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講述景德鎮故事的民歌民謠你都聽過嗎?

景德鎮南河公安 發佈 2020-08-09T20:25:40+00:00

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並親自刪定《詩經》,讓其成為中華詩歌的源頭,綻放出別樣的光華,其中《國風》即為周朝時各國民歌。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民間歌謠是一個時代社會現象的直接或間接映像。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並親自刪定《詩經》,讓其成為中華詩歌的源頭,綻放出別樣的光華,其中《國風》即為周朝時各國民歌。古語又云:不平則鳴。鳴的方式,士大夫寫成文章,形之筆墨;平頭百姓,文化不高,只能哼哼幾句,發發牢騷,聲口相傳,就成了民歌民謠。


歷代統治者對民間歌謠極其重視,有采之以觀風俗、察民情的傳統。《漢書·藝文志》載,古代設置采詩官採集詩歌,並配好音律演唱給天子聽,讓天子足不出戶而知天下,利於「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柳宗元《捕蛇者說》篇末引用孔子「苛政猛於虎」的名言,並點明寫作此文的目的: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觀人風即觀民風,為避諱唐太宗李世民而改。可見採集民風的傳統,唐代還存在。


作為千年古鎮,歷史上的景德鎮商賈輻輳,人口蟻聚,號稱「千豬萬米碼頭」,形成了悠久厚重、內涵豐富的陶瓷文化。(嘉明 攝)


景德鎮作為千年古鎮,工匠八方來,商賈輻輳,人口蟻聚,號稱「千豬萬米碼頭」,形成了悠久厚重、內涵豐富的陶瓷文化。民間歌謠等民俗文化也不例外。經有關部門收集整理,還將民歌民謠列入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景德鎮民間歌謠琅琅上口,注重押韻,易記易誦,方言俚語夾雜其中,所以在下層人民中流傳較廣。約略劃分,有如下幾類:


訴說工人勞動辛苦和生活辛酸


「手持火把進坯房,照得一副好家當。左邊擺的匣缽桶,右邊搭的料板床。料板床上豬油絮,臭蟲虱蚤鬧嚷嚷。翻來覆去睡不好,苦苦熬掙到天亮。」「杉木料板七尺長,日裡托坯夜當床。一粒豆豉吃兩餐,一盆餿飯兩天糧。」明白如話,借用了白描、誇張手法,讓做坯工的生活環境和艱苦一目了然。


「茭草工人淚汪汪,累死累活苦難當。冬天身披豬油絮,夏天赤膊到天光。頭髮拖地無錢剃,鹽水當菜糠當糧。十有九個光棍漢,老死丟葬在山崗。」茭草工,就是包裝工,用竹篾、稻草等將瓷器打包,以便於長途運輸。缺衣少食,沒菜沒錢,娶不起老婆,而且累死累活,足夠讓人同情。


「坯房佬,坯房佬,搗(或淘)泥做坯雙手攪。彎腰駝背受壓榨(或煎熬),死了不如一棵草」。這是清時流傳的一首歌謠,入編《景德鎮歷代詩選》,還有幸成為高中歷史卷的多選題。最後一句尤其讓人心酸。老百姓命如草芥,自古皆然。


制瓷各工種還被比作動物,如忙個不停的淘泥工叫牛,說是「一條牛,江邊游。江邊又沒草,還說江邊好」。跑來跑去的摔坯工為馬;背駝腰弓的修坯工為蝦公;為坯底剮余泥、做成圓洞狀的剮(方言音同挖)坯工為土狗(一種鑽土打洞的昆蟲);因膝關節變形而走路搖擺的拉坯工叫螃蟹;朝泥模不停拍打的印坯工為鵝;慢步行走的小器裝坯工為駱駝。都足見辛苦之一斑。


「如今世道天下,窯場牢房是一堂。把頭屋裡酒肉臭,可憐窯工餓斷腸。」窯場如同牢房,把頭和窯工的生活兩相比較,雲泥之別,稱為「鬼天下」似不為過。


「你吃的什麼飯?我吃的梗頸紅(只剝穀殼的糙米)。你吃的什麼菜?我吃的臭烘烘。你做的什麼事?我做酒令盅。師傅打你不?抓住兩頭打當中。」據說這是學徒工的哭訴,吃得差,常挨打,其遭遇淚汪汪一片。


新中國成立後,陶瓷工人當家做主,生活有了大起色。據說當時一些人都不願進機關,要進瓷廠。為啥?工資高、待遇好唄。而且瓷廠興辦有託兒所、醫務所、宿舍樓、夜校、食堂等配套,社區功能齊全。民歌云:「不嫁農人不嫁干(部),嫁個瓷業工人最划算。」變化天翻地覆,連姑娘的擇偶標準都變了,陶瓷工人不再是舊社會的「十有九個光棍漢」。


反映瓷都民俗風情


景德鎮過去被稱為「草鞋碼頭」,還有一條草鞋弄。民謠云:草鞋四根筋,路路都是親;草鞋碼頭,能通四方;草鞋沒樣,邊打邊像。草鞋物美價廉,輕便防滑,是瓷業工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以致用「草鞋」作為陶瓷生產能力的計量單位,從草鞋數可推算出用工數量,還把開除工人叫作砍(剁)草鞋。


「扁擔是條龍,一生吃不窮。」挑柴、擔泥、挑坯、運瓷……搬運工作都離不了扁擔。只要吃苦,肯出力氣,在景德鎮這地方,有口飯吃不成問題。「老磨明料(青花顏料)幼學藝,婦畫青花男轆(方言,指加工製作)坯」,男女老幼都有分工,各忙各的,也難怪周邊省縣、四鄉八鄰都湧來景德鎮討生活。


「一道生,二道熟。三道四道成師傅。」制瓷雖是手藝活、技術活,但只要肯下功夫,熟能生巧,可成名師。一些工匠也是在各自工序上,修煉成「精」成名的。


「珠山八友,四海名揚,八支畫筆,四根煙槍。父子一對,親家一雙。碧珊先生,不幸早亡。」對珠山八友作了概述。據載,王琦以劉雨岑為乾兒子,王大凡之女嫁畢伯濤之子。珠山八友及「月圓會」的創作,在景德鎮陶瓷史上有開拓意義。


景德鎮管轄的樂平市,戲曲文化深受歡迎,村村建有古戲台,據統計,達400餘座之多。民謠云:「三天不看戲,肚子就脹氣。十天不看戲,做工沒力氣。一月不看戲,見誰都有氣。」言詞活潑滑稽,讓人仿佛瞧見了一個沒戲看、倍受煎熬的村民形象。


傳揚瓷工鬥爭精神


有兩首《打派頭雙文》民歌,「縣長縣長,你聽端詳。街上物價,天天上漲。一日工資,辣椒五兩。工人生活,苦不堪想。下撫子女,上養爹娘。要求加資,理所應當。萬惡劣紳,操持窯場。若不加資,就打派頭。一天不加,踩你坯坊。兩天不加,打你釉缸。三天不加,要你蝕光。四天不加,簸箕裝腸。你有官兵,我有棍棒。不取勝利,決不收場。」


「老閻王,莫瘋狂。加工資,理應當。你有刀槍我不怕,我有棍棒你難擋。工人大眾齊團結,當心你的五斤四兩。」


打派頭,就是罷工。據說清末罷工時,窯場老闆與官府串通,同意滿足工人要求,但須「派人頭一顆」,工人領袖熊知四挺身而出,甘願獻頭,故名。物價飛漲,生活困苦,陶瓷工人強烈要求加工資。如果不加工資,就如何如何,縱有官兵,也不懼怕,極像一篇戰鬥檄文,表明了「不取勝利、決不收場」的堅決信念。


停工罷工是工人們不得已而用之的一種手段。龔鉽《景德鎮陶歌》云:「年年七月中元節,幾處坯房議事來。每到停工總生事,好官調護要重開。」受生活壓迫,受窯主、官府盤剝,無可奈何。最終經調解,仍然要重新開窯生產。


串連景德鎮的地名


「嘀嘀咯,賣膏藥,三閭廟到觀音閣;觀音閣,拐個彎,一走走到賽寶坦;賽寶坦,千佛樓,一走走到南門頭;南門頭,人好擠,一走走到小港嘴;小港嘴,往回走,一走走到中渡口;中渡口,冇有船,一走走到塘旁堧(方言音同弦);塘旁堧,有人擋,一走走到御窯廠」。嘀嘀咯,方言,指物件很小很小。九處地名,連成一串。一句一韻,用方言讀來饒有趣味。


述說瓷工或其他有關情況


「嬉新春,坐二春。東奔西走過三春。四五六月定位子,七死八活九翻身,十月以後日夜干,嚴冬臘月轉鄉村。」這首《瓷工一年歌》用數字串起,對瓷工各月份的情況作了總括。定位子,就是定生產崗位。上半年幾乎虛度,九月份才有起色,十月以後是旺季,加班加點,日夜趕工。以瓷工的口吻道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瓷業生產、銷售的規律。還有一首《一年到頭歌》與此相類似,從「正月里嘞,潼台分別」一直唱到冬月,引用戲曲典故分述各月份情況,較為典雅,需加注釋,方能明白大意。


「裝坯開了禁,鄉下得了信。丟了田不作,漏夜趕上鎮。三吊二百錢,買根壓肩棍」。開禁就是開門收徒。瓷業各工種都有不同的開禁時間間隔,或三年,或五載,長的達十年。開禁信息一公布,都昌、鄱陽等鄰縣村民,紛紛拋妻別子,田地不做,來景討生活,希望擠進窯場學徒做工。「漏夜(連夜)趕上鎮」,可以想見期盼已久、心情急迫之狀。


「馮餘江曹大似天,張王劉李站兩邊」,對都(昌)幫在景德鎮的資產、勢力作了概述。都(昌)幫為景德鎮三幫之首,以馮餘江曹四大姓為主,其中明末馮氏即來景從業,逐漸興旺,終成首戶;都昌多寶鄉余氏獨掌攣柴窯技藝,傳子不傳女,成為獨門絕學,到新中國成立時已傳承七代之久。至於名列全國四大姓的張王劉李,在這塊地盤上,摸不著門兒,只能靠邊站。


景德鎮民國時有三尊大佛、四大金剛、十八羅漢之謂。據沈德新先生《民間瓷物語》載,三尊大佛中都(昌)幫余氏獨占兩家,四大金剛中都(昌)幫馮氏、余氏各一家,十八羅漢中都(昌)幫占半壁江山,九家,馮氏、余氏各兩家。可見「大似天」之說決非虛言。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徽州以山林為主,「八山一水半分田,還有半分是莊園」。沒田少糧,家裡養不活,只能讓孩子外出謀生,或學藝,或從商,世代相傳,形成徽商,與晉商、潮商並稱中國三大商幫,有「無徽不成市」之說。徽州與景德鎮相鄰,上鎮謀生是自然選擇,他們發揮經商才智和艱苦創業精神,讓徽幫成為景德鎮三大幫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