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面試419名醫學類畢業生後總結出10個常見問題,你中了幾個?

職場 發佈 2020-08-09T19:57:48+00:00

醫學類專業一般實行3+2的培養模式,即前3年在學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後2年在學校附屬醫院或者教學醫院進行後期臨床教學,一般是見習1年、實習1年。實習期一般從大四下學期末到大五下學期,即每年的5月底到次年的5月。

醫學類專業一般實行3+2的培養模式,即前3年在學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後2年在學校附屬醫院或者教學醫院進行後期臨床教學,一般是見習1年、實習1年。實習期一般從大四下學期末到大五下學期,即每年的5月底到次年的5月。實習當年的11月初-12月底是醫學類應屆畢業生參加招聘會、面試求職的的高峰期,一般面試通過後可與意向單位進行簽約,然後試工、轉入簽約單位實習。

每到這個時候,醫院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行業成批進入校園舉行校招或者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招聘會,成百上千的醫學類應屆畢業生紛紛投上自己的簡歷,參加面試,試圖通過展現自己的所學獲得滿意的職位。

小編跟隨領導近幾年也參加了不少醫學院校的校招,對其中參加面試後落選的400多個應屆畢業生所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分析整理,總結出10個常見問題,真心希望對正在求職路上的你有所幫助。

01

求職簡歷存在瑕疵,缺乏吸引力

有不少人的求職簡歷是在一些招聘網站上下載來的模板,有時候同一場招聘會,一連面試好幾個同學都是同一種格式的求職簡歷,有的甚至連招聘網站的logo、廣告語都沒有刪除,給人的印象十分不好。

有的求職簡歷做得花里胡哨,刻意追求標新立異,例如把自己的生活照、與實習指導老師的合影、在某知名醫院的門前照等作為簡歷封面,用文言文撰寫晦澀難懂的自薦信,把簡歷做成全英文版等等。

還有的簡歷內容通篇都是記流水帳式羅列一些與應聘崗位無關的經歷,如參加了幾次演講比賽、組織了幾次重要校園文化活動,獲得了幾次獎學金,乍一看全部都是「優秀事跡」,但我們從中完全看不出這個求職者從這些經歷中到底獲得了什麼經驗和能力,也看不出這些經歷與應聘的崗位有什麼關聯、對今後從事工作有什麼作用。

02

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答非所問

這個問題主要突出的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過於緊張,半天說不出話。有的學生站在講台上面試時,全身打哆嗦,眼神不敢直視我們,手腳不知道往哪兒放,我們問了問題之後,他半天不知道怎麼回答,白白浪費了寶貴的面試時間。

二是不會做自我介紹。有的過於簡單,把求職簡歷上已有的姓名、性別、專業、學歷又重複做了介紹,卻沒有介紹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實踐經歷和所具備從事所應聘崗位的能力;有的則過於冗長,把自己的各種經歷、各種事跡恨不得全部說出來,不分主次、沒有重點、毫無邏輯,最後卻連自己的姓名也沒有介紹。

三是答非所問。也許是醫學類專業性比較強的緣故,我們在面試時提的一些與醫學類專業關係專業不大但又與今後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時,較少的時候能獲得滿意回答。例如在提問「你單身嗎?還是準備畢業後就結婚了?你近期有找女朋友的計劃嗎?」之類的問題時,其實我們並不是想查戶口,也不是想給你介紹對象,而是想從你的問答中了解到你能否具備長期穩定工作的基本條件。

03

回答問題不真誠,面試時假裝完美

面試的目的就在於通過面談的方式了解求職者想法,以尋找適合的人才。

可是,有的學生貌似受到了某些程式化的培訓影響,在回答一些問題的時候採用格式化的語句,沒有自己的想法,缺乏真誠。例如在回答「請談談你有什麼缺點?」的問題,有不少學生回答說「我既沒有優點,也沒有缺點,我有的只是特點,我的特點是……」。

這種回答問題的套路聽得多了也就疲倦了,當我們從你的回答中了解不到想要的信息之後,又何必再浪費時間重複問一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還沒有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會沒有缺點嗎?這是顯而易見的投機取巧,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不誠實、在撒謊,是很不可取的做法。



04

穿著打扮不得體

因為大多數校招時間是在冬天,天氣比較冷,有的同學怕冷,穿著厚厚的大棉襖、戴著帽子、圍巾、手套來參加面試,有的甚至就差抱著棉被來了……

這種穿著打扮一看就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顯得不尊重人,不注重細節,不僅不幹練,而且還缺乏年輕人應該具有的朝氣精神。

連寒冷都戰勝不了的求職者招進去,恐怕難以承擔今後工作上的壓力和重擔。

有的同學雖然不怕冷,但穿著也比較隨意,有的甚至直接穿著白大褂來面試,這要麼就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專業性,要麼就是剛從實習崗位上趕過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給人的感覺都是沒有做好準備。

05

專業素養不過關

在現場面試的時候,除了對綜合能力素質進行考察之外,醫學類應屆畢業生面試考察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專業知識進行考察。

一般有2種方式,一種是先筆試後面試,筆試合格的進入面試,另一種是在面試中回答專業問題。在這一關被淘汰掉人有不少,主要原因是專業知識功底不紮實,知識面窄,面試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導致文不對題、答非所問,自然就被淘汰了。

06

過於看重薪資收入

一般通過8-10分鐘的面試,還沒有對求職者做出錄用或淘汰的決定時,我們都會向求職者再補充問一個問題,就是「你還有什麼需要補充和諮詢的嗎?」。實際上這個問題是一個陷阱題,考察的是求職者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情商,而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情商正是職場上所具備的素質之一,沒有回答好的人一般直接淘汰了。

總結來看,有2種回答,一種是開口就問工資待遇怎麼樣?我入職後可以拿多少錢?試用期、試工期有工資嗎?轉正之後可以拿多少錢?如果是詢問這些問題的,我們一般都是直接淘汰了。一個應屆畢業生不關注職業發展而過分關注薪資收入,是十分不可取的。要知道你有多大付出就會有多少回報,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在任何行業都是適用的。哪怕暫時你的回報比付出要少,但回報只會遲到,絕不可能少,埋頭苦幹的老實人、會吃虧懂得吃虧的人最後絕不會吃虧。

還有一種回答是「我沒有要補充的了、也沒有要諮詢的,我覺得都很好」,這種回答看似完美,既沒有得罪面試官也表明了態度,其實在我們看來,這種回答其實等於沒回答,這樣回答的人性格過於圓滑,不適合原則性強的醫藥行業,也是要淘汰的。

07

沒有明確的職業追求,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近年來,醫藥類專業的本科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比較大,通過簡歷篩查和面試對答,我們發現很多同學做了幾手準備。

一類是如果考上研究生就去讀研究生,如果沒有考上研究生就先參加工作再邊工作邊考研;另外一種是先找個工作應付一下學校的就業率抽查和父母的要求,等過一段時間再跳槽;還有的就是對工作沒興趣,來參加應聘是老師、同學要求我來的。

但凡沒有明確觀點、搖擺不定的,除非特別優秀,我們一般選擇淘汰,因為招進一個沒有明確職業追求的人,必定是浪費大量招聘成本、人力物力資源的,也不符合用人規則。

08

不懂得表達感恩

不懂得表達感恩也是我們淘汰求職者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在面試結束時,一般懂得表達感恩的學生都會說一聲「謝謝,老師們辛苦了!」這句話看似簡單,但說與不說體現的是一個人是否懂得感恩意識的基本素養。

醫生行業甚至擴大一點包括醫藥行業都是從事著與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精神理念相關的工作,如果不懂得感恩、不會感恩、不知感恩,是很可怕的,會使得今後在工作上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喪失所從事職業應具有的職業道德。

09

對用人單位提出的要求太多

同第6個問題相似,對用人單位提出的要求太多,也是醫學類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面試時存在的常見問題。

很多學生只站在自身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要求單位給予自己多少薪水、多少好處等等,卻沒有站在用人單位的立場上想一想自己能為單位創造什麼價值、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為單位帶來什麼改變。

在我們看來,在所有需求的、有價值的求職者中,如果你能站在我們的角度,即用人單位的角度,站在單位整體利益的角度看待問題,那我們就有充足的理由錄用你。

因為,能夠為單位整體利益著想的人一定是寬容大度、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獻的人,而這正是醫藥類行業所最需要的人才應該具有的素質。

10

不記得自己應聘的崗位

這一點最容易忽視,但也是被淘汰的求職者存在的共性問題。

有一次在一所「雙一流」高校舉行校招,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有進行當場面試,而是在進行招聘宣講之後,現場接收簡歷,通知參加應聘的同學在三天之後注意接聽電話,接到電話後直接到單位來面試。

三天之後,我們通知了一些經過了簡歷篩選的同學來單位面試,其中有一位臨床醫學專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從簡歷上來看十分優秀,2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專業成績位列年級前3名、學分績點平均4.1、參加多次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並獨立發表3篇CSCD論文、擔任系學生會部長……身高180cm、帥氣陽光的大男孩。無論是他的專業素質還是綜合能力,都是符合我們的崗位招聘要求,如果面試沒有太大問題,肯定被錄用了。但是面試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面試開始了,他從容大方地走進面試室,一身正裝顯得十分幹練有活力,看得出他做了充分準備。我們請他講述一下他在校的學習、生活和實踐經歷,在過程中也詢問了一些情況,交談十分順利。當問他是否了解過所應聘職位的職責和要求時,他竟然不記得應聘的到底是什麼職位了,更說不清該崗位具體負責什麼和該崗位的要求。這令我們非常失望,僅僅過去三天,竟然連自己應聘的崗位是什麼都忘記了,一個在學習上如此優秀的人,在對待工作的時候竟然如此這般糊塗。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他被我們淘汰了。

雖然說求職時廣撒網、海投簡歷沒有錯,但起碼自己要清楚應聘的崗位、工作內容和具體職責,才能夠在投簡歷和面試的求職過程中提高效率,成功應聘適合自己的崗位。否則的話,就是浪費彼此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還會給用人單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你在求職面試的時候還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積累了那些經驗,不妨留言說一下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