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里的假象:汽車後躲子彈安全嗎,消音器真能消音嗎?

冷熱軍事史 發佈 2020-08-09T21:45:44+00:00

好萊塢大片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強,在過去漫長的幾十年時間裡,無數觀眾靠著一部又一部動作爽片打發了不知道多少個無聊的周六夜晚。

作者:雕鴞

好萊塢大片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強,在過去漫長的幾十年時間裡,無數觀眾靠著一部又一部動作爽片打發了不知道多少個無聊的周六夜晚。但今天,我們要從現實的角度來給好萊塢電影挑挑刺,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看似真實的影片背後,究竟有哪些不可告人、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優良傳統」。

別躲在汽車後面

愛看槍戰片的朋友對以下場景一定非常熟悉:一大堆警察躲在汽車後與手持自動武器的主角激情對射;主角駕車遭到攻擊下車用車門當掩體拔槍反擊;面對敵人的強大火力,主角們迅速躲到了一旁的汽車後……這些場景擁有一個相同的核心,那就是用車身作為躲避子彈的掩體,但是看似「鋼筋鐵骨」的汽車,真能擋住子彈嗎?

不久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退役老兵就做了這麼一個實驗:一輛普通汽車到底能不能擋下子彈,如果能,又能擋下什麼口徑的子彈。於是,他們找來了一輛報廢汽車,分別用普通的9mm口徑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和5.56mm北約小口徑步槍彈進行試射。結果,單層的汽車車門、前擋風玻璃和後備箱甚至無法抵擋9mm手槍彈

隨後,他們又換用5.56mm自動步槍在50碼的距離上進行了多次射擊,結果也完全在意料之中:子彈完全擊穿了兩側汽車車門並擊穿了車門後的靶子,甚至連後備箱也被擊穿——子彈甚至從車的前擋風玻璃處射入,在擊穿了後備箱後還擊穿了靶子。顯然,在遇到槍戰時將汽車作為一個掩體,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部分特殊車輛在車門夾層內安裝了防彈裝甲因此具有防彈能力,但在現實中,警方或軍方人士將車輛作為射擊掩體往往是在沒有其他掩體可供選擇的情況下,不得不將其作為臨時掩體以遮蔽身體、避免遭敵方火力直接攻擊。

如果普通人實在倒霉遇上了槍擊事件,還是需要儘快逃離現場或尋找堅固如硬質厚水泥牆、沙袋等掩體進行躲避。不到萬不得已,別學電影主角躲在汽車後面(如果非要躲,汽車引擎部分能夠抵擋子彈射擊)。

消音器並不「消音」

在電影中,消音器隨處可見。從某位神秘、高調又風流的軍情六處傳奇特工到高大上的特種部隊再到扮演反派的各路精英殺手,消音器幾乎是不要錢似的人手一個,甚至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掛著一個,簡直到了濫用的地步。

但美國海豹六隊金色中隊退役老兵達米安甚至公開吐槽:「假如現實中的消音器效果有電影中的那麼好,本拉登早十年前就被幹掉了。」

好萊塢電影中,一把發射時噪音可達150分貝的AR-15步槍,在裝上一根消音器後,聲音突然就變得跟用拳頭錘枕頭一樣又輕又小。但事實是怎樣的呢?

在使用相同彈藥的情況下,消音器能夠將超過140分貝的槍聲降低到90到120分貝左右,但這一數據大概等同於重型摩托車啟動的轟鳴或裝修時尖銳的電鑽聲。換句話說,在電影中「用裝著消音器的步槍幹掉敵人後,隔壁房間的人根本沒發現」這種場景,是極不真實的

消音器的正確名稱其實應該翻譯為「抑制器」,其主要作用是疏導、減少子彈發射時槍口噴出的高壓氣體,從而達到削減槍聲、減少槍口特徵的作用。因此,那些裝藥較多、槍口噪音極大的自動步槍和輕機槍,即使使用消音器,「消音」的效果也不會好。

當然,想要減小槍聲也有辦法,例如在使用消音器的同時,搭配亞音速子彈使用,但這必然影響槍械遠距離射擊彈道性能。在著名海豹六隊隊員馬克•歐文的自傳中,就曾明確提到他曾使用安裝消音器的MP7衝鋒鎗「摸哨」,還表示它「非常安靜,甚至沒有驚醒睡在隔壁營房的人」。

但是,MP7用的是小口徑的4.6mm子彈,專攻近距離作戰,對於抑制槍口噪音有著巨大的優勢,至於那些5.56mm口徑、需要中距離射擊的自動步槍?只能說裝上消音器挺好看的。

防彈衣不是萬能的

好萊塢大片中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穿上防彈衣後就怎麼也打不死的主角。在

稍早的動作電影中,主角只要穿上所謂的「凱夫拉防彈衣」,那就像是開了外掛一樣怎麼都打不著,就算中彈了也屁事沒有。所謂的凱夫拉防彈衣真就這麼萬能?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電影中常見的凱夫拉防彈衣大都是貼身穿著的軟質防彈衣,這種防彈衣的好處是便於低調出行和攜帶,經常可以在政要保鏢、便衣警察等人身上看到。而對於電影導演來說,這種貼身的、不會妨礙演員穿著戲服的防彈衣,也有利於電影的整體視覺效果(在電影疾速追殺1中,基努•李維斯在酒店穿著的就是此類防彈衣)。

但比起厚重的防彈板載背心,這種防彈衣的防彈性能不怎麼樣。為了確保它的低調和輕薄,它內部的凱夫拉夾層一般不會很厚,這就限制了它的防護性。此類防彈衣一般不使用較高的防彈等級,以美標2級居多,也僅能近距離抵擋9mm手槍彈、亂飛的霰彈或流彈,至於動能較強的步槍彈,它就無能為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部分電影中,主角在穿著此類輕薄防彈衣被擊中後,居然沒有表現出太多痛苦——要知道,和陶瓷防彈板不同,這種軟質防彈衣會將很大一部分子彈的動能傳遞到其穿戴者身上,這意味著穿著它被子彈擊中後會相當的痛苦。

據美國警察喬•布特納說,穿著這種防彈衣被9mm子彈擊中就像被一個混混用金屬棒球棍狠狠地砸了一下那麼疼,並且會留下淤青傷痕。至於被打一下到底有多疼,建議不要輕易嘗試。

手槍很帥,切忌濫用

世界上的武器繁複多樣,但好萊塢電影導演最青睞的武器是手槍。在很多好萊塢動作片中,很多時候,主角只靠一把手槍就能突破萬軍之圍抱得美人歸,可謂是帥氣又瀟洒。但現實中,手槍真的那麼好用嗎?

眾所周知,手槍雖然看著很帥,但它的射擊姿勢控制難度更高,對肌肉控制的要求也更高。加上手槍的槍管較短,其有效射程也很近,後坐力控制更加困難。因此,美國特警艾里•布洛克表示,即使自己對手槍槍法很自信,但如果面對50米外甚至20米外的歹徒,他也更寧願轉身回車裡拿出步槍來對付。對於真正的執法者來說,只要有條件,手槍就不會是最主要的武器。

此外,手槍不僅射程有限,其殺傷力也非常有限——和高穿透力的步槍彈不同,大部分手槍彈缺乏對硬質掩體的侵徹能力,同時也缺乏對體型較大的有生目標的制止力和殺傷力。

美國曾有幾個非常極端的例子,如一場武裝搶劫案中,美國警方的小口徑手槍竟然難以擊穿匪徒身穿的防彈衣;而一個吸毒後出現幻覺的黑人大個子在攻擊警察後,被警察連續用近10發9mm手槍彈擊中,卻仍然沒有在第一時間喪失戰鬥力,把警察給嚇得夠嗆。

布洛克認為,手槍是很好的輔助武器或備用武器,它在極近距離的應急戰鬥下有著很好的表現,但在大規模的槍戰或突襲行動中,在可以使用自動武器時卻非要使用手槍「耍酷」的行為,雖然滿足了電影視覺感受的要求,但卻與現實背道而馳。

不過,隨著好萊塢電影製作水平和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在的好萊塢也開始產出一些細節上比較真實的電影。

電影而已,切勿當真

在電影中,大部分現實情節都得進行藝術加工,來保證更好的觀賞效果。而在極少數良心作品如《借刀殺人》、《菲利普船長》中,也出現了許多非常真實而可圈可點的細節。但是,電影永遠是電影,其中許多情節套到現實中是靠不住的,如果在遭遇危險時模仿電影情節,更是有可能白送了小命。

當然,本文也只是調侃一些經常在好萊塢大片中出現的常識性錯誤,並非攻擊電影藝術本身,如有冒犯,請多見諒。

關鍵字: