。。


蘇州河口、虹口港與洋涇浜


放大到極限,能看清大部分字,地圖標註也頗為詳細,可知今上海大廈的原址為「東平里」住宅區


以四川(中)路為中軸線的蘇州河口一帶,我們可以注意到當時蘇州河南北的發展程度都很高,甚至北岸的發展程度還要更高一些。這或許是與當時的租界城市規劃相關,南岸為租界中心區,是商業文化區,而北岸,公共租界北區則側重居住生活。路網、路名與今天基本一致,僅是在路名上略有不同。如四川路、蘇州路都沒有進行統一化變成南蘇州路和四川中路等。

此外,這張地圖也將外擺渡橋標註為「外擺渡橋」而今乍浦路橋、四川路橋標註為「擺渡橋」和「里擺渡橋」,一般而言,上游為「里」,下游為「外」,外白渡橋原來是從擺渡橋下游的橋而來的,算是基本可以這麼認為了。

無獨有偶,緊鄰蘇州河口的虹口港一帶,就有五六座帶「虹」字的橋,


這五座橋分別是鴨綠江路(周家嘴路)的北新虹橋、東有恆(餘杭)路的新虹橋、東漢壁禮(漢陽)路的里虹橋、華德(東長治)路的中虹橋以及百老匯(東大名)路的外虹橋。今天很多老上海,特別是老虹口還喜歡以這些名字來稱呼這些橋樑。

除了蘇州河、虹口港以外,1913年的上海擁有較多橋樑的河流還有大家熟悉的洋涇浜。自泥城浜(西藏路)往東,這幅地圖上標出了多達十四座大小橋樑,密度相當之高。1914年,洋涇浜就被填沒,浜南北的道路合併為愛多亞路了,這張地圖也算是少數記錄了洋涇浜的科學測繪地圖了。



法租界道路的命名比較混亂,中文和法文路名有時往往對不起來,中文街道命名一般比較接地氣,如洋涇浜上有鄭家木橋、帶鉤橋、東新橋等,也就有了鄭家木橋街,帶鉤橋街,東新橋街,但法國人並不這麼叫,例如東新橋街實則為Rue Huế,以法屬印度支那,今越南城市順化來命名道路。收回租界後,命名為浙江南路。這種土洋「路名雙軌制」,甚至延續到今天。



就算是路名相對清晰的公共租界內,人們對於英國人設立的命名體系並不敏感,依然喜歡按大馬路、二馬路、三馬路等依次稱呼南京路、九江路、漢口路等,1913年的地圖不厭其煩地將這些俗稱也加入地圖之中,方便人們使用。這種稱呼習慣,今天仍有所保留。


當年的十字路口,是這樣的。


熟悉上海交通的人都知道,上海有個著名的龍柱,它位於南北高架和延安高架的交匯處。這裡是上海內環高架交通,申字的十字交叉部。在高架建起之前,西藏中、南路與延安中、東路的路口,可謂上海的十字路口。不過1913年,這個十字路口是四條河匯聚之處。



東邊的是最有名的洋涇浜,北面的是通蘇州河的泥城浜,南邊稱周涇,西邊叫北長浜,這四段河流現在都已經不存在了。除了洋涇浜,泥城浜曾經是英租界與華界的邊界,並為租界當局挖寬作為界河。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曾在此爆發駐防租界的士兵與想要借道租界剿滅太平軍的清軍之間的泥城之戰。清軍正規軍不敵租界的散兵游勇,實在是讓天朝大國很是汗顏。不過,1913年的租界已經向西推進到靜安寺以西,甚至一路越界築路到新涇。泥城之戰中清軍駐紮之地成為了租界的第三個跑馬場,也就是人所皆知的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的前身。


泥城浜上有南京(東)路-靜安寺路(南京西路)上的泥城橋,鳳陽路(白克路)上的中泥城橋和新閘路口的北泥城橋。上海至今還有泥城橋地區的說法,大致是在三座泥城橋兩側地區。在製圖時,泥城浜已經開始填沒工程了,在泥城浜旁的西藏路大為拓寬。

泥城浜往南就是周涇。周涇原本是直通肇嘉浜的,但隨著法租界發展,周涇逐步被填沒。圖中北段周涇還未被填沒,上面還標出了三座八仙橋。


最北的是老八仙橋、然後依次是中八仙橋(寧海東路,圖中寧興街),南八仙橋(金陵東路,圖中巨籟達路-公館馬路)。不遠處有八仙橋街(雲南南路)。八仙橋的來歷,我們在前年寫八仙橋公墓時提到過。法國租界當局以帶有屈辱意味的八里橋路來命名在周涇上新造的橋,而中國人則沿用八里橋路的戲稱八仙橋路,把這座橋也改名為八仙橋。(老)八仙橋最早應該是如圖中臨近北長浜的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大世界遊樂城一帶。而三座八仙橋兩邊也都基本算作八仙橋地區,與泥城橋南北呼應。

周涇最早被填沒的一段,從淮海東路(法租界寧波路)至自忠路(葛羅路,打鐵浜北岸),築成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北段)這條路沿周涇向北一直築到法租界北界,往南沿周涇道路稱「肇周路」,意思是聯繫肇嘉浜和周涇的道路。



長長的徐家匯路


上圖中的肇周路,一大段後來併入了西藏南路,法租界的南界也從打鐵浜南拓到了肇嘉浜。這就要說到製圖次年,法租界的大擴張。其西界,南界都落在一條路上,「徐家匯路」,也稱軍路或者界路,主要是方便法租界駐軍開拔而築,原來徐家匯路也通徐家匯,只是後來肇嘉浜填沒,其中一段改了肇嘉浜路以紀念這個工程。



徐家匯路斜橋段,與肇周路相交。斜橋是肇嘉浜上一座有名的橋,從斜橋到土山灣(徐家匯南)有一條斜土路,至今還是上海南區的重要道路。



這是徐家匯路的徐家匯段,可見天鑰橋(最右邊一個圈),也是肇嘉浜上的一座橋,顯然天鑰橋路是真的曾經有這座橋。而虹橋路出現在徐家匯鎮北面許多,最初虹橋路的最東段是現在的廣元西路,調到今天穿老徐家匯鎮而過的位置也是比較晚近的事了。而1913年也沒有華山路和其前身海格路的路名,它只是漫長的徐家匯路的其中一段。而不知讀者有沒有注意到圖中竟然有一條福開森路,福開森路不是武康路的前身嗎?但是它怎麼會出現在徐家匯?

這一期,本想帶大家好好看看這幅地圖的各種細節,看了上海被填沒的幾條河流,以及依然存在河流上的橋樑及其別稱,但是篇幅限制,我們下期接著說說這幅地圖中仍值得挖掘的有趣信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